Related factors of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by nurses in 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s
-
摘要:目的
探讨心血管科护士心脏康复开展情况的相关因素。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心血管科护士开展心脏康复的相关因素调查问卷, 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安徽省等地区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科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共发放问卷655份,有效问卷548份,有效回收率为83.66%。心血管科护士开展心脏康复的主要促进因素是护士指导过患者进行心脏康复,医院开设专门的心脏康复中心,国家医保局将心脏康复纳入医保(4.32±0.79)分; 主要阻碍因素是患者对心脏康复了解不足(3.03±1.04)分,科室周转率较快(4.21±0.79)分,心脏康复相关法律法规不全面(3.56±0.88)分。
结论心血管科护士心脏康复开展情况与护士、患者、医院、政策等因素有关,临床应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心脏康复的开展。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by cardiovascular nurses.
Methods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titled "Survey o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by Cardiovascular Nurses" was used to survey cardiovascular nurses from tertiary hospitals in Beijing, Anhui Province, and other regions through convenience sampling.
ResultsA total of 655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with 548 valid responses, yielding an effective response rate of 83.66%. The main promoting factors for nurses in cardiology departments to implement cardiac rehabilitation were nurses' experience in guiding patients through cardiac rehabilit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dedicated cardiac rehabilitation centers in hospitals, and the inclusion score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in national medical insurance of (4.32±0.79) points; the main obstacles were patients'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3.03±1.04) points], the high turnover rate in the department [(4.21±0.79) points], and incomplete law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cardiac rehabilitation [(3.56±0.88) points].
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by nurses in cardiology departments is related to factors such as the nurses, patients, hospitals, and policies. Clinical importance should be given to these factors,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
Keywords:
- cardiac rehabilitation /
- nursing /
-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
- cross-sectional survey /
- questionnaire
-
心血管疾病已严重威胁到中国居民的健康安全[1]。研究[2-3]表明,心脏康复可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住院率和病死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随着现代心脏康复计划的开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改进,心脏康复将运动、营养、心理、戒烟、药物、体质量管理和生活方式调整结合起来,旨在帮助心血管病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次发病风险。心脏康复能降低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和再住院率,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年内猝死风险降低45%, 并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全因死亡率8%~37%, 降低心血管病死率7%~38%[4]。但目前心血管科护士开展心脏康复的执行情况不佳,本研究从人、环境、政策角度深入探究,旨在优化服务,降低患者再发病风险,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目的,取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4年2—5月北京市、安徽省等地区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科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者; 从事心血管科护理工作1年以上且目前就职于心血管疾病相关科室者; 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者; 对研究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 调查期间外出进修、学习及休病假、产假的护士; 在本院实习、进修的护士。本研究问卷共设计37个变量,根据样本量为变量数的10~15倍[5],样本量为370~555人,考虑到15%的无效率,最终计划纳入425~638人,本研究共纳入655名护理人员,实际有效问卷人数548人。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向调查对象详细介绍本调查目的与意义,征得其知情同意后发送电子问卷链接进行填写。
1.2.2 调查问卷
① 问卷设计: 阅读心脏康复相关指南及文献,结合护理人员临床工作,参考护士知信行调查问卷[6-8], 研究小组讨论后自行设计心血管科护士开展心脏康复的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初稿。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和人、环境、政策的相关因素以及1道质量控制题。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就职医院、职称、所在科室、主要工作职务、从事护理工作年限、从事心血管护理工作年限。人的相关因素包括护士和患者2个方面,护士方面包括对心脏康复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心脏康复的信心程度、心脏康复培训力度3个维度,其中知识维度有10个条目,信心程度有4个条目,培训力度有3个条目; 患者方面包括患者参与心脏康复的知信行1个维度,共3个条目。环境的相关因素包括所在科室环境、医院环境、患者家庭环境3个维度,科室环境有2个条目,医院环境有5个条目,患者家庭环境有2个条目。政策的相关因素包括心脏康复标准、心脏康复相关条例2个维度,心脏康复标准有2个条目,相关条例有4个条目。知识维度的条目根据现有的心脏康复指南和专家共识筛选出10道题目, 6道单选题、4道多选题,每题10分,答对得10分,答错不得分,总分100分。人、环境、政策的因素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从“完全不同意”至“完全同意”,分别赋分1~5分,分值越高代表受访者认同程度越高[9]。②问卷的修订: 在课题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并修改完善后,遴选专家进行函询,专家以心血管护理专家为主,熟悉心脏康复,职称以副主任护师为主,拥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第1轮函询发放问卷1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6.92%(10/13), 专家学术水平为0.78, 权威系数为0.80, 肯德尔系数为0.198, P < 0.001; 第2轮函询发放问卷1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5.00%(9/12), 专家学术水平为0.79, 权威系数为0.79, 肯德尔系数为0.172, P=0.002。在正式调查之前,进行25份问卷的预调查,经计算, Cronbach′s α系数为0.729。
1.2.3 质量控制
① 本研究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调查对象,控制选择偏倚; ②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均通过问卷星小程序操作,题目包括必选项、单选项、多选项的设置,避免漏填和错填,避免数据流失; ③问卷中随机出现1道质量控制题,指定选择选项,选择正确判断为合格问卷,错误判断为无效问卷。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知识点总得分(总分100分)进行分组, ≥60分为成绩合格组, < 60分为成绩不合格组。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时,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秩和检验。将护士因素、环境因素变量与知识点得分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P <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心血管科护士655人完成问卷填写,剔除无效问卷107份(根据质量控制题的回答判断),最终有效问卷54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3.66%。
2.1 一般资料
548名被调查者中,男42名(7.7%),女506名(92.3%),平均年龄(34.39±7.30)岁,平均从事护理工作时间(13.00±8.20)年,平均从事心血管护理工作时间(11.70±7.90)年。486名(88.7%)护士文化程度为本科, 295名(53.8%)护士职称为主管护师, 359名(65.5%)护士所在科室为心内科,456名(83.2%)主要职务为临床护士。见表 1。
表 1 548名护士的一般资料[n(%)]项目 分类 数据 性别 男 42(7.7) 女 506(92.3) 婚姻状况 未婚 159(29.0) 已婚 381(69.5) 离异 7(1.3) 丧偶 1(0.2) 文化程度 大专 50(9.1) 本科 486(88.7) 研究生 12(2.2) 职称 护士 71(13.0) 护师 155(28.3) 主管护师 295(53.8) 副主任护师 24(4.4) 主任护师 3(0.5) 所在科室 心内科 359(65.5) 心外科 58(10.6) 急危重症科室 131(23.9) 主要工作职务 临床护士 456(83.2) 教学干事 17(3.1) 责任组长 17(3.1) 质控员 16(2.9) 护士长 41(7.5) 护理部主任 1(0.2) 2.2 心脏康复相关知识得分情况
相关知识部分共10题,每题10分,答对得10分,答错得0分,满分为100分,护士平均总得分为(45.9±20.0)分。得分最高的题目为“以下哪些为心脏康复终止指标”,为(9.5±2.1)分,正确率95.4%; 得分最低的题目为“心脏康复护士工作的核心职责”,为(1.7±3.8)分,正确率17.0%。见图 1。本研究以x60分为成绩不合格,≥60分为成绩合格。
2.3 不同特征心血管科护士知识点得分情况
对年龄、文化程度、职称、从事护理工作年限、从事心血管科护理工作年限等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 41~50岁护士的平均成绩高于18~30岁护士; 研究生学历护士的平均成绩高于其他学历护士; 副主任护师平均成绩高于其他职称护士; 心内科护士平均成绩高于急危重症科室护士。见表 2。
表 2 不同特征心血管科护士知识点得分情况分析(x±s)项目 分类 得分/分 t/F P 性别 男 41.67±17.24 -1.301 0.008 女 46.28±20.16 年龄 18~30岁 42.77±18.58 5.206 0.001 31~40岁 45.59±19.91 41~50岁 51.93±20.69 51~60岁 54.44±23.82 文化程度 大专 35.60±13.43 11.946 < 0.001 本科 46.56±20.11 研究生 63.33±19.23 所在科室 心内科 48.91±20.03 13.648 < 0.001 心外科 43.97±20.26 急危重症科室 38.63±17.71 职称 护士 40.00±16.82 6.374 < 0.001 护师 43.74±18.73 主管护师 47.15±20.52 副主任护师 61.67±21.20 主任护师 53.33±15.28 从事护理工作年限 1~10年 44.05±18.59 2.369 0.070 11~20年 45.85±20.64 21~30年 50.00±20.91 31~40年 52.38±20.71 从事心血管科护理工作年限 1~10年 44.24±19.03 2.339 0.073 11~20年 47.05±20.82 21~30年 46.03±19.96 31~40年 57.93±19.22 2.4 相关因素分析
调查显示,护士指导患者进行心脏康复、参加过心脏康复培训,患者参与心脏康复意愿强烈,医院重视心脏康复、开设专门的心脏康复中心,国家卫健委重视心脏康复、将心脏康复纳入医保为心血管科护士开展心脏康复的相关促进因素。患者对心脏康复了解较少,心脏康复相关法律法规不全面、相关护理标准不清晰为心血管科护士开展心脏康复的阻碍因素。见表 3。
表 3 相关因素得分/构成情况(x±s)[n(%)]分 因素 内容 得分/构成 护士 参加过心脏康复培训 210(38.3) 指导过患者进行心脏康复 296(54.0) 患者 愿意参加心脏康复 3.76±0.74 了解心脏康复 3.03±1.04 环境 所在医院设有心脏康复中心 277(50.5) 科室周转情况快 4.21±0.79 患者经济水平好 4.18±0.73 患者家庭支持 4.43±0.66 政策 医保报销对心脏康复的影响程度 4.32±0.79 国家卫健委对心脏康复的重视程度 3.88±0.86 心脏康复相关法律法规的全面程度 3.56±0.88 心脏康复相关护理标准的清晰程度 3.74±0.87 3. 讨论
本研究调查发现,心血管科护士对心脏康复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不理想,知识总得分为(45.9±20.0)分,这一分数显著低于预期的合格标准,说明心血管科护士对心脏康复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存在明显不足,这可能与培训力度不够大、患者需求不足有关。护士对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扎实掌握,对于促进心脏康复的开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心脏康复的效果和质量,应该重视并加强护士的文化教育和专业培训。培训经历不仅有助于提升护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还让护士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有效的康复服务[10]。患者若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护士的指导,能够增强心血管科护士的工作动力和信心,有利于护士更加投入地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细致的服务,推动心血管科护士不断学习和提升专业技能[11]。
本研究调查显示,心血管科室具有较高的周转率,而科室快速的周转率对护士最显著的影响是工作量的增加,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使得护士很难有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开展心脏康复工作[12]。此外,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的护士可能会出现疲劳、焦虑等情绪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其身心健康,也会间接影响到心脏康复工作的质量和效果[13]。为了克服这一障碍,医院管理层需要合理调配医疗资源,优化科室管理,为护士提供更为宽松的工作环境。护士自身也需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在繁忙的工作中也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心脏康复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心脏康复作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已受到了各家医院的广泛关注[14]。本研究中有50.5%的医院开设了心脏康复中心,进一步对心脏康复团队的主要成员进行调查显示,医生、护士和康复师位列前3。这一结果不仅反映了心脏康复工作的专业性,也凸显了护士在其中的重要地位。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在心脏康复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患者的日常护理、病情监测以及心理支持等方面,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对患者而言,良好的经济条件和家庭的支持,有助于患者更加积极地参与心脏康复,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动力,从而推动护士对心脏康复的开展[15]。但患者对心脏康复的了解较少会影响其对康复治疗的接受度和积极性,这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也会增加护士在沟通、解释和劝导方面的工作难度[16]。为了克服这一阻碍因素,护士需要加强对患者心脏康复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制作科普视频等多种形式,向患者普及心脏康复的知识和重要性,提高其认知水平。
研究[17]表明,医保报销政策的实施,使得患者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经济支持,从而更愿意接受和坚持心脏康复。政策措施不仅提高了护士对心脏康复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为其提供了更多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18]。但当前的心脏康复法律法规不太完善,无法涵盖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当前的心脏康复护理标准可能存在模糊和不具体之处,使得护士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准确把握[19]。为克服阻碍,相关政策部门应加强心脏康复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确保康复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护理专家及领导也应进一步完善心脏康复的护理标准,为护士提供更为明确和具体的指导。
-
表 1 548名护士的一般资料[n(%)]
项目 分类 数据 性别 男 42(7.7) 女 506(92.3) 婚姻状况 未婚 159(29.0) 已婚 381(69.5) 离异 7(1.3) 丧偶 1(0.2) 文化程度 大专 50(9.1) 本科 486(88.7) 研究生 12(2.2) 职称 护士 71(13.0) 护师 155(28.3) 主管护师 295(53.8) 副主任护师 24(4.4) 主任护师 3(0.5) 所在科室 心内科 359(65.5) 心外科 58(10.6) 急危重症科室 131(23.9) 主要工作职务 临床护士 456(83.2) 教学干事 17(3.1) 责任组长 17(3.1) 质控员 16(2.9) 护士长 41(7.5) 护理部主任 1(0.2) 表 2 不同特征心血管科护士知识点得分情况分析(x±s)
项目 分类 得分/分 t/F P 性别 男 41.67±17.24 -1.301 0.008 女 46.28±20.16 年龄 18~30岁 42.77±18.58 5.206 0.001 31~40岁 45.59±19.91 41~50岁 51.93±20.69 51~60岁 54.44±23.82 文化程度 大专 35.60±13.43 11.946 < 0.001 本科 46.56±20.11 研究生 63.33±19.23 所在科室 心内科 48.91±20.03 13.648 < 0.001 心外科 43.97±20.26 急危重症科室 38.63±17.71 职称 护士 40.00±16.82 6.374 < 0.001 护师 43.74±18.73 主管护师 47.15±20.52 副主任护师 61.67±21.20 主任护师 53.33±15.28 从事护理工作年限 1~10年 44.05±18.59 2.369 0.070 11~20年 45.85±20.64 21~30年 50.00±20.91 31~40年 52.38±20.71 从事心血管科护理工作年限 1~10年 44.24±19.03 2.339 0.073 11~20年 47.05±20.82 21~30年 46.03±19.96 31~40年 57.93±19.22 表 3 相关因素得分/构成情况(x±s)[n(%)]
分 因素 内容 得分/构成 护士 参加过心脏康复培训 210(38.3) 指导过患者进行心脏康复 296(54.0) 患者 愿意参加心脏康复 3.76±0.74 了解心脏康复 3.03±1.04 环境 所在医院设有心脏康复中心 277(50.5) 科室周转情况快 4.21±0.79 患者经济水平好 4.18±0.73 患者家庭支持 4.43±0.66 政策 医保报销对心脏康复的影响程度 4.32±0.79 国家卫健委对心脏康复的重视程度 3.88±0.86 心脏康复相关法律法规的全面程度 3.56±0.88 心脏康复相关护理标准的清晰程度 3.74±0.87 -
[1] 施仲伟. 回眸过去30年全球和中国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危险因素: 1990年至2019年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危险因素报告解读[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4): 349-355. [2]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概要[J]. 中国循环杂志, 2021, 36(6): 521-545.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1.06.001 [3] 赵晓换, 杨和银. 早期心脏康复程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8): 64-67. doi: 10.7619/jcmp.201908018 [4]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等. 冠心病心脏康复基层指南(2020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 20(2): 150-165. doi: 10.3760/cma.j.cn114798-20201124-01187 [5] 倪平, 陈京立, 刘娜. 护理研究中量性研究的样本量估计[J]. 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4): 378-380. [6] 范敏, 韩辉武, 张京慧. 心肺专科护理人员心肺康复护理知信行现状的调查研究[J]. 护理与康复, 2022, 21(5): 52-55. [7] 吴秋敏, 叶桂连, 郑小兰. 外科护理人员心脏康复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当代医学, 2022, 28(15): 165-168. doi: 10.3969/j.issn.1009-4393.2022.15.058 [8] 姜丰硕, 邓颖, 赵立新. 北京市三甲医院心内科护士开展早期心脏康复知信行的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信息, 2018, 31(19): 124-127. [9] 白远, 周兰, 王晶, 等. 心血管内科患者跌倒依从性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当代医学, 2021, 27(14): 94-96. [10] 刘硕, 王玉玲, 褚倩, 等. 心脏康复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构建[J]. 护理研究, 2023, 37(3): 435-442. [11] 付丽娜, 李静, 郭晓霞. 心脏运动康复护理联合知信行健康教育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 2023, 32(4): 730-733. [12] 周杰楠, 黄伶智, 李乐之. 心血管内科护士开展心脏康复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当代护士: 中旬刊, 2019, 26(8): 167-169. [13] 江雪, 樊菲菲, 薛雅卓. "后疫情时代" 临床护士工作压力的混合性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24, 39(2): 130-134. [14] 吴世菊, 毛雯, 信如梅, 等. 我国远程心脏康复发展现状分析[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3, 21(11): 1033-1037. [15] 陈利云, 秦艳. 授权教育结合家庭支持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遵医行为及心脏康复的影响[J]. 当代护士: 下旬刊, 2019, 26(11): 36-38. [16] 邹迎宾, 吴芳琴, 陈秀梅, 等.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脏康复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3): 117-121. doi: 10.7619/jcmp.20233158 [17] 刘佳烨, 钱琦. 心血管内科患者对于心脏康复需求的调查分析[J]. 南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7, 37(1): 32-34. [18] 屠家辉. 心内科医生心脏康复服务动力影响因素及激励策略研究[D]. 杭州: 杭州师范大学, 2021. [19] 刘晶涛, 苏荷, 秦小金, 等.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相关指南的系统评价[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19): 2323-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