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

任丽, 武梦骅

任丽, 武梦骅. 剖宫产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16): 121-124. DOI: 10.7619/jcmp.20242485
引用本文: 任丽, 武梦骅. 剖宫产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16): 121-124. DOI: 10.7619/jcmp.20242485
REN Li, WU Menghua. Nursing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for thrombosis prevention after cesarean section[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24, 28(16): 121-124. DOI: 10.7619/jcmp.20242485
Citation: REN Li, WU Menghua. Nursing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for thrombosis prevention after cesarean section[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24, 28(16): 121-124. DOI: 10.7619/jcmp.20242485

剖宫产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安徽省铜陵市科技计划项目 20200203045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武梦骅, E-mail: Wumenghua1@sina.com

  • 中图分类号: R719.8;R543.6;R473.5

Nursing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for thrombosis prevention after cesarean section

  •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方法 

    将100例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观察组在综合护理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预防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血栓发生风险、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评估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预防血栓形成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结果 

    观察组Homan征阳性率、下肢围度显著增加病例数、D-二聚体水平升高病例数、持续性疼痛和肿胀病例数、皮肤温度和颜色变化异常病例数均低于对照组,Wells评分及改良Caprini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的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压)在术后第1、3天和出院前均恢复正常,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

    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剖宫产术后血栓形成中具有一定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能够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康复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ombined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rombosis after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rturient with cesarean se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as a nursing measure to prevent thrombosis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The risk of thrombosis,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ombined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reventing thrombosis after cesarean section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Homan sign, the number of cases wit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lower limb circumference, the number of cases with elevated D-dimer level, the number of cases with persistent pain and swelling, and the number of cases with abnormal skin temperature and color chang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significantly lower has a certain effect in preventing thrombosis after cesarean section and is relatively safe, which can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quality of parturient.

  • 剖宫产术作为常见的产科手术,适用于胎儿窘迫、胎位异常、前置胎盘等多种情况。然而,剖宫产术后产妇因手术创伤、术后恢复慢、卧床时间长等因素,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增加了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致命性肺栓塞,成为剖宫产术后产妇重要并发症之一[1]。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主要与Virchow三联征(血流瘀滞、血管内皮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有关[2]。剖宫产术后,产妇因手术创伤、血液丢失及炎症反应,易出现血液高凝状态; 同时,术后卧床休息导致下肢血流缓慢,增加了血栓形成风险。因此,预防术后血栓形成的关键在于降低血液高凝状态、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及早期活动[3]。低分子肝素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具有分子量小、抗凝作用强、半衰期长等优点,其通过抑制凝血因子Xa和IIa活性,延长血液凝固时间,从而预防血栓形成[4]。研究[5]表明低分子肝素钠在预防术后血栓形成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少。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客观评价低分子肝素钠在降低术后血栓发生率方面的有效性,监测低分子肝素钠的使用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本研究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本院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参与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 ① 22~38岁产妇; ②剖宫产指征明确,包括但不限于胎儿窘迫、胎位异常、前置胎盘、疤痕子宫等; ③术前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检查正常,无明显手术禁忌证。排除标准: ①存在严重合并症者,包括但不限于严重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活动性出血、出血性疾病等; ②对低分子肝素钠或其他抗凝药物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史者; ③产妇存在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无法配合治疗及护理; ④有明确的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病史者; ⑤存在哺乳禁忌者,低分子肝素钠使用可能对哺乳有不良影响的产妇。观察组和对照组基本信息、孕产史及手术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 1

    表  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x±s)
    组别 n 年龄/岁 孕周/周 体质量指数/(kg/m2) 孕次/次 产次/次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观察组 50 30.22±3.53 38.52±1.27 25.49±2.65 2.31±0.92 1.53±0.73 72.52±15.36 350.44±85.67
    对照组 50 30.35±3.43 38.45±1.33 25.53±2.67 2.27±1.02 1.61±0.80 73.23±16.15 355.24±90.32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本研究采取双盲设计,入组后每例产妇得到1个唯一编码,并随机分配至观察组或对照组。药剂师根据随机分组准备低分子肝素钠或安慰剂(用于对照组)。药物注射由专门护士进行,其他护理人员只进行常规护理。数据收集者根据编号进行定期评估(例如Homan征、下肢围度、D-二聚体水平等),并记录在标准化表格中。数据管理者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在数据揭盲后进行比较分析。

    入组产妇均接受以下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①早期活动。术后尽早进行适度的床上和下床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②深呼吸、咳嗽和肺部护理。通过深呼吸和咳嗽预防术后肺部感染和肺炎的发生。③压力预防和康复体位。适时更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固定在一个姿势,降低下肢水肿和血栓形成的风险。④饮食指导。提供合理的饮食指导,保证产妇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维持体力和免疫功能。⑤心理护理。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提供温暖、关怀和支持,缓解其焦虑和紧张情绪。⑥预防血栓形成的特殊护理。特别关注产妇下肢的血管情况,定期观察下肢的温度、肿胀和色泽,密切监测血栓形成的早期征兆。

    观察组产妇在上述综合护理基础上,依据本院《孕产期静脉血栓栓塞预防评分表》增加低分子肝素钠预防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建议抗凝预防时机和疗程: ① VTE史,孕期预防性治疗至产褥期; ②妊娠剧吐,诊断后即开始预防性治疗,至症状缓解后。③单项4分,孕期和产后6周全程低分子肝素钠抗凝,血管外科随访。④总分≥5分,孕28周后及产后低分子肝素钠预防应用,产后1个月随访复查。⑤总分≥3分,产后低分子肝素钠预防应用7~10 d。⑥总分=2分,伴D-二聚体>1.5,产后住院期间低分子肝素钠预防应用。详细告知产妇及其家属低分子肝素钠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确保其配合治疗。

    记录产妇术后第1、3天和出院前的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压),评估术后恢复进展。每日检查并记录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评估伤口护理的效果。

    深静脉血栓评估与监测: ①术后护理评估,术后每日对产妇进行详细的下肢检查,包括Homan征、下肢围度、疼痛和肿胀评估等。记录并比较两侧下肢变化。② D-二聚体检测,术后第2天和出院前各进行1次D-二聚体血液检测,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③评分工具应用,术后每日使用Wells评分和改良Caprini评分工具进行评估,动态监测产妇血栓形成风险。④随访和出院指导,出院时提供详细的教育资料,并在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确保产妇了解血栓风险及其应对措施。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在没有常规超声检查情况下,有效评估和监测剖宫产术后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提高预防和护理效果。

    护理满意度: 出院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问卷由研究团队设计,包含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措施的效果、信息告知的充分性等。问卷采用百分制,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不满意(≤69分)。

    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从用药开始至出院前,详细记录所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记录注射部位和手术切口的出血情况,评估出血严重程度和处理措施。记录低分子肝素钠使用后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评估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和处理措施。记录注射部位是否出现瘀斑、红肿等不良反应,评估瘀斑范围和处理措施。记录其他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如胃肠不适、头晕、乏力等。

    所有数据输入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Homan征阳性病例数、下肢围度显著增加病例数、D-二聚体水平升高病例数、持续性疼痛和肿胀病例数、皮肤温度和颜色变化异常病例数少于对照组, Wells评分及改良Caprin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2

    表  2  2组产妇深静脉血栓评估与监测指标比较(x±s)[n(%)]
    组别 n Homan征阳性 单侧下肢周径显著增加 D-二聚体水平升高 持续性疼痛和肿胀 皮肤温度和颜色变化异常 Wells评分/分 改良Caprini评分/分
    观察组 50 3(6.00)* 2(4.00)* 5(10.00)* 3(6.00)* 3(6.00)* 1.22±0.29* 4.02±1.02*
    对照组 50 10(20.00) 9(18.00) 15(30.00) 10(20.00) 11(22.00) 2.58±0.35 6.58±1.39
    与对照组比较, *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3

    表  3  2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x±s)[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平均分/分
    观察组 50 40(80.00)* 8(16.00)* 2(4.00)* 95.28±5.22*
    对照组 50 30(60.00) 11(22.00) 9(18.00) 85.79±6.92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00%和6.0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低分子肝素钠的使用安全性较高,见表 4

    表  4  2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n 出血 过敏反应 注射部位瘀斑 其他 合计
    观察组 50 1(2.00) 0 3(6.00) 2(4.00) 6(12.00)
    对照组 50 2(4.00) 0 0 1(2.00) 3(6.0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组产妇的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压)在术后第1、3天和出院前均恢复正常。2组产妇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

    剖宫产术后血栓形成是临床中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影响产妇术后恢复和生命安全。其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手术创伤、长期卧床、孕期高凝状态和术后活动受限等。手术创伤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引发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激活,而长期卧床和活动受限使静脉血流减慢,增加血栓形成风险[6]。此外,孕期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也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7]。因此,预防剖宫产术后血栓形成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深静脉血栓预防方面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表现为Homan征阳性率、下肢围度显著增加病例数、D-二聚体水平升高病例数、持续性疼痛和肿胀病例数、皮肤温度和颜色变化异常病例数更少、更低,Wells评分和改良Caprini评分更低。上述结果表明低分子肝素钠的应用为剖宫产术后产妇提供了有效的抗凝保护,降低了血栓形成风险,这与其他临床研究[8-9]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低分子肝素钠在预防术后血栓中的有效性。

    然而,仅仅依靠药物治疗是远远不够的。综合护理干预的结合是提高预防效果的关键。早期活动、深呼吸及咳嗽训练、肺部护理、压力预防和康复体位、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措施,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产妇的免疫力、加速术后恢复[10]。本研究中,观察组产妇不仅接受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还得到系统护理干预,这种综合措施显著降低了血栓发生风险,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早期下床活动是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之一,术后6 h内进行床上活动,如抬腿、踝关节屈伸,术后24 h开始下床活动,有助于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少血栓形成风险[11]。本研究中,观察组产妇在低分子肝素钠的基础上,进行了早期活动指导和鼓励,显著降低了下肢水肿发生率,促进了血液循环。合理的饮食能够增强产妇的体质,促进术后恢复。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有助于恢复体力、防止便秘,降低腹压,间接降低血栓形成风险[12]。观察组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的同时,接受了系统饮食指导,保证了充足营养摄入,改善了术后恢复质量。产妇在术后常会经历情绪波动、焦虑和抑郁,影响术后恢复。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促进其身心健康。观察组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的同时,得到了及时的心理支持和疏导,显著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产妇的术后恢复和整体医疗体验。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护理干预不仅在医学效果上显著,还在提高产妇的护理体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如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措施的效果、信息告知的充分性等,均表示高度满意。这表明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结合有效的药物预防措施,能够显著提升产妇的护理体验,增强其对护理服务的信任和依赖。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表明低分子肝素钠的使用安全性较高,不会显著增加术后出血、过敏反应等风险。这与大量临床研究结果相符,进一步验证了低分子肝素钠在剖宫产术后应用的安全性[13]。在具体实施中,研究团队对每例产妇的用药反应进行详细记录和监测,确保低分子肝素钠的安全应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估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预防血栓形成中的效果,证实了其在降低血栓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和保障安全性方面的优势较明显。

  • 表  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x±s)

    组别 n 年龄/岁 孕周/周 体质量指数/(kg/m2) 孕次/次 产次/次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观察组 50 30.22±3.53 38.52±1.27 25.49±2.65 2.31±0.92 1.53±0.73 72.52±15.36 350.44±85.67
    对照组 50 30.35±3.43 38.45±1.33 25.53±2.67 2.27±1.02 1.61±0.80 73.23±16.15 355.24±90.32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组产妇深静脉血栓评估与监测指标比较(x±s)[n(%)]

    组别 n Homan征阳性 单侧下肢周径显著增加 D-二聚体水平升高 持续性疼痛和肿胀 皮肤温度和颜色变化异常 Wells评分/分 改良Caprini评分/分
    观察组 50 3(6.00)* 2(4.00)* 5(10.00)* 3(6.00)* 3(6.00)* 1.22±0.29* 4.02±1.02*
    对照组 50 10(20.00) 9(18.00) 15(30.00) 10(20.00) 11(22.00) 2.58±0.35 6.58±1.39
    与对照组比较, *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2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x±s)[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平均分/分
    观察组 50 40(80.00)* 8(16.00)* 2(4.00)* 95.28±5.22*
    对照组 50 30(60.00) 11(22.00) 9(18.00) 85.79±6.92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4   2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n 出血 过敏反应 注射部位瘀斑 其他 合计
    观察组 50 1(2.00) 0 3(6.00) 2(4.00) 6(12.00)
    对照组 50 2(4.00) 0 0 1(2.00) 3(6.00)
    下载: 导出CSV
  • [1] 谢观香, 钟艳, 王秀清, 等. 护理干预联合气压疗法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J]. 基层医学论坛, 2024, 28(12): 99-101, 124.
    [2] 温惠霞. 低分子肝素配合康复锻炼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中的观察与护理[J]. 吉林医学, 2021, 42(5): 1272-1273. doi: 10.3969/j.issn.1004-0412.2021.05.104
    [3] 许子娟, 刘治盈, 杨丽娟.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措施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23, 27(12): 22-24.
    [4] 张颖, 魏顺英. 低分子肝素对剖宫产产后DVT的预防效果及对产妇凝血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 15(6): 186-188.
    [5] 王秋军. 低分子肝素钙在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3, 34(14): 2107-2109.
    [6] 李朝晖, 李复红, 韩蓓, 等. 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钠预防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 24(8): 51-54. doi: 10.7619/jcmp.202008013
    [7] 赵永丽, 孟秋萍, 胡昌娥, 等. 循证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对DVT发生率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 8(24): 150-153.
    [8] 李成兰, 白彩云, 周玲. 剖宫产术后发生肺栓塞及出血的相关因素及低分子肝素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9): 205-206, 214. doi: 10.7619/jcmp.201709068
    [9] 魏虹. 低分子肝素用于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1, 8(30): 41-43.
    [10] 叶素妮. 双下肢气压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在血栓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预防性应用的临床价值[J]. 系统医学, 2023, 8(23): 158-160, 164.
    [11] 范延芬, 杨继, 张悦. 低分子肝素在具有血栓高危因素孕妇剖宫产术后预防性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J]. 贵州医药, 2022, 46(10): 1561-1562.
    [12] 萧志辉, 樊秀花, 赵云燕. 低分子肝素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中的预防作用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23, 18(10): 121-123.
    [13] 温素玲, 钟丽莉. 低分子肝素联合气压治疗仪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 2023, 16(14): 133-136.
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2
  • HTML全文浏览量:  25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4-06-12
  • 修回日期:  2024-08-19
  • 刊出日期:  2024-08-2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