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analysis of research hotspots and evolutionary trends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bronchiectasi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摘要:目的
分析国内中医药防治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研究方向、热点及发展趋势。
方法采用CiteSpace软件, 对2001-2022年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中的中医药防治支气管扩张症研究的相关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 并通过图谱的形式将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要素进行展示和分析。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57篇文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 期刊的发文量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 通过关键词的分析, 揭示了疾病症状和分期、临床疗效、名医经验、中医治疗以及数据挖掘等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结论作者及研究机构之间应加强合作, 把握中医药防治支气管扩张症的研究热点及演进趋势。中医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
关键词:
- 支气管扩张症 /
- 中医药 /
- CiteSpace软件 /
- 可视化分析 /
- 知识图谱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main research directions, hotspot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bronchiectasis in China.
MethodsThe CiteSpace software was used to conduct an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relevant characteristics of TCM researches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bronchiectasis in th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database from 2001 to 2022, and the authors, research institutions, keywords, and other elements were presented and analyzed in the form of maps.
ResultsA total of 457 literature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nd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in journals showed a stable growth trend over tim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keywords, it revealed that disease symptoms and stages, clinical efficacy, experiences of famous doctors, TCM treatment, and data mining were currently research hotspots.
ConclusionThe cooperation between author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grasp the research hotspots and evolution trends of TCM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bronchiectasis.Further researches on TCM treatment of bronchiectasis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
终末期肾病(ESRD)作为慢性肾脏病(CKD)的终末期阶段,心血管疾病成为ESRD患者的主要死因,死亡风险较一般人群高10~20倍。在CKD患者的心律失常中,房颤(AF)是最常见类型,心房传导性的降低和心房有效不应期的缩短是房颤发生的心房电生理基础[1]。左心房电机械延迟(EMD)时间在房颤患者中显著延长,其可作为阵发性房颤的独立标志物[2], 也可能导致普通人群反复发生AF[3]。心房电机械延迟(AEMD)时间为窦房结兴奋产生动作电位至心房开始机械收缩的时间。本研究将CKD 3~5期非透析患者的AEMD时间与健康个体进行比较,以及分析引起该改变的相关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2年10月—2023年2月苏北人民医院肾脏内科住院病例数据,筛选了104例18~75岁的CKD 3~5期且未进行透析的患者,作为病例组纳入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详细的基础病史调查(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有无特殊病史及长期特殊药物治疗等),并进行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器械检查,以及血电解质和血清相关激素测定等临床相关数据采集。
排除标准: ①超声心动图提示有明显心力衰竭、中度至重度瓣膜性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等),具有缺血性心脏病史、节段或整体性室壁运动障碍病史患者;②心电图提示有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差异性传导、房颤、预激综合征和起搏器者;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肿瘤者;④既往行肾移植术等大型手术、肾功能衰竭合并严重并发症者;⑤活动性感染者(发热、咳嗽、呕吐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⑥身体透声条件差,超声图像或心电图质量差、配合不理想者。
1.2 方法
对127例患者进行数据采集,其中23例患者被排除在研究之外(5例有心室率快速型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8例有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冠心病史; 5例透声条件差,超声图像不满意、心电图P波无法辨认; 其余5例符合二尖瓣脱垂、多囊肾、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卵圆孔未闭、左肾切除术后等排除标准),剩余104例纳入病例组, 60例来自门诊的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组。平静状态超过5 min后,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病例组和对照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 2次血压测量时间间隔不少于2 min。
用于生化分析的血样于CKD 3~5期未透析患者清晨空腹时抽取。所有生化分析[包括血糖、血清肌酐(Scr)、尿素、尿酸等]均由苏北人民医院检验科进行。
1.3 肾小球滤过率的计算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CKD-EPI公式为: eGFR=141×min(Scr/k, 1)α×max(Scr/k, 1)-1.209×0.993Age(女性×1.018)(黑人×1.159)。单位: mL/(min·1.73 m2)。k=0.7(女性)或0.9(男性); α=-0.329(女性)或-0.411(男性); Scr单位: mg/dL; 1.0 mg/dL=88.4 μmol/L。
国际上根据eGFR, 慢性肾脏病分期如下[4]: CKD 1期: ≥90 mL/(min·1.73 m2); CKD 2期: 60~ < 90 mL/(min·1.73 m2); CKD 3期: 30~ < 60 mL/(min·1.73 m2); CKD 4期: 15~ < 30 mL/(min·1.73 m2); CKD 5期: < 15 mL/(min·1.73 m2)。
1.4 超声心动图测量标准
超声心动图检查均由一位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医师完成,使用配备1.7~3.4 MHz相控阵探头(Vivid E95, GE)机器。测量常规心超数值: 连接心电图,患者取左侧卧位,在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中取M型模式测量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d)及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缩短分数(FS)。二尖瓣环舒张早期流速(E)及晚期流速(A)是通过脉冲波多普勒从心尖四腔心视图获得。
1.5 组织多普勒成像(TDI)AEMD时间的测量标准
在心电图监测下,从心尖四腔心切面获取TDI,由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s′波)、心肌舒张早期速度(e′)和心肌舒张晚期速度(a′波)构成。分别从二尖瓣外侧、二尖瓣间隔侧和右心室三尖瓣环侧测量心电图P波到TDI上a′波的时间间隔(图 1),定义为: PA外侧、PA间隔侧和PA三尖瓣。尽可能平行取样线与心肌节段,以达到最佳的成像角度及优化显示心肌运动速度曲线。检查期间所有受试者获得连续3个完整的心动周期,以上数值均测量3次后取平均值,以减少测量误差。
AEMD计算方式[5]: 左心房EMD时间=PA外侧-PA间隔; 右心房EMD时间=PA间隔-PA三尖瓣; 心房间EMD时间=PA外侧-PA三尖瓣。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适用于Windows 11版的IBM 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2组数据间的定量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2组间分类变量的数据分析应用χ2检验。相关分析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评估连续变量之间的线性关联。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统计都使用双尾P值。
2. 结果
2.1 研究人群的基线特征
2组性别、年龄、体表面积(BSA)及舒张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病例组收缩压、血糖、肌酐、尿素、尿酸、总胆固醇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1。
表 1 病例组和对照组临床基线特征比较(x±s)基线特征 病例组(n=104) 对照组(n=60) 性别 男 66 30 女 38 30 年龄/岁 56.00±13.10 52.90±12.00 体表面积/m2 1.75±0.18 1.73±0.17 收缩压/mmHg 140.80±22.10* 126.67±16.48 舒张压/mmHg 82.91±10.59 80.07±9.34 血糖/(mmol/L) 6.01±2.84* 5.37±1.27 血清肌酐/(μmol/L) 368.31±337.73* 76.77±15.71 尿酸/(μmol/L) 427.56±123.26* 295.60±73.16 尿素/(μmol/L) 17.00±10.74* 7.19±1.52 总胆固醇/(mmol/L) 4.88±1.86* 3.99±0.86 NLR 4.21±4.24* 1.95±0.58 NLR: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与对照组比较, * P < 0.05。2.2 病例组及对照组超声心动图及EMD时间参数
2组IVSd、LVEDd、LVPWTd、LVESd、A和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组LVEF、E、减速时间(Dt)、等容舒张时间(IVR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PA外侧、PA间隔、PA三尖瓣、左心房EMD及心房间EMD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右心房EMD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表 3。
表 2 病例组和对照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x±s)超声心动图参数 病例组(n=104) 对照组(n=60) IVSd/mm 10.97±1.81* 9.48±1.92 LVEDd/mm 48.33±4.92* 46.38±3.08 LVPWTd/mm 9.64±1.17* 8.52±1.83 LVESd/mm 32.19±4.02* 30.28±3.26 LVEF/% 61.56±4.47 62.87±3.47 E/(cm/s) 74.42±18.68 71.87±15.23 A/(cm/s) 88.84±21.63* 76.75±19.66 e′/(cm/s) 5.88±2.01* 7.30±2.26 Dt/ms 151.04±45.98 155.95±34.19 IVRt/ms 96.13±27.93 90.27±20.22 IVSd: 舒张期室间隔厚度; LVEDd: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PWTd: 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
LVESd: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F: 左心室射血分数;
E: 二尖瓣环舒张早期流速; A: 二尖瓣环舒张晚期流速;
e′: 心肌舒张早期速度; Dt: 减速时间;
IVRt: 等容舒张时间。
与对照组比较, * P < 0.05。表 3 病例组和对照组EMD参数比较(x±s)ms 组别 PA外侧 PA间隔 PA三尖瓣 左心房EMD 右心房EMD 心房间EMD 病例组(n=104) 71.4±16.43* 52.39±13.67* 45.96±13.86* 19.01±16.09* 6.44±13.28 25.45±16.28* 对照组(n=60) 56.60±12.34 43.87±12.59 38.07±12.80 12.73±9.15 5.80±10.13 18.53±10.72 EMD: 电机械延迟。与对照组比较, * P < 0.05。 2.3 病例组AEMD时间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
病例组PA间隔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P < 0.05), 与收缩压、IVSd、LVEDd、LVESd、LVPWTd、E/e′及eGFR无相关性(P>0.05)。左心房EMD时间和心房间EMD时间与收缩压、IVSd、LVEDd、LVESd、LVPWTd及E/e′呈正相关,但与eGFR呈负相关(P < 0.05), 见表 4。
表 4 病例组AEMD时间与心超参数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参数 PA间隔 左心房EMD时间 心房间EMD时间 r P r P r P 收缩压 -0.129 0.191 0.354 < 0.001 0.369 < 0.001 IVSd -0.048 0.628 0.327 0.001 0.381 < 0.001 LVEDd -0.042 0.669 0.202 0.039 0.314 0.001 LVESd 0.011 0.909 0.239 0.015 0.375 < 0.001 LVPWTd -0.094 0.342 0.304 0.002 0.294 0.002 E/e′ -0.055 0.576 0.321 0.001 0.339 < 0.001 eGFR 0.067 0.499 -0.238 0.016 -0.306 0.002 甘油三酯 0.303 0.003 -0.157 0.128 -0.135 0.194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病例组PA外侧、PA间隔、PA三尖瓣、左心房EMD及心房间EMD时间显著延长。此外,在双变量相关分析中,发现PA间隔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 左心房EMD时间和心房间EMD时间均与收缩压、IVSd、LVEDd、LVESd、LVPWTd及E/e′呈正相关,但与eGFR呈负相关。研究[6]表明,肥厚型及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左房节段延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这与本研究相关心超参数与心房传导时间延长有关的研究结果一致,而eGFR是相对室壁厚度的独立相关因素[7], 因此有理由认为其与AEMD时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针对慢性肾脏病继发心脏受损的研究,心肌功能受损已受到一致认同,已有相关的血清学指标可作为评估心脏结构功能风险的生物标志物[8]。对于CKD 5期血液透析的患者,透析时间与LVEDd呈正相关[9]。临床研究[10]证实, TDI作为非侵入性技术能准确评估心房的同步性改变,本研究基于对CKD 3~5期未透析患者的心肌功能研究,应用TDI对患者心肌电机械耦合时间进行评估。ESRD患者AEMD时间延长可能继发于尿毒症性心肌病、间质纤维化、慢性炎症及营养不良,这些病理变化均可导致机电传导减慢[11]。AEMD时间代表心房肌细胞电信号和收缩功能的连续性,是AF发生和持续的原因,而在ESRD患者中AF的发病率显著增高[12], 因此早期发现心房电机械传导受损可为临床预防AF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13]表示,甲状旁腺激素(PTH)也会导致心肌细胞结构重塑,从而促进心血管纤维化和功能紊乱,推测其在延长AEMD方面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发现也可能与纳入患者的心房肌纤维化程度有关,但未能发现PTH与各处传导时间有显著相关性,可能与纳入的肾脏病人群继发性损害甲状旁腺功能的程度不高有关。高龄和糖尿病、高血压是AEMD时间受损的危险因素,但本研究中,高龄与AEMD时间相关性不显著,这可能与纳入患者年龄分布较广有关。有学者[6]使用矢量速度成像技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左房心肌电生理延迟,发现受试者延迟显著长于健康对照组。研究[14]发现,高血压患者的心房传导时间显著延长,心房内和心房间机电延迟与高血压持续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研究[15]发现, 2型糖尿病患者的AEMD时间显著延长。本研究尚未发现血糖与各AEMD时间有显著相关性,这可能与本研究纳入的病例组患者血糖控制在较好的范围,且糖尿病肾病患者占比较少有关。
左心房EMD延长可能与ESRD患者左房机械功能受损有关[16], 如左房偏大且收缩性差,左室充盈减少等。研究[17]显示,血磷升高与心血管死亡风险相关,钙磷代谢紊乱是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且与预后密切相关[18]。本研究并未发现血清学指标与各处机电时间有相关性,考虑是纳入患者病情较轻,尚未达电解质紊乱水平,且非透析的CKD患者高钙血症发生率相对较低[19], 这也与本研究结果相符。CKD患者心源性猝死的新型危险因素包括炎症和营养不良[20],这在CKD患者中很常见[21-22]。研究[23]表明,白蛋白减少、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作为衡量标准,均可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研究[23-25]表明,在患有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中,心房间EMD时间显著增加。本研究中,未发现hs-CRP、尿酸及白蛋白与各处EMD时间之间有显著相关性,考虑可能由于本研究纳入的群体尚未透析,而上述研究对象为常年透析患者。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不能代表整个人群,结果推广性受限; 且本研究为针对CKD 3~5期非透析患者的横断面研究,主要关注各处EMD时间参数,要探讨其他新的危险因素如白蛋白等还需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 CKD 3~5期非透析患者的PA外侧、PA间隔、PA三尖瓣、左心房EMD及心房间EMD时间显著延长。SBP、甘油三酯、心肌结构、E/e′及eGFR可能是该类人群AEMD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
-
表 1 中医药防治支气管扩张领域中文文献载文量前8位期刊
排序 期刊名称 文献量/篇 占比/% 1 《江西中医药》 17 3.72 2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17 3.72 3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14 3.06 4 《内蒙古中医药》 14 3.06 5 《中国中医急症》 11 2.41 6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1 2.41 7 《上海中医药杂志》 10 2.19 8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0 2.19 表 2 2001—2022年支气管扩张研究中作者发文频次
排序 作者 单位 发文量/篇 1 苗青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54 2 袁沙沙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50 3 王冰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47 4 石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 44 5 樊茂蓉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6 6 洪波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中医院 24 7 沈洁如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中医院 24 8 周晶晶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中医院 23 9 胡旭贞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中医院 23 10 王宁 中国中医科学院 23 11 鮑翊君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中医院 23 12 孙鸣欢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中医院 23 13 崔力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2 14 张海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2 15 陈玲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中医院 22 16 李广森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2 17 黄海茵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16 18 杨佩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10 19 吴银根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9 20 张谊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8 表 3 2001—2022年支气管扩张研究机构发文频次
排序 机构 频次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60 2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56 3 中国中医科学院 48 4 广州中医药大学 32 5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市中医院呼吸科 22 6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16 7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2 8 南京中医药大学 11 9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11 10 江西中医药大学 11 表 4 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
排序 关键词 频次/次 中心性 排序 关键词 频次/次 中心性 1 临床疗效 58 0.29 11 补法 22 0 2 咯血 54 0.33 12 清法 22 0 3 中医药 53 0.20 13 咳嗽 21 0.16 4 肺功能 47 0.14 14 中医 17 0.05 5 稳定期 42 0.06 15 中医证候 16 0.09 6 辨证论治 34 0.21 16 中医治疗 14 0.09 7 名医经验 34 0.20 17 中医证型 14 0.05 8 生活质量 26 0 18 综述 14 0.03 9 炎症因子 25 0 19 云南白药 12 0.07 10 阿奇霉素 23 0 20 中药治疗 12 0.07 表 5 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
聚类号 聚类大小 轮廓值 标签词(选取前5个) #0 51 0.918 咳嗽; 咯血; 咳血方; 肺痈; 支气管扩张症 #1 47 0.814 稳定期; 黏液高分泌; 急性加重次数; 清补苇茎汤; 咳嗽-咳痰评估问卷 #2 43 0.767 临床研究; 疗效; 支气管镜; 观察; 临床观察 #3 37 0.792 名医经验; 中医药疗法; 临床经验; 综述; 洪广祥 #4 35 0.858 补法; 清法; 气道黏液高分泌; 中医药; 支气管扩张 #5 27 0.765 中医病机; 辨证论治; 辨证治疗; 中医辨证; 肺痿 #6 20 0.898 云南白药; 垂体后叶素; 联合; 普鲁卡因; 化痰开肺方 #7 17 0.960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感染; 中药复方; 刘清泉 #8 14 0.898 中药治疗; 穴位注射; 支气管扩张咯血; 旱莲草; 孔最 #9 12 0.992 清肺化痰; 鱼腥草; 露蜂房; 清热解毒; 焦山栀 -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 支气管扩张症专家共识撰写协作组. 中国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1, 44(4): 311-321. doi: 10.3760/cma.j.cn112147-20200617-00717 [2] 李婷婷. 从"以平为期" 理论探讨支气管扩张症的中医治疗[J]. 中医研究, 2023, 36(4): 5-8. doi: 10.3969/j.issn.1001-6910.2023.04.02 [3] 李建生, 王至婉, 王佳佳, 等.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 44(2): 156-16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ZXJ202402005.htm [4] 李建生, 王至婉, 谢洋, 等. 支气管扩张症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9版)[J]. 中医杂志, 2020, 61(15): 1377-138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ZYZ202015024.htm [5] 徐金富, 林洁璐, 瞿介明. 中国支气管扩张症诊治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7, 40(1): 8-10. doi: 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7.01.003 [6] 李扬懿, 孙美妹, 魏呈祥, 等. 肺康复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肺科杂志, 2021, 7(12): 1847-1851. doi: 10.3969/j.issn.1009-6663.2021.12.014 [7] 王允秀, 王至婉. 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概况[J]. 中医研究, 2020, 33(1): 63-68. doi: 10.3969/j.issn.1001-6910.2020.01.26 [8] 王宁, 徐金富. 欧洲成人支气管扩张症管理指南带给我们的思考[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9, 42(2): 153-156. doi: 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9.02.018 [9] 徐金富. 支气管扩张症: 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常见病[J]. 国际呼吸杂志, 2013, 33(21): 1601-160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ISC202407018.htm [10] 何雯青, 赵虎雷, 谢洋. 近20年中医证候测评工具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1, 23(1): 176-18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JKX202101031.htm [11] 关媛媛, 郝阳, 田春颖, 等. 基于CiteSpace的舌诊诊断标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1, 23(1): 263-27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JKX202101043.htm [12] CHANG A B, BUSH A, GRIMWOOD K. Bronchiectasis in childre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 Lancet, 2018, 392(10150): 866-879. doi: 10.1016/S0140-6736(18)31554-X
[13] 刘俨熠, 夏坤, 赵鹏飞, 等. 运用麻黄升麻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经验[J]. 中医杂志, 2023, 64(20): 2138-214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ZYZ202320015.htm [14] 殷露艳, 王明航, 李素云. 中医辨证治疗在支气管扩张症中的作用进展[J]. 中医研究, 2020, 33(1): 61-6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YYJ202001026.htm [15] 陈伟, 马强, 朱镇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7): 72-75. doi: 10.7619/jcmp.201907019 [16] 宗慧琪, 胡哲恺, 王冰, 等. 反复急性加重的支气管扩张症58例患者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 39(2): 1044-104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XYY202402095.htm [17] 苗青, 袁沙沙, 丛晓东, 等. 支气管扩张症的全程管理及中医诊治思路探讨[J]. 中医杂志, 2018, 59(18): 1560-1563, 157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ZYZ201818007.htm [18] 袁沙沙, 丛晓东, 苗青, 等. 支气管扩张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思路与方法[J]. 吉林中医药, 2019, 39(4): 435-438, 45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YJL201904005.htm [19] 杨聪宾, 樊茂蓉, 张燕萍, 等.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张燕萍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用药经验[J]. 河北中医, 2018, 40(11): 1609-1613. doi: 10.3969/j.issn.1002-2619.2018.11.002 [20] 黄海茵, 杨佩兰, 汤杰, 等. 扶正化痰清热法治疗支气管扩张症46例远期疗效观察[J]. 中医杂志, 2012, 53(10): 848-85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ZYZ201210020.htm [21] 王冰, 袁沙沙, 樊茂蓉, 等. 中医药改善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的优势[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2, 8(24): 208-21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SFX202224025.htm [22] 袁沙沙, 石霞, 王冰, 等. 清补苇茎汤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伴气道黏液高分泌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3, 29(1): 97-10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SFX202301013.htm [23] 邱磊, 张少言, 岑俊, 等.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研究进展与思考[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3, 30(4): 163-16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XYY202304029.htm [24] 张欣怡, 张洪春. 论中医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 38(4): 1518-152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XYY202304026.htm [25] 莫丽莎, 朱伟, 兰智慧, 等. 国医大师洪广祥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经验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 6(12): 6105-610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XYY202012050.htm [26] 荣毅, 曲畅, 李国勤, 等. 李国勤教授辨治支气管扩张症经验总结[J]. 中国医药导报, 2019, 16(7): 120-12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CY201907031.htm [27] 陈奕杉, 刘清泉, 张淑文, 等.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刘清泉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用药规律[J]. 北京中医药, 2021, 7(11): 1267-127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JZO202111019.htm [28] 范荣荣, 王大伟, 张忠德, 等.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古籍中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规律[J]. 中国医药导报, 2022, 8(36): 117-12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CY202236024.htm [29] 刘城鑫, 洪森楷, 施妙璇, 等.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中医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的证治规律[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20, 31(10): 1244-124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YXY202010018.htm [30] 邱磊, 杨铭, 张少言, 等. 基于现代文献和数据挖掘探讨支气管扩张症的中医组方用药规律[J].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0, 1(4): 233-23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FBJK2020040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