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循环呼吸训练联合讲解-模拟-练习-沟通-支持模式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心肺功能的影响

姜平秀

姜平秀. 主动循环呼吸训练联合讲解-模拟-练习-沟通-支持模式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心肺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11): 134-138, 143. DOI: 10.7619/jcmp.20240534
引用本文: 姜平秀. 主动循环呼吸训练联合讲解-模拟-练习-沟通-支持模式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心肺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11): 134-138, 143. DOI: 10.7619/jcmp.20240534
JIANG Pingxiu. Effects of active cycle of breathing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explain-simulate-practice-communicate-support nursing on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of patients after lung cancer surgery[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24, 28(11): 134-138, 143. DOI: 10.7619/jcmp.20240534
Citation: JIANG Pingxiu. Effects of active cycle of breathing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explain-simulate-practice-communicate-support nursing on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of patients after lung cancer surgery[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24, 28(11): 134-138, 143. DOI: 10.7619/jcmp.20240534

主动循环呼吸训练联合讲解-模拟-练习-沟通-支持模式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心肺功能的影响

基金项目: 

2021年度黑龙江省医药卫生新技术应用Ⅲ类推广项目 2021-731-1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R734.2;R473.73;R395.1

Effects of active cycle of breathing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explain-simulate-practice-communicate-support nursing on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of patients after lung cancer surgery

  • 摘要:
    目的 

    探讨主动循环呼吸训练(ACBT)联合讲解-模拟-练习-沟通-支持模式(ESPCS)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心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2017年9月—2020年9月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80例肺癌术后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10月—2023年9月接受ACBT联合ESPCS护理的80例肺癌术后患者设为联合组, 2组患者均持续干预2个月。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态、心脏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干预后,联合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与FVC比值(FEV1/FVC)、肺活量(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MV)、生活质量和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高于对照组,二尖瓣口舒张期早期和收缩早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E/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呼吸频率和Borg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5%, 低于对照组的21.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CBT联合ESPCS护理可以改善肺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active cycle of breathing techniques (ACBT) combined with explain-simulate-practice-communicate-support (ESPCS) nursing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of patients after lung cancer surgery.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lung cancer surgery from September 2017 to Sept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and eighty patients with ACBT combined with ESPCS nursing from October 2020 to September 2023 were selected as combined group. Both groups were continuously intervened for 2 months.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cardiac function indicators, lung function indicators, quality of life,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combin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FEV1), 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FEV1-to-FVC ratio (FEV1/FVC), vital capacity (VC), maximum minute ventilation (MMV), quality of life, and 6-minute walk test (6MWT) results in the combine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early diastolic to early systolic maximum flow velocity ratio of the mitral valve (E/A),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 respiratory rate and Borgscale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8.75% in the combined group,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21.25%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CBT combined with ESPCS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fter lung cancer surger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 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手术治疗能提高存活率,但患者术后易发生心肺功能下降[1-2]。传统的护理方法主要关注物理治疗和药物干预,临床干预效果有限[3-4]。近年来,主动循环呼吸训练(ACBT)因其可以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高心肺功能水平而备受关注[5]。讲解-模拟-练习-沟通-支持模式(ESPCS)护理更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整体护理[7]。ACBT通过改善呼吸模式和增强肺功能来直接提升患者的心肺健康程度,而ESPCS护理模式则通过心理支持和系统的训练流程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本研究探讨ACBT结合ESPCS的综合干预模式对肺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心肺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根据样本量公式$n=\frac{p_1 \times\left(1-p_1\right)+p_2 \times\left(1-p_2\right)}{\left(p_1-p_2\right)^2} \times$ $\left(\mu_{\alpha / 2}+\mu_\beta\right)$,其中p1=90%, p2=90%, α=0.05, β=0.1, 查阅类似文献,设置本研究把握度为90%(Zβ=1.28), 计算出n=75, 按照1∶ 1随机分组,考虑到有15%~20%失访或拒访的可能,研究最终需要对照组和联合组研究对象均为50例左右,故纳入总例数为160例。选取2017年9月—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160例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版)》[7]中肺癌诊断标准者; ②经影像学、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癌者; ③病情稳定、意识清晰者,可以主动配合研究。排除标准: ①患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 ②患者合并肺部感染; ③患者术前1个月接受过放疗及化疗、免疫治疗、激素治疗等; ④患者有神经系统疾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2017年9月—2020年9月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80例肺癌术后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10月—2023年9月接受ACBT联合ESPCS干预的80例肺癌术后患者设为联合组。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及家属了解并知情同意。

    对照组采用肺癌术后常规干预,从术后第1周开始,应提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软食,并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术后2周,患者应开始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如轻度的床边活动或短距离步行,以预防血栓形成,促进肺功能恢复,这一阶段应避免长时间卧床或久坐不动; 术后3~4周出院时,医护人员应详细讲解出院指导,包括如何在家中继续恢复、注意事项、药物使用指导以及何时回院复查等内容; 出院后,患者将接受持续家庭护理服务,包括定期的电话随访或家访以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解答患者疑问,调整治疗方案,并提供心理支持,护理实施2个月。

    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ACBT联合ESPCS综合干预。(1) 成立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包括1名主任医师、1名护士长和1名心理咨询师,由小组成员对ACBT训练模式和ESPCS护理模式进行学习, ESPCS护理模式主要为结合院内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护理措施,由组内成员对护理流程进行重复模拟演习后,对方案中的不足进行改进。由护士长对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开始干预,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理人员在院内专设的康复训练室或患者病房内对患者进行干预,所有患者在院内干预1个月后出院,出院前接受居家指导,居家护理1个月后结束干预。(2) ESPCS护理干预措施。①初期指导: 患者入院时,由护理人员向患者和家属发放健康手册,在患者阅读后对其进行详细讲解,并介绍术后恢复的各个阶段,预期的恢复时间线,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介绍常见的术后症状如疼痛、呼吸困难、疲劳等表现以及如何有效管理这些症状,讲解术后所需药物的作用、剂量和服用时间以及可能的副作用和预防措施。解释术后护理措施的重要性,包括药物管理、呼吸练习和身体活动,提供有关营养、休息和个人卫生的指导。②干预流程。初期康复训练: 术后第1周时,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在护士或理疗师的指导下实践呼吸练习和轻度体育活动,为患者每周安排3次康复练习,每次持续20 min。干预第2周时,患者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深呼吸练习、咳嗽技巧和使用呼吸器,以增强肺功能,并为患者安排渐进式的身体活动,如行走和轻度拉伸,以增强体力和促进血液循环。同步心理支持: 护理人员在院内同患者进行交流,记录患者近期症状、情绪状态以及康复进展。鼓励患者分享其感受和担忧,提供安慰和鼓励,必要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患者居家后,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持续的护理和支持,教育家属如何在家中提供适当的护理和支持,包括营养、药物管理和日常活动的帮助,一起协助患者与家属建立有效的术后康复环境,包括营养支持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必要时为患者提供社会和经济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和日常生活。出院前居家指导: 出院前1 d,由护理人员在安静且无杂物的环境下辅助患者模拟居家康复情景,如进行呼吸练习、患者的伤口护理和呼吸器使用等,护理人员应用模型或视频演示术后护理技巧,以便患者可以更加高效学习护理措施。通过模拟练习帮助患者了解如何在家中进行术后护理,如更换衣物、上下床、使用卫生间等,使用模型、图表或视频演示伤口护理、使用吸痰器、进行呼吸练习等技巧。(3) ACBT训练过程。患者术后第3周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开始进行ACBT训练,主要包括呼吸控制、胸部扩张运动和用力呼气技术。呼吸控制: 患者采取半坐卧姿势,使用枕头调整以获得最佳舒适度,指导患者放松全身肌肉,尤其是肩膀和颈部,通过鼻子缓慢吸气,同时腹部隆起,持续约2 s, 通过嘴巴缓慢呼气,持续4~6 s, 每日训练10 min, 每周5次。胸部扩张运动: 患者双手轻放在胸廓上方,帮助感受肋骨的移动,通过鼻子深吸气至最大深度,同时尝试扩大胸腔,屏住呼吸3 s, 感受肋骨向外扩张的感觉,放松并进行被动呼气,让气体自然从肺部流出,每日训练10 min, 每周5次。用力呼气技术: 患者通过鼻子深吸气,然后短暂停顿,用力通过嘴快速呼气2次,期间可以模拟咳嗽动作以增强效果,重复2~4个呼吸循环,每次进行2~4个呼吸循环,每日训练2~3次,每次训练10~15 min。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舒适度,及时调整训练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对于体能较弱或有并发症的患者,训练可能需要从较轻的练习开始,并逐渐增加强度,训练过程中应随时准备停止练习,以防患者出现不适或疲劳。护理人员干预1周后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自行训练,患者可以完全自行训练且由护士长评估合格后,可以出院进行居家护理,所有患者均持续护理2个月。

    为确保ACBT和ESPCS护理干预措施在所有研究中心按照统一标准实施,包括对实施人员进行标准化培训和认证,确保干预一致性,即干预按照既定计划实施的程度,保证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必要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比较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8]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9]进行评估。干预前,在患者入院就诊时由护理人员进行评估; 干预后,由护理人员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具体情况时进行评估。HHI包括积极态度、积极行动和亲密关系3个维度,总分为12~48分,得分越高说明希望水平越高。SCL-90包括90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临床得分>160分说明存在心理障碍,分数越高说明心理健康程度越低。HHI和SCL-90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83和0.954, 均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比较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脏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期早期和收缩早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E/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 min步行试验(6MWT)。采用心脏多普勒超声(西门子, SC2000)测定患者LVEF、E/A和LVEDD水平。

    比较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肺活量(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MV)、呼吸频率、Borg呼吸困难评分。采用德国耶格心肺功能仪测定患者的FEV1、FVC、VC、MMV和呼吸频率,并计算FEV1/FVC。Borg量表评分为0~10分, 0分表示完全没有, 10分为极其强烈的呼吸困难,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呼吸困难越严重。

    比较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10]评估。干预前,在患者入院就诊时由护理人员进行评估; 干预后,由护理人员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具体情况时进行评估。量表包括躯体状况、社会或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和功能状况4个维度,共27个条目,量表分数为0~108分,分数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FACT-G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712, 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比较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肺不张、肺炎、持续性肺漏气等。

    ① 数据收集与管理: 制订详细的数据收集和管理计划,包括使用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和测量方法评估,以确保数据收集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定期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检查,包括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验证,以及对缺失数据的处理方法。

    采用SPSS 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组患者性别分布、年龄、体质量指数、病情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x±s)[n(%)]
    组别 n 性别 年龄/岁 体质量指数/(kg/m2) 病情分期
    Ⅰ期 Ⅱ期
    联合组 80 49(61.25) 31(38.75) 65.87±8.13 24.27±1.51 32(40.00) 48(60.00)
    对照组 80 45(56.25) 35(43.75) 66.32±8.24 24.35±1.48 34(42.50) 46(57.5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干预前, 2组HHI各维度评分及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联合组HHI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2  2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x±s
    项目 维度 时点 联合组(n=80) 对照组(n=80)
    Herth希望量表评分 积极态度 干预前 5.35±1.13 5.46±1.05
    干预后 14.32±2.69*# 11.55±2.84*
    积极行动 干预前 4.69±0.68 4.61±0.72
    干预后 15.33±2.32*# 12.64±2.03*
    亲密关系 干预前 6.39±1.22 6.41±1.30
    干预后 16.74±2.69*# 13.12±3.20*
    症状自评量表评分 干预前 178.56±25.20 179.63±26.35
    干预后 99.11±10.81*# 112.33±13.21*
    与干预前比较, *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干预前, 2组LVEF、E/A、LVEDD、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联合组LVEF、6MWT高于对照组, E/A、LVED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  3  2组患者心脏功能指标比较(x±s)
    指标 时点 联合组(n=80) 对照组(n=80)
    LVEF/% 干预前 45.32±5.16 46.47±5.64
    干预后 59.26±4.25*# 53.53±5.21*
    E/A 干预前 0.68±0.20 0.65±0.19
    干预后 1.12±0.18*# 1.53±0.16*
    LVEDD/mm 干预前 43.32±5.17 43.38±5.26
    干预后 31.23±3.08*# 36.23±3.15*
    6MWT/m 干预前 439.62±52.30 440.21±50.48
    干预后 542.36±41.23*# 512.02±45.74*
    LVEF: 左室射血分数; E/A: 二尖瓣口舒张期早期和收缩
    早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 LVEDD: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6MWT: 6 min步行试验。
    与干预前比较, *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干预前, 2组FEV1、FVC、FEV1/FVC、VC、MMV、呼吸频率、Borg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联合组FEV1、FVC、FEV1/FVC、VC、MMV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和Borg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  4  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x±s)
    指标 时点 联合组(n=80) 对照组(n=80)
    FEV1/L 干预前 1.32±0.31 1.35±0.29
    干预后 2.58±0.51*# 1.82±0.35*
    FVC/L 干预前 1.58±0.41 1.57±0.45
    干预后 3.46±0.50*# 2.87±0.42*
    FEV1/FVC/% 干预前 84.69±5.64 85.13±5.28
    干预后 70.88±7.23*# 64.25±6.44*
    VC/L 干预前 1.23±0.45 1.19±0.44
    干预后 2.89±0.21*# 2.44±0.43*
    MMV/(L/min) 干预前 74.62±8.12 74.27±8.46
    干预后 84.25±4.27*# 79.25±4.26*
    呼吸频率/min-1 干预前 17.42±3.12 17.56±3.26
    干预后 19.36±2.54*# 20.75±3.29*
    Borg量表评分/分 干预前 2.42±0.44 2.45±0.39
    干预后 1.35±0.21*# 1.87±0.32*
    FEV1: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VC: 用力肺活量;
    FEV1/FVC: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
    VC: 肺活量; MMV: 每分钟最大通气量。
    与干预前比较, *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干预前, 2组躯体状况、社会或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及功能状况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联合组躯体状况、社会或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及功能状况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5

    表  5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x±s
    维度 时点 联合组(n=80) 对照组(n=80)
    躯体状况 干预前 8.92±1.20 8.87±1.35
    干预后 23.25±3.24*# 20.11±3.20*
    社会或家庭状况 干预前 9.82±2.35 9.91±2.16
    干预后 24.35±3.21*# 20.54±4.25*
    情感状况 干预前 7.81±1.58 7.94±1.67
    干预后 19.85±3.26*# 15.24±3.09*
    功能状况 干预前 7.19±1.64 7.22±1.74
    干预后 22.65±3.49*# 18.26±3.55*
    与干预前比较, *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5%, 低于对照组的21.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6

    表  6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n 肺不张 肺炎 持续性肺漏气 合计
    联合组 80 2(2.50) 2(2.50) 3(3.75) 7( 8.75)*
    对照组 80 5(6.25) 6(7.50) 6(7.50) 17(21.25)
    与对照组比较, * P<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目前,肺癌的治疗已取得显著的进步,但患者术后的心理健康和心肺功能恢复仍是需要关注的重点[11-12]。心理状态对于癌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经历了复杂的治疗过程后[13]。同时,术后心肺功能的恢复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风险[14]。ACBT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已被证明对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有积极的作用[15-16], 结合ESPCS模式护理,或可为提高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肺功能提供新的干预途径[17-18]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改善效果更好,分析原因为肺癌手术后的患者常会经历焦虑和抑郁,ESPCS护理为患者提供较好的情感支持和心理干预,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和支持,帮助患者处理术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提供应对策略,从而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此外,患者通过参与ACBT训练,可以在自我护理中获得成就感,增强对疾病管理的控制感,从而提升整体的心理水平。护理人员与患者定期沟通,鼓励患者分享他们的感受和担忧,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教育,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应对机制,可以不断增强患者面对疾病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韧性。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联合组患者心肺功能改善情况较对照组好。ACBT训练中的深呼吸和胸部扩张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氧气交换,减轻心脏因缺氧而导致的负荷加重,通过改善患者呼吸效率和降低心脏的应激反应来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ACBT通过呼吸控制和胸部扩张练习帮助提高患者肺部通气量和氧气摄取,用力呼气技术有助于清除肺部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和堵塞,提高呼吸效率。上述措施联合应用通过提高肺部的自清能力和强化呼吸肌,保证患者心肺功能逐步增强。

    本研究中,联合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分析原因为联合组通过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提高其在日常活动中的耐力、活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心理支持和情绪管理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适应疾病,提升整体生活满意度,增强患者社交参与度和生活质量。ACBT呼吸练习可以帮助减少患者呼吸道感染和肺部并发症的风险,如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同时,联合护理教育可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这对于预防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定期的随访和沟通有助于早期识别潜在的并发症,及时进行干预可避免了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全面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 ACBT联合ESPCS护理不仅能促进肺癌患者术后的康复,而且能显著提升心理、社会和日常生活的适应能力。

  • 表  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x±s)[n(%)]

    组别 n 性别 年龄/岁 体质量指数/(kg/m2) 病情分期
    Ⅰ期 Ⅱ期
    联合组 80 49(61.25) 31(38.75) 65.87±8.13 24.27±1.51 32(40.00) 48(60.00)
    对照组 80 45(56.25) 35(43.75) 66.32±8.24 24.35±1.48 34(42.50) 46(57.50)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x±s

    项目 维度 时点 联合组(n=80) 对照组(n=80)
    Herth希望量表评分 积极态度 干预前 5.35±1.13 5.46±1.05
    干预后 14.32±2.69*# 11.55±2.84*
    积极行动 干预前 4.69±0.68 4.61±0.72
    干预后 15.33±2.32*# 12.64±2.03*
    亲密关系 干预前 6.39±1.22 6.41±1.30
    干预后 16.74±2.69*# 13.12±3.20*
    症状自评量表评分 干预前 178.56±25.20 179.63±26.35
    干预后 99.11±10.81*# 112.33±13.21*
    与干预前比较, *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2组患者心脏功能指标比较(x±s)

    指标 时点 联合组(n=80) 对照组(n=80)
    LVEF/% 干预前 45.32±5.16 46.47±5.64
    干预后 59.26±4.25*# 53.53±5.21*
    E/A 干预前 0.68±0.20 0.65±0.19
    干预后 1.12±0.18*# 1.53±0.16*
    LVEDD/mm 干预前 43.32±5.17 43.38±5.26
    干预后 31.23±3.08*# 36.23±3.15*
    6MWT/m 干预前 439.62±52.30 440.21±50.48
    干预后 542.36±41.23*# 512.02±45.74*
    LVEF: 左室射血分数; E/A: 二尖瓣口舒张期早期和收缩
    早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 LVEDD: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6MWT: 6 min步行试验。
    与干预前比较, *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4   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x±s)

    指标 时点 联合组(n=80) 对照组(n=80)
    FEV1/L 干预前 1.32±0.31 1.35±0.29
    干预后 2.58±0.51*# 1.82±0.35*
    FVC/L 干预前 1.58±0.41 1.57±0.45
    干预后 3.46±0.50*# 2.87±0.42*
    FEV1/FVC/% 干预前 84.69±5.64 85.13±5.28
    干预后 70.88±7.23*# 64.25±6.44*
    VC/L 干预前 1.23±0.45 1.19±0.44
    干预后 2.89±0.21*# 2.44±0.43*
    MMV/(L/min) 干预前 74.62±8.12 74.27±8.46
    干预后 84.25±4.27*# 79.25±4.26*
    呼吸频率/min-1 干预前 17.42±3.12 17.56±3.26
    干预后 19.36±2.54*# 20.75±3.29*
    Borg量表评分/分 干预前 2.42±0.44 2.45±0.39
    干预后 1.35±0.21*# 1.87±0.32*
    FEV1: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VC: 用力肺活量;
    FEV1/FVC: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
    VC: 肺活量; MMV: 每分钟最大通气量。
    与干预前比较, *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5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x±s

    维度 时点 联合组(n=80) 对照组(n=80)
    躯体状况 干预前 8.92±1.20 8.87±1.35
    干预后 23.25±3.24*# 20.11±3.20*
    社会或家庭状况 干预前 9.82±2.35 9.91±2.16
    干预后 24.35±3.21*# 20.54±4.25*
    情感状况 干预前 7.81±1.58 7.94±1.67
    干预后 19.85±3.26*# 15.24±3.09*
    功能状况 干预前 7.19±1.64 7.22±1.74
    干预后 22.65±3.49*# 18.26±3.55*
    与干预前比较, *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6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n 肺不张 肺炎 持续性肺漏气 合计
    联合组 80 2(2.50) 2(2.50) 3(3.75) 7( 8.75)*
    对照组 80 5(6.25) 6(7.50) 6(7.50) 17(21.25)
    与对照组比较, * P<0.05。
    下载: 导出CSV
  • [1]

    CAO W, CHEN H D, YU Y W, et al. Changing profiles of cancer burden worldwide and in China: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J]. Chin Med J, 2021, 134(7): 783-791. doi: 10.1097/CM9.0000000000001474

    [2] 张方圆, 刘丽峰. 预康复在肺癌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军事护理, 2024, 41(1): 40-42, 6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FHL202401010.htm
    [3] 曲利, 姜竹青, 万迪, 等. 中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性表现发展轨迹研究[J]. 护理学杂志, 2023, 38(21): 26-31, 4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LXZ202321006.htm
    [4] 刘继伟, 刘伟慈, 毛文君. 肿瘤类器官在精准肺癌药物筛选中的研发与进展[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4, 28(31): 5078-508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DKF202431025.htm
    [5] 叶世贤, 周保, 苏冠升, 等. 震荡呼气正压和主动循环呼吸技术治疗慢性气道疾病腺体高分泌的效果及患者偏好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22, 8(4): 465-469, 47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KF202204005.htm
    [6] 周庆艳, 韩兴蕾, 黄倩茹. ESPCS干预联合病友互助模式对肺癌患者健康知识、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 9(1): 56-61.
    [7]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18, 40(12): 935-96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XYX202311001.htm
    [8] 金婷婷. 希望在宫颈癌术后患者应对方式与家庭关怀度间的中介效应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 9(3): 341-34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LSJ202303006.htm
    [9] 黄河银, 张蓝之, 张勤修, 等. 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分析成都市变应性鼻炎患者心理健康情况[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9, 54(8): 576-583.
    [10] 万崇华, 孟琼, 汤学良, 等. 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中文版评介[J]. 实用肿瘤杂志, 2006, 21(1): 77-8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ZZ200601026.htm
    [11] 任凯翻译, 赵路军. 肺癌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治疗的最新进展[J]. 中国肿瘤临床, 2023, 9(5): 217-226.
    [12] 王丹, 殷飞, 孙杨, 等. 环泊酚对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4, 34(2): 18-2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XDY202402004.htm
    [13] 郑玲, 熊琼琼. 问题导向的教育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和自护能力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3, 31(9): 1343-134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KXL202309010.htm
    [14] 贾春祎, 邹勤光, 赵晖, 等. 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 43(23): 5686-568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LXZ202323016.htm
    [15] 刘猛, 赵杰修, 高炳宏. 非药物性干预策略在运动诱发性支气管痉挛防治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体育科技, 2023, 59(10): 30-4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TY202310004.htm
    [16] 王颖, 杨盛兰, 罗素新, 等. 基于VR技术的Ⅰ期心脏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术后恢复的影响[J]. 生理学报, 2023, 75(6): 953-96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LXU202306018.htm
    [17] 柏丽萍, 谢芳. 讲解-模拟-练习-沟通-支持模式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山西医药杂志, 2022, 51(13): 1542-154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XYY202213037.htm
    [18] 叶灵晓, 汪莉莉, 王燕敏, 等. ESPCS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9(8): 614-61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ZYX201908014.htm
  • 期刊类型引用(1)

    1. 陆思羽,徐慧. 讲解-模拟-练习-沟通-支持护理模式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妇儿健康导刊. 2025(03): 176-180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表(6)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2
  • HTML全文浏览量:  28
  • PDF下载量:  9
  • 被引次数: 1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4-01-29
  • 修回日期:  2024-05-02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6-17
  • 刊出日期:  2024-06-1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