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on intake management in primipara labor analgesia during childbirth
-
摘要:目的
探讨饮食方式对分娩镇痛足月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单胎足月初产妇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入量管理及个体化的饮食指导。对照组根据孕妇的意愿进食水,比较2组分娩质量,初产妇呕吐,发生率、因宫缩乏力使用缩宫素率、产时发热率、会阴侧切率、转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率; 比较2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分娩镇痛时长及产后2 h出血量; 比较2组新生儿Apgar评分、随机血糖、脐动脉血pH值、脐动脉血乳酸(Lac)值、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发热率、新生儿血糖异常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产妇呕吐的发生率、因宫缩乏力使用缩宫素率、产时发热率、会阴侧切率、转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均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产后出血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分娩镇痛时长及产后2 h出血量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高血糖的发生率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脐动脉血pH值、Lac值、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随机血糖、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发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程中对产妇进行入量管理及个体化的饮食指导可以减少宫缩乏力发生率,缩短产程持续时间,降低难产发生率,减少产后2 h出血量及降低新生儿血糖异常的发生率。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etary intake on the childbirth outcomes of primipara women with full-term labor analgesia.
MethodsA total of 400 primipara women with full-term labor analges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intake management and individualized dietary guidanc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ate and drank according to their own wishes. The childbirth quality, the incidence of vomiting, the use of oxytocin due to uterine atony, the rate of intrapartum fever, the rate of perineal incision,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the rate of vaginal assisted delivery, and the rat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stage of labor,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stage of labor, the duration of labor analgesia, and the amou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within 2 hours were also compared. Neonatal Apgar score, random blood glucose, umbilical artery blood pH value, umbilical artery blood lactic acid (Lac) value, 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asphyxia, 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fever, and 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hypoglycemia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s of vomiting, oxytocin use rate due to uterine atony, intrapartum fever rate, perineal incision rate, transferring cesarean section rate, and vaginal assisted delivery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rat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shorter duratio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stages of labor, shorter duration of labor analgesia, and less postpartum hemorrhage within 2 hour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s of neonatal hyperglycemia and hypoglycem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umbilical artery blood pH value, Lac value, neonatal Apgar score, random blood glucose, neonatal asphyxia rate, and neonatal fever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Intake management and individualized dietary guidance during labor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uterine atony, shorten the duration of labor,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dystocia, reduce postpartum hemorrhage within 2 hours and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glucose abnormality.
-
Keywords:
- labor analgesia /
- primipara /
- dietary management /
- delivery outcome /
- birth process /
- energy
-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们的疾病谱发生了显著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逐渐成为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1]。伴随着慢性病发病率的日益上升,慢性病的共病现象已成为慢性病管理中的重大挑战[2-3]。世界卫生组织在2008年将共病定义为单一患者同时罹患2种或多种慢性病的情况[4]。慢性病的共病不仅导致患者需要多重药物治疗与重复的医疗检查,而且可能导致治疗或干预相关不良反应,从而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及疾病致死风险[5]。研究[6]表明,共患疾病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非随机性关联,即2种或多种疾病在同一患者体内共存的概率显著高于其随机出现的概率,因此深入探究共患疾病间的关联性对于疾病的防控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关联规则分析作为一种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能够揭示大量数据中未知、潜在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关系,特别适合于挖掘数据库中项目间的相互联系,为定义新的规则提供依据[7]。本研究应用关联规则分析技术对慢性病共病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共患疾病间的相互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旨在收集一套代表中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家庭和个人的高质量微观数据,用以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推动老龄化问题的跨学科研究。CHARLS全国基线调查于2011年开展,覆盖150个县级单位,450个村级单位,约1万户家庭中的1.7万人。这些样本此后每2~3年追踪1次,调查结束1年后,数据将对学术界展开。目前全样本数据库年份有2011年全国基线调查、2013年全国追踪调查、2015全国追踪调查、2018全国追踪调查、2020全国追踪调查。因2023年12月公布CHARLS2020年数据,考虑疫情等原因,本研究基于2018年CHARLS数据深入分析中国老年人群中慢性病共患情况及其健康管理模式。本研究采用多阶段概率抽样法,在县(区)与乡镇(街道)的研究阶段均实施了依照人口规模比例的概率抽样,涵盖了全国范围内的150个县级单位, 450个村级单位[8]。
1.2 研究方法
选取CHARLS数据库中年龄≥60岁且符合特定纳入标准的慢性病患者。纳入标准: ①年龄≥60岁者; ②能独立或在协助下完成问卷调查者。排除标准: ①年龄 < 60岁者; ②存在精神障碍或严重认知障碍者; ③无法完成问卷调查者。研究涉及的人口学特征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居住地、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等; 研究对象的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共患情况基于CHARLS数据库中包含的14种慢性病类型进行分析,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肺病、慢性肝病、心脏病、中风、肾病、胃病、情感或精神疾病、记忆相关疾病、关节炎、哮喘。共病定义为个体同时患有14种慢性病中的2种及以上疾病; 不患有或仅患有1种疾病的患者为非共病患者。
1.3 关联规则分析原理
关联分析是数据挖掘技术中的一种,旨在发现不同项集间存在的关联性。关联规则分析通过R软件的arules包实现,主要依托Apriori算法。该算法包含2个步骤: ①运用最小规则支持度阈值来识别数据库中所有的频繁项集; ②在这些频繁项集中产生满足最小规则置信度阈值的强关联规则。支持度、置信度和提升度作为规则的主要过滤参数,支持度用来剔除概率较低的规则,置信度用来寻找可信的预测规则,提升度用来从相同后项的类似规则中选择具有更高预测价值的规则。规则支持度(X→Y)=P(X, Y)/P(All), 即X、Y同时发生的概率,在样本数据中为X、Y同时发生的频率,反映规则的重要性,支持度越大,关联规则越重要; 置信度(X→Y)=P(Y|X)=P(X, Y)/P(X), 即在X发生的条件下, Y发生的条件概率,在样本数据中为X发生的例数中, Y发生的频率,表示关联规则的强度,反映规则的可信程度; 提升度(X→Y)=P(Y|X)/P(Y), 在X发生的条件下, Y发生的条件概率是Y发生的非条件概率的倍数,在样本数据中为2种情况下频率的比值,指关联规则的可信度与期望可信度之比,说明了X对Y的影响程度,当提升度>1时,表明X→Y是有方向性的关联[9]。
本研究中,支持度解读为在老年慢性病共病人群中,共患关联规则中的2种及以上慢性病患者所占百分比(即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 置信度解读为罹患关联规则中某一种慢性疾病时,老年慢性病共病人群中罹患其他慢性疾病的比值; 提升度解读为每一条关联规则的关联强度的大小,是评价慢性疾病间关联规则程度的可靠性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R4.0.4软件中的arules包,通过设定最小支持度、最小置信度和最小项数,应用Apriori算法挖掘慢性疾病间的关联规则及其关联强度,并进一步筛选特定慢性病组合的关联因素。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了13 206例应答率达100%的慢性病患者,覆盖了14种主要慢性病; 在性别分布上,男女比例接近均衡; 年龄分布显示, 60~ < 70岁人群占比达53.53%, 是本研究调查的主要年龄段; 在教育水平方面,未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人群比率最高;乡村老年人的比率高于城镇老年人; 在地理分布上,华东、西南、华中地区的老年人占据前3位; 已婚老年人占比为77.16%; 非标准睡眠时间的老年人占68.90%, 而标准睡眠时间的老年人占比为31.10%; 日常参与轻度体力活动的人群占54.07%, 而参与社交活动的人群与不参与者的比率相近。见表 1。
表 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n=13 206)[n(%)]一般资料 分类 构成情况 一般资料 分类 构成情况 性别 男 6 541(49.53) 婚姻状况 已婚 10 190(77.16) 女 6 665(50.47) 其他 3 016(22.84) 年龄 60~<70岁 7 069(53.53) 睡眠状况 标准睡眠时间 4 107(31.10) 70~<80岁 4 003(30.31) 非标准睡眠时间 9 099(68.90) 80~<90岁 1 779(13.47) 体力活动 轻度体力 7 140(54.07) 90~<100岁 344(2.60) 中度体力 3 743(28.34) ≥100岁 11(0.08) 重度体力 2 323(17.59) 受教育程度 未受过教育 4 214(31.91) 行政地理分区 华北地区 1 661(12.58) 识字水平 2 460(18.63) 东北地区 992(7.51) 初等教育 2 834(21.46) 华东地区 4 088(30.95) 中等教育 2 979(22.56) 华中地区 2 012(15.23) 高等教育 719(5.44) 华南地区 1 226(9.28) 居住地 城镇 3 283(24.86) 西南地区 2 355(17.83) 乡村 9 923(75.14) 西北地区 872(6.60) 社交状况 参与社交 6 116(46.31) 无社交 7 090(53.89) 按照国际标准睡眠时间,将睡眠时间7~8 h定义为标准睡眠时间,其他情况定义为非标准睡眠时间。 2.2 中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分布
本研究中,慢性病患病率前3位分别为高血压(67.44%)、关节炎或风湿病(34.17%)、胃部或消化系统疾病(22.71%), 患病率最低的3类疾病是与记忆相关疾病(3.42%)、精神疾病(1.71%)、恶性肿瘤(1.61%), 见表 2。未患慢性病的患者比率为24.97%, 患1种慢性病的患者比率为27.95%, 患慢性病共病的患者比率为47.08%(6 217/13 206), 共有8例患者同时患10种慢性病,占总例数的0.06%。见表 3。
表 2 慢性病患病情况(n=13 206)排序 疾病类型 n 比率/% 95%CI 1 高血压 8 906 67.44 66.60~68.20 2 关节炎或风湿病 4 513 34.17 33.40~35.00 3 胃部或消化系统疾病 2 999 22.71 22.00~23.40 4 心脏病 2 138 16.19 15.60~16.80 5 血脂异常 1 836 13.90 13.30~14.50 6 慢性肺部疾病 1 754 13.28 12.70~13.90 7 糖尿病 1 194 9.04 8.60~9.50 8 肾脏疾病 952 7.21 6.80~7.70 9 中风 754 5.71 5.30~6.10 10 哮喘 672 5.09 4.70~5.50 11 肝脏疾病 633 4.79 4.40~5.20 12 与记忆相关疾病 452 3.42 3.10~3.70 13 精神疾病 226 1.71 1.50~1.90 14 恶性肿瘤 213 1.61 1.40~1.80 表 3 慢性病患病数量(n=13 206)患病数量/种 n 比率/% 95%CI 0 3 298 24.97 24.20~25.70 1 3 691 27.95 27.20~28.70 2 2 782 21.07 20.40~21.80 3 1 720 13.02 12.50~13.60 4 909 6.88 6.50~7.30 5 469 3.55 3.20~3.90 6 196 1.48 1.30~1.70 7 90 0.68 0.50~0.80 8 33 0.25 0.20~0.30 9 10 0.08 0~0.10 10 8 0.06 0~0.10 2.3 慢性病共病组合
在关联规则算法中,支持度和置信度的设置会影响规则数量。固定支持度/置信度时,规则数随着置信度/支持度的增大而减少,当最低支持度/置信度取值过高时,最低置信度/支持度的取值会对关联规则数失去影响。在关联规则分析中,所得规则数并不是越多越好,要考虑对实际分析的指导意义; 当然,所得规则数过少也会失去数据挖掘的意义[10]。
综合调试支持度和置信度,将慢性病共病关联规则分析参数设置为: 最低条件支持度=3%, 最小规则置信度=40%, 最小项集=2,共有9条关联规则符合以上3个参数; 根据提升度>1.50进行筛选强关联, 9条关联规则中共有6条关联度较强的结果,可认为是关联度较强的共患2种慢性病模式。在这些慢性病组合中,与高血压关联的慢性病最多,分别是“心脏病→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中风→高血压”。
慢性病共病关联规则分析参数设置为: 最低条件支持度=3%, 最小规则置信度=40%, 最小项集=3, 共有16条关联规则符合以上3个参数; 根据提升度>1.50进行筛选强关联, 16条关联规则中,共有12条关联度较强的结果,除去项集为2的规则后,筛选出6条关联度较强的结果,可认为是关联度较强的共患3种慢性病模式。在关联度较强的共患3种慢性病组合中,与高血压和关节炎关联的慢性病最多,分别是“心脏病、关节炎→高血压”“血脂异常、关节炎→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脏病→高血压”“高血压、胃部疾病→关节炎” “心脏病、胃部疾病→关节炎”。见表 4。
表 4 老年人共病模式的关联规则共病情况 前项 后项 n 支持度/% 置信度/% 提升度 共患2种疾病 心脏病 高血压 1 179 8.93 55.15 1.69 血脂异常 高血压 1 095 8.29 59.64 1.83 糖尿病 高血压 718 5.44 60.13 1.85 肾脏疾病 关节炎 496 3.76 52.10 1.52 中风 高血压 463 3.51 61.41 1.89 哮喘 肺部疾病 437 3.31 65.30 4.90 共患3种疾病 心脏病、关节炎 高血压 504 3.82 53.67 1.65 高血压、胃部疾病 关节炎 490 3.71 51.58 1.51 血脂异常、关节炎 高血压 425 3.22 60.11 1.85 血脂异常、心脏病 高血压 420 3.18 69.20 2.13 心脏病、胃部疾病 关节炎 397 3.01 57.87 1.69 血脂异常、关节炎 胃部疾病 397 3.01 42.28 1.86 2.4 慢性病共病组合关联因素
按照支持度排序,分别选取排名前3位的最小项集为2和最小项集为3的3条强关联规则进行慢性病共病模式的关联因素分析,分别是“心脏病→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高血压”“血脂异常、关节炎→高血压”“高血压、胃部疾病→关节炎”。纳入的变量有性别、年龄、地区、城乡、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睡眠、体力活动、社交活动。Apriori算法只能对分类变量进行分析,因此将所有变量按照二分类变量定义。
将最低条件支持度设为2%, 最小规则置信度设为10%, 产生关联规则28条,提升度最高的关联规则解释为: 在研究对象中,不符合标准睡眠时间、居住在城镇的老年人,同时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的情况最多。将最低条件支持度设为2%,最小规则置信度设为10%, 产生符合以上2个参数的关联规则共9条,提升度最高的关联规则解释为: 在研究对象中,居住在城镇的老年人,同时患有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情况最多。将最低条件支持度设为1%, 最小规则置信度设为8%, 产生关联规则7条,提升度最高的关联规则解释为: 在研究对象中,已婚、居住在城镇的老年人,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情况最多。
将最低条件支持度设为1%, 最小规则置信度设为5%, 产生关联规则14条,提升度最高的关联规则解释为: 在研究对象中,不符合标准睡眠时间、经常从事轻度体力活动、女性、已婚的老年人,同时患有心脏病、关节炎和高血压的情况最多。将最低条件支持度设为1%,最小规则置信度设为4%, 产生关联规则10条,提升度最高的关联规则解释为: 在研究对象中,不符合标准睡眠时间的女性老年人,同时患有血脂异常、关节炎和高血压的情况最多。将最低条件支持度设为1%, 最小规则置信度设为5%, 产生关联规则11条,提升度最高的关联规则解释为: 在研究对象中,不符合标准睡眠时间的女性老年人,同时患有高血压、胃部疾病和关节炎的情况最多。见表 5。老年人共病模式的关联规则分析见图 1。
表 5 慢性病共病组合关联因素分析前项 后项 n 支持度/% 置信度/% 提升度 非标准睡眠时间、城镇 心脏病,高血压 294 2.23 13.52 1.52 城镇 血脂异常,高血压 396 3.00 12.06 1.46 已婚、城镇 糖尿病,高血压 209 1.58 8.22 1.51 非标准睡眠时间、轻度体力活动、女性、已婚 心脏病、关节炎→高血压 150 1.14 5.78 1.51 非标准睡眠时间、女性 血脂异常、关节炎→高血压 211 1.60 4.42 1.37 非标准睡眠时间、女性 高血压、胃部疾病→关节炎 268 2.02 5.62 1.51 3. 讨论
本研究中,在参与调查的个体中,患慢性病共病的患者比率为47.08%(6 217/13 206); 患病率最高的3种慢性疾病依次为高血压、关节炎或风湿病、胃部或消化系统疾病。HU X L等[11]对中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情况进行了系统性评价,发现患病率为6.4%~76.5%,这一波动幅度反映了数据来源、样本量、数据收集方法、分析手段以及慢性病类别选择等因素的差异。研究[12-13]显示,在进行多重慢性病研究时,若纳入的慢性病种类超过12种,则患病率的估计更为可靠。本研究包含了14种慢性病,结果较为可靠。
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与高血压相关的关联规则数量较多,与施明明等[14]研究成果相吻合,同样指出高血压在14种常见老年慢性疾病中具有最大的影响力[15],其与其他慢性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联系尤为紧密,这可能与高血压作为心脏病、卒中、糖尿病及肾脏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独立风险因素有关。因此,需加强对血压状况的监测,特别是在高血压的背景下,应重视血脂异常的风险,以及加强对冠心病、糖尿病、关节炎等潜在风险的关注和预防[16-17]。
在分析慢性病共病关联因素时发现,不符合标准睡眠时间、参与社交活动的城镇老年人更易患有与高血压相关的慢性病共病,这与段思宇等[18]研究结果一致。因此,在高血压相关的慢性病共病模式中,需要特别关注城市老年人群的慢性病筛查与管理,其原因可能是城市老年人更倾向于休闲的社交活动,加之城市餐饮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得患有高血压相关慢性病共病模式的风险增加[19]。
此外,不符合标准睡眠时间的女性老年人更易出现与关节炎共存的慢性病共病模式,强调了对这一人群进行关节炎筛查与管理的重要性。研究[20-22]表明,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导致骨矿物质快速流失、骨密度下降,进而可能发展为骨质疏松症,而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关节病变的早期影像学特征之一,从而导致女性关节炎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 此外,疼痛还能影响睡眠质量,而针对老年女性及睡眠不佳人群,应加强对慢性病共病模式的关注和管理。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CHARLS数据,涵盖了大规模的老年人样本,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
表 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x±s)
一般资料 观察组(n=191) 对照组(n=190) 分娩孕周/周 39.12±1.21 38.93±1.55 平均年龄/岁 27.60±3.51 27.92±4.33 孕前体质量指数/(kg/m2) 25.36±1.78 24.97±2.07 孕期增重/kg 14.83±3.20 14.79±3.70 新生儿体质量/g 3 256.00±146.00 3 247.00±170.00 表 2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程中情况(x±s)[n(%)]
指标 观察组(n=191) 对照组(n=190) 呕吐 5(2.62)* 15(7.89) 宫缩乏力 31(16.23)* 52(27.37) 使用催产素 35(18.32)* 65(34.21) 产时发热 11(5.76)* 25(13.16) 会阴侧切 18(9.42)* 30(15.79) 中转剖宫产 12(6.28)* 18(9.47) 阴道助产 13(6.81)* 26(13.68) 产后出血 2(1.05)* 10(5.26) 第一产程时长/min 475.33±152.47* 565.12±166.47 第二产程时长/min 47.27±27.38* 67.27±22.13 分娩镇痛时长/min 306.51±136.13* 372.17±193.40 产后2 h出血量/mL 233.06±41.73* 305.25±52.97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 3 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情况(x±s)[n(%)]
指标 分类 观察组
(n=191)对照组
(n=190)Apgar评分/分 分娩后1 min 9.53±0.33 9.48±0.41 分娩后5 min 9.88±0.09 9.91±0.08 随机血糖/(mmol/L) 分娩后30 min 3.18±1.04 3.04±0.89 分娩后120 min 5.21±1.02 4.98±1.91 脐动脉血pH值 7.32±0.13 7.21±0.04 脐动脉血Lac 2.73±0.35 2.75±0.35 新生儿窒息 2(1.05) 3(1.58) 新生儿发热 32(16.75) 36(18.95) 新生儿低血糖 4(2.09)* 28(14.74) 新生儿高血糖 3(1.57)* 10(5.26) 新生儿低血糖指血糖水平<2.6 mmol/L,
新生儿高血糖指血糖水平>7.0 mmol/L。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
[1] HEJAZI H, ABEDI G, JAHANDIDE A,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spinal dexamethasone injection as a premedication in rabbit anesthesia[J]. Arch Razi Inst, 2019, 74(1): 69-75.
[2] OLADAPO O T, TUNÇALP Ö, BONET M, et al. WHO model of intrapartum care for a positive childbirth experience: transforming care of women and babies for improved health and wellbeing[J]. BJOG, 2018, 125(8): 918-922. doi: 10.1111/1471-0528.15237
[3]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士分会. 会阴切开及会阴裂伤修复技术与缝合材料选择指南(2019)[J]. 中国护理管理, 2019, 19(3): 453-45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LHL201903041.htm [4] 余昕烊, 漆洪波.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阴道手术助产(2020版)》指南要点解读[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0, 36(9): 840-84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SF202009011.htm [5]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4, 49(10): 721-72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KGL201503011.htm [6] 樊雪梅, 周春秀, 李六兰, 等. 基于循证的产妇产程中经口摄入能量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J]. 护理学杂志, 2023, 38(18): 38-4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LXZ202318008.htm [7] 郝春妮. 个性化饮食指导及入量管理对足月妊娠产妇产后出血量、总产程时长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 42(1): 139-142. [8] KANNEGANTI A, HASHIM S, JAIRAM D, et al. Oral hydration and food during labour- is restriction necessary[J]. The Indian Journal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2020, 57(4): 450-458.
[9] 陈小芳, 孙晓琴, 陈志芳, 等. 无痛分娩中入量管理途径的研究[J]. 护理学杂志, 2020, 35(14): 25-2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LXZ202014009.htm [10] 金征宇, 程昊, 陈龙. 功能性碳水化合物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23, 41(6): 1-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QGB202306001.htm [11] 骆香萍, 林彩霞, 华赟. 活跃期入量及能量管理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代谢状态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20, 35(4): 614-61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FYB202004010.htm [12] HERNÁNDEZ LÓPEZ A B, MURIEL MIGUEL C, FERNÁNDEZ-CAÑADAS MORILLO A, et al. Efficacy of "optimal hydration" during labor: HYDRATA 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Res Nurs Health, 2020, 43(1): 8-16. doi: 10.1002/nur.21998
[13] 何镭, 刘兴会. 正常分娩指南(2020)要点解读: 产程的观察及处理[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21, 37(2): 95-9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FCZ202102007.htm [14] TADAUMI M, SWEET L, GRAHAM K. A qualitative study of factors that influence midwives' practice in relation to low-risk women's oral intake in labour in Australia[J]. Women Birth, 2020, 33(5): e455-e463. doi: 10.1016/j.wombi.2019.11.004
[15] 何秀玲, 温济英, 邹文霞, 等. 产程饮食管理对妊娠糖尿病产妇母儿分娩结局的影响[J].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22(3): 364-36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LHL202203013.htm [16] 王清印, 许叶涛, 詹远, 等. 产科高危新生儿低血糖风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 26(23): 73-76. doi: 10.7619/jcmp.20223290 [17] 邵肖梅, 叶鸿瑁, 丘小汕. 实用新生儿学[M]. 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910-912. [18] ANASTASIOU E, FARMAKIDIS G, GEREDE A,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diabetes mellitus and pregnancy: Ι. Pre-existing type 1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Hormones, 2020, 19(4): 593-600. doi: 10.1007/s42000-020-00192-z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5
- HTML全文浏览量: 16
- PDF下载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