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ect of 4C intervention mode in elderly patient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
摘要:目的
探讨4C干预模式对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心理状态及再住院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4C干预模式实施前(2020年1月—2021年2月)行PCI术的患者54例为对照组; 选取4C干预模式实施后(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就诊者54例为观察组。随访期间, 观察组失访1例,最终纳入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4C干预模式护理。比较2组出院时及随访3个月时的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心理状态[华西心晴指数(HEI)问卷]及自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记录2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再入院率。
结果2组随访3个月时的GSES评分、ADL评分高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GSES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HEI情绪障碍严重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再入院率为1.89%, 低于对照组的1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4C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老年PCI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心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可降低其术后再入院率。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4C intervention mode on self-efficacy,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readmission rate of elderly patient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MethodsA total of 54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CI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4C intervention mode (from January 2020 to February 2021)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4C intervention mode (from March 2021 to March 2022), 54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1 case was lost to follow-u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53 cases were eventually include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ombined with 4C intervention mode nursing. The self-efficacy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psychological state [Huaxi Emotion-distress Index (HEI) questionnaire]and self-care ability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he time of discharge and follow-up for 3 month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adverse events and readmiss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recorded.
ResultsThe GSES scores and ADL scores of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3 months of follow-up than at discharge (P < 0.05). After 3 months of follow-up, GSES scores and ADL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severity of HEI mood disord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adverse ev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the readmiss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89%,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16.67%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The 4C intervention mod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elf-efficacy,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 of elderly patients after PCI, and reduce the rate of postoperative readmission.
-
俯卧位通气最早由Bryan提出,目前研究[1-2]证实,俯卧位通气能够改善约70%的急性肺损伤(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氧合。因此,俯卧位通气已成为ARDS的重要诊疗措施之一,但由于缺乏相关规范、人力资源不足及相关并发症等原因,中国重症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治疗占比仍较小,约8.7%[3]。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内俯卧位通气领域的发展状况,本研究对近10年中国知网(CNKI)中关于俯卧位通气的文献,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研究热点,挖掘研究前沿,为今后的俯卧位通气研究提供方向。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采集
数据来源于CNKI和万方数据库,以“俯卧位通气”为主题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数据库文献来源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北大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排除与俯卧位通气无关的文献、征稿启事、期刊通知、会议论文等。
1.2 文献分析
由2名研究者进行文献检索和筛查,有争议时进行商讨并请第3作者协助判断,达成一致意见后请专家审核。本研究初检索出643条期刊文献,导入NoteExpress去除重复文献、不相关文献、期刊通知等,最后剩余424篇有效文献。检索到的文献以Refworks的格式导出,保存文件名称改为download_**。导出的文献记录中包括作者、研究机构、题目、发表年份、关键词、摘要、期刊、卷次和起止页码等信息。选择CiteSpace内置的CNKI数据转换器将导出的文献记录转化为软件可识别的数据格式[4]。
1.3 CiteSpace参数设置
时间分区(time slicing): 将2010—2020年每年设置为一个分区; 点类型(node type): 选择作者、机构、关键词(keyword); 阈值(top N per slice): TopN选择50; 剪切方式(pruning): 选择Pathfinder,即关键路径法,突出显示重要节点的连线图,提高网络清晰度[5]。
2. 结果
2.1 国内俯卧位相关研究的发文量
将检索到的文献按年度进行统计分析后,绘制近10年国内俯卧位通气的文献发表趋势图,见图 1。
2.2 作者、机构共现分析
对纳入的文献进行作者共现分析和机构共现分析,俯卧位通气研究排名和共现分析情况见表 1、表 2、图 2、图 3。
表 1 俯卧位通气研究排名前5位的作者排序 作者 频次/次 1 邱海波 15 2 张志刚 10 3 黄英姿 8 4 岳伟岗 8 5 张彩云 7 表 2 俯卧位通气研究前5位机构排序 机构 频次/次 1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 12 2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 6 3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 4 4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4 5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4 2.3 关键词共现分析
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结合关键词的频次及中心性可以分析领域研究方向及热点[6]。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越高,围绕其开展的研究越多,其在该领域的影响力就越大,一般认为中心性>0.1有意义。运用CiteSpace生成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 4和表 3,俯卧位通气前10位高频关键词为“俯卧位通气、俯卧位、机械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复张、呼吸末正压、氧合指数、血流动力学、肺顺应性、护理”。
表 3 俯卧位通气高频关键词及中心性排名 中心性 关键词 频次/次 1 0.42 俯卧位通气 64 2 0.39 俯卧位 32 3 0.35 机械通气 31 4 0.25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95 5 0.20 肺复张 27 6 0.19 呼吸末正压 13 7 0.16 氧合指数 11 8 0.14 血流动力学 12 9 0.12 肺顺应性 6 10 0.12 护理 15 2.4 关键词时间线图
时间线视图主要侧重于勾画聚类之间的关系和某个聚类中文献的历史跨度[7](见图 5)。通过timeline view共生成8个聚类,分别为“呼吸末正压、俯卧位通气、俯卧位、呼吸窘迫综合征、体位、机械通气治疗、呼吸末正压通气、护理”。
2.5 研究前沿分析
某个关键词在某段时间出现频次和速度突然显著增高,这些词称为突现词,一般代表某段时间的热点和趋势,可预测此领域的研究前沿[6]。本研究探测出近10年突现词16个,其中“呼吸系统顺应性”和“低氧血症”为最近年限的突现词,目前为俯卧位通气的两个研究前沿。见图 6。
3. 讨论
2010—2019年,中国国内俯卧位通气研究发文量为每年22~45篇, 2020年增至76篇, 2020年发文量的增多可能与2019年末新冠疫情爆发俯卧位通气在临床广泛应用有关。作者及机构分析表明,俯卧位通气相关发文量最高者为邱海波(15篇),张志刚发文量为10篇,其他作者发文量较少。综合分析发现,邱海波国内发文主要集中于2011—2015年,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ARDS的诊疗规范方面[8-10]。发文机构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发文量最多(12篇),之后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但发文量较少,且各机构间合作较少。
根据生成的高频关键词、科学知识图谱及时间线视图,俯卧位通气的研究热点为俯卧位通气的机制和俯卧位通气。俯卧位通气机制: 通气时,仰卧位向俯卧位改变时气体在组织间分布更均匀,通气/灌注匹配度较好,能够明显改善动脉血气[11-12], 被认为是治疗严重ARDS患者最有效的策略之一[13]。国内俯卧位通气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善患者肺顺应性及通气/血流比例等方面。孙延娟等[14]研究发现,俯卧位肺复张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较高。Meta分析[15-16]发现,俯卧位通气可以有效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指数,降低病死率。另外,机械通气是救治ARDS患者的重要医疗措施,合理的机械通气治疗策略能够降低病死率[17]。已有相关指南[18]推出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ARDS, 但必须设置个体化参数才能达到最佳肺保护作用。李晓东等[19]发现,基于肺动脉压力导向的最佳呼吸末正压,能够提高ARDS患者的氧合指数,且不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郭俊等[20]研究发现,俯卧位通气联合较高呼吸末正压水平有利于重度ARDS患者的肺复张效果。因而,机械通气参数设置可作为俯卧位通气的研究方向。俯卧位通气护理: 俯卧位通气常会带来各种并发症,包括非计划拔管、管道阻塞、缺氧、低血压和压力性损伤等[21]。国内俯卧位通气护理相关研究以个案护理居多,2010—2020年共发表72篇,主要为ARDS、重症肺炎、禽流感以及新冠肺炎等患者护理经验的总结[22-24]。针对俯卧位通气的临床护理研究也在增多,宋蕾等[25]指出在俯卧位开展前可以预见性地选择合适敷料进行保护预防压力性损伤。周润奭等[26]发现,改良俯卧位通气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更低。医务人员按照规范化流程实施俯卧位技术,在实现治疗目的的同时可以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27]。研究[28]指出,行俯卧位通气不增加胃食管反流风险,不需降低肠内营养速度。李豪等[29]研究发现,俯卧位头高足低30°可改善氧合,提高喂养耐受性。李琳等[30]将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用于指导行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郎子佳等[31]构建基于Donabedian模型的ICU患者俯卧位通气护理敏感性指标体系为ICU俯卧位通气护理质量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未来俯卧位通气的护理可集中在俯卧位的通气并发症、规范及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以提高俯卧位通气的护理质量。
俯卧位通气的研究前沿为“呼吸系统顺应性”和“低氧血症”。呼吸系统顺应性的研究在研究热点已有相关阐述(如肺复张、呼吸机参数调整等),目前仍是该领域的研究前沿。专家共识[32]指出,严重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时在机械通气基础上联合俯卧位通气、体外膜肺氧合等可改善顽固性缺氧; 张伟等[33]在新冠肺炎肺损伤治疗过程中发现尽早进行俯卧位体位引流可改善患者低氧症状; 研究[34-35]发现,俯卧位通气治疗可以改善主动脉夹层术后引起的低氧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综上所述,各种低氧血症可作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近10年国内俯卧位通气研究持续发展,但各机构间合作较少,研究较分散。根据研究热点及前沿,结合俯卧位通气的机制,加深对俯卧位通气的适应证、俯卧位通气时机及策略的研究,规范医护人员的医疗及护理行为,以提高俯卧位通气质量。后续可开展各种多中心、大样本的高质量临床试验,为进一步规范俯卧位通气提供更好的循证依据。
-
表 1 2组一般资料比较(x±s)[n(%)]
组别 性别 年龄/岁 支架置入数量 入院疾病类型 男 女 1个 2个及以上 心绞痛 缺血性心肌病 急性心肌梗死 观察组(n=53) 33(62.26) 20(37.74) 71.65±6.72 18(33.96) 35(66.04) 20(37.74) 15(28.30) 18(33.96) 对照组(n=54) 31(57.41) 23(42.59) 71.70±6.58 23(42.59) 31(57.41) 26(48.15) 13(24.07) 15(27.78) 表 2 2组自我效能、生活自理能力比较(x±s)
分 组别 时点 GSES评分 ADL评分 观察组(n=53) 出院时 29.07±5.63 78.62±10.31 随访3个月时 35.03±5.42*# 98.19±8.54*# 对照组(n=54) 出院时 28.32±5.01 78.66±11.59 随访3个月时 31.98±6.73* 94.09±9.12* GSES: 一般自我效能量表; ADL: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与出院时比较,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表 3 2组HEI情绪障碍严重程度比较[n(%)]
组别 出院时 随访3个月时 正常 轻中度 重度 正常 轻中度 重度 观察组(n=53) 39(73.58) 9(16.98) 5(9.43) 53(100.00) 0 0 对照组(n=54) 36(66.67) 12(22.22) 6(11.11) 49(90.74) 4(7.41) 1(1.85) Z 0.630 2.253 P 0.730 0.024 HEI: 华西心晴指数。 表 4 2组术后不良事件及再入院率比较[n(%)]
组别 心绞痛复发 急性心肌梗死复发 冠状动脉夹层 血肿 不良事件 再入院 观察组(n=53) 1(1.89) 1(1.89) 0 2(3.77) 4(7.55) 1(1.89)* 对照组(n=54) 2(3.70) 1(1.85) 1(1.85) 3(5.56) 7(12.96) 9(16.67)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
[1] SHAYA G E, LEUCKER T M, JONES S R, et al.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low-density lipoprotein and beyond[J]. Trends Cardiovasc Med, 2022, 32(4): 181-194. doi: 10.1016/j.tcm.2021.04.002
[2] AKBARI T, AL-LAMEE 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multi-vessel disease[J]. Cardiovasc Revasc Med, 2022, 44: 80-91. doi: 10.1016/j.carrev.2022.06.254
[3] 应雪琴, 张超, 周甜甜, 等. 4C延续性护理方案在血管内治疗AIS患者中的应用[J]. 现代预防医学, 2019, 46(14): 2667-267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DYF201914044.htm [4] 史芝璟, 黄瑾, 居珺, 等. 区域医联体背景下的4C中医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21, 36(9): 843-846, 84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FSJX202109018.htm [5] 陈婷婷, 谢汝慧. 基于4C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在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 2021, 18(17): 169-17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CY202117041.htm [6]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2, 40(4): 50-5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XQY201212021.htm [7] BRENNAN B A.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clinical and simulation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J]. Nurs Educ Perspect, 2023, 44(2): 105-106. doi: 10.1097/01.NEP.0000000000000979
[8] 刘奇, 董再全. 华西心晴指数问卷与护士用自杀风险评估量表评估精神科抑郁症住院患者自杀风险的一致性评价[J]. 广西医学, 2022, 44(7): 788-790, 79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YYX202207021.htm [9] 成杰, 董立焕, 刘艳丰, 等. Brunel平稳评定表信效度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行走功能相关性研究[J]. 重庆医学, 2017, 46(17): 2353-2355, 235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QYX201717016.htm [10] KASSIER A, FISCHELL T A. Managing coronary artery perforation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 Expert Rev Cardiovasc Ther, 2022, 20(3): 215-222.
[11] 张丽红, 李玉敏, 刘郁梅. 4C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对肾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27(36): 4084-408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DJH201836028.htm [12] 崔海霞, 张连琴, 付文君. "4C" 延续护理模式在产妇产褥期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 27(31): 4318-432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JYK202308010.htm [13] 岳一婷, 梁海鹏, 程宏, 等. 家庭信息化4C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20, 34(4): 693-69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XHZ202004037.htm [14] 孙慧敏. 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恢复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14): 56-58, 79. doi: 10.7619/jcmp.201914015 [15] 张华, 罗燕, 李雪芹, 等. 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疾病干预的影响分析[J]. 中国医药, 2020, 15(6): 919-92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YG202006030.htm -
期刊类型引用(3)
1. 张立文,魏贞艳,陈绪娜,史学文. ICU护士俯卧位通气临床实施现状及障碍因素的调查研究. 护士进修杂志. 2024(16): 1777-1782 . 百度学术
2. 苏旺,李佳蓉,刘长莹,姚天颖,李小萱,陈明霞. 癌症家庭照顾者心理研究热点及前沿分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19): 105-110+114 . 本站查看
3. 伏娜,柴博峰,吴丹,崔金霞,蒲小燕.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分析俯卧位通气全球研究趋势.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22): 20-24+32 . 本站查看
其他类型引用(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0
- HTML全文浏览量: 31
- PDF下载量: 7
- 被引次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