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R强化护理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张雷萍, 赵勇, 何琴

张雷萍, 赵勇, 何琴. 3R强化护理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 27(8): 76-79. DOI: 10.7619/jcmp.20230174
引用本文: 张雷萍, 赵勇, 何琴. 3R强化护理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 27(8): 76-79. DOI: 10.7619/jcmp.20230174
ZHANG Leiping, ZHAO Yong, HE Qin. Application effect of 3R intensive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sychosis[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23, 27(8): 76-79. DOI: 10.7619/jcmp.20230174
Citation: ZHANG Leiping, ZHAO Yong, HE Qin. Application effect of 3R intensive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sychosis[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23, 27(8): 76-79. DOI: 10.7619/jcmp.20230174

3R强化护理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R395.4;R472

Application effect of 3R intensive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sychosis

  • 摘要:
    目的 

    分析医护家属多方配合的3R(往事记忆提取、记忆空间定位和记忆再激发)强化护理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8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医护家属多方配合的3R强化护理。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认知功能、精神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后, 2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韦氏记忆量表评分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干预后, 2组精神状态评分(阴性、阳性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症状/副反应和动机/精力)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

    结论 

    医护家属多方配合的3R强化护理可有效提高老年精神病患者认知功能、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并改善精神状态。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3R (reminiscence, reality and remotivation) intensive nursing with the multi-cooperation of medical and family member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sychosis.

    Methods 

    A total of 80 elderly patients with psychosis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4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4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mod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3R intensive nursing based on multi-cooperation of medical and family member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Cognitive function, mental stat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Wechsler Memory Scale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 scores in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or P < 0.01). After intervention, mental status scores (negative, positive and general psychopathological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psychological, symptom/side reaction and motivation/energy) in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or P < 0.01).

    Conclusion 

    3R intensive nursing with the multi-cooperation of medical and family member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ognitive function,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psychosis, and improve their mental state.

  • 精神病是一种以行为、认知和情感等活动异常为特征的心理障碍疾病,严重时会发生自杀、伤害他人等冲动行为,影响患者及其家人的身心健康。此外,大多数老年患者患有多种慢性基础疾病,总体自知力和依从性较差,临床治疗和护理更加困难[1]。常规护理模式形式单一,不能有效兼顾患者生理心理需求,护理效果有限[2]。3R(往事记忆提取、记忆空间定位和记忆再激发)强化护理是一种基于神经和认知心理学理论的护理模式,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来提高护理效果[3]。研究[4]表明,医护家属多方配合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基于此,本研究将基于医护家属多方配合的3R强化护理应用于老年精神病患者,观察其对患者认知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选取本院2019年11月—2022年9月纳入的老年精神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基于医护家属多方配合的3R强化护理)。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 平均年龄(58.64±6.25)岁; 平均病程(3.54±2.15)年; 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23例,高中及以上17例; 疾病分类为抑郁症18例,躁狂症12例,精神分裂症10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 平均年龄(59.21±5.46)岁; 平均病程(3.49±2.07)年; 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24例,高中及以上16例; 疾病分类为抑郁症16例,躁狂症13例,精神分裂症11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①符合精神病诊断标准[5]者; ②能配合本研究者; ③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其他可能对患者及家属造成影响的疾病者; ②家属精神及心理异常者。

    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护士每天监测患者药物及时摄入情况,根据患者心理特点与患者沟通,记录患者日常行为,及时向医生报告异常症状,并继续观察和监控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医护家属多方配合的3R强化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①团队建立。团队由1名精神科主任医师、1名心理咨询师、1名护士长和3名护士组成。主任医师主要负责护理方案的构建,心理咨询师负责心理疏导,护士长负责动态监督,护士负责具体强化护理实施,所有成员均需通过培训考核。②护理内容及方式。采用个人沟通和集体培训相结合方式,每周进行1次个人和集体训练,每次30 min, 包括疾病管理、环境记忆训练、逻辑思维和表达、生活技能以及心理护理。培训过程注意与患者建立信任,对于表现好的患者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③疾病管理。在患者日常饮食和用药指导中,注意引导家属对患者管理监督,询问家属有关护理过程的疑问及需要帮助之处,逐步提高家属协助护理意识。④环境记忆训练。强化记忆空间定位,提前向家属了解家庭地址,并向患者提问,包括街道、单位、楼层和门牌号以及住宅与工作单位或医院之间的距离、街道的标志性建筑等内容,同时帮助患者了解科室及病房位置,增强环境记忆及定向力。若患者患有严重记忆障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让患者以选择形式回答。⑤逻辑思维与表达。强化往事记忆提取,通过观看电视、视频、卡片等训练患者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让患者回忆过去,列出印象最深刻的3件事,以及进行简单数学运算等方式。对于表达困难的患者,家属或者医护人员可以使用单词和短语或向患者进行示范,一字一句训练患者。⑥生活技能。强化记忆再激发,向家属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并协助患者进行日常行为训练,如穿衣、吃饭、排便和洗漱。首先向患者描述情况,然后模拟场景,例如指导患者如何整理生活物品,帮助患者保持清洁和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练习自己穿衣和脱衣,并反复锻炼。⑦心理护理。对于出现焦虑不安和抑郁的患者,及时与家属和患者沟通,家属在配合进行心理安慰的同时,也可以帮助患者走出病房散步或进行娱乐互动,缓解病情及负面情绪。此外,对于严重精神障碍者,如有自杀、伤害他人等风险行为者,心理师定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定期举行病友交流会。

    认知功能: 干预前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6]和韦氏记忆量表[7]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MMSE主要包括计算力、语言、视空间等内容,共30个条目,满分30分。韦氏记忆量表主要包括长时、短时、瞬时记忆共3个方面,共10个分量表,根据量表分值换算成总的记忆商数。量表分数越高表示认知功能越强。

    精神状态: 干预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8]对患者精神状态进行评估。该量表分为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共3个方面,各方面条目数分别为7、7、16个,每个条目分值为1~7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精神状态越差。

    自我管理能力: 干预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9]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估,包括大小便控制、穿衣脱衣、进食、上下楼梯、行走等共10个内容,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好。

    生活质量: 干预前后,采用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SQLS)[10]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动机/精力、症状/副反应和心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采用SPSS 28.0软件分析数据,以$ \left( {\bar x \pm s} \right)$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 2组MMSE和韦氏记忆量表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 见表 1

    表  1  2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left( {\bar x \pm s} \right)$    
    组别 MMSE评分 韦氏记忆量表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n=40) 15.24±2.14 20.21±1.36**# 77.45±4.12 96.35±3.25**#
    对照组(n=40) 15.89±2.31 18.63±1.54* 77.61±4.25 89.65±3.14*
    MMSE: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与干预前比较, *P < 0.05, **P < 0.01;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干预后, 2组精神状态评分(阴性、阳性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 见表 2

    表  2  2组精神状态评分比较$ \left( {\bar x \pm s} \right)$    
    组别 阴性症状 阳性症状 一般精神病理症状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n=40) 36.44±2.58 24.49±2.01**# 35.41±1.23 27.34±1.22**# 59.24±5.21 40.35±4.20**#
    对照组(n=40) 36.52±2.43 30.54±2.21** 35.48±1.34 29.69±1.18** 59.42±5.17 45.11±4.12**
    与干预前比较, *P < 0.05, **P < 0.01;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分别为(66.54±3.22)、(67.12±3.53)分; 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分别为(77.53±4.21)、(73.31±3.01)分。干预后, 2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干预后, 2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症状/副反应和动机/精力)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 见表 3

    表  3  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left( {\bar x \pm s} \right)$    
    组别 心理 症状/副反应 动机/精力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n=40) 25.34±3.20 19.34±2.34**# 20.54±3.58 14.64±3.02**# 34.35±4.41 26.64±3.48**#
    对照组(n=40) 25.12±3.35 21.38±2.25** 20.45±4.97 16.25±2.11** 34.84±4.19 30.54±4.80**
    与干预前比较, **P < 0.01;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目前,精神病在临床上尚无根治性治疗方式,患者发病时的失控行为易对他人、社会和自己造成严重伤害,故精神病的预防和治疗、康复工作以及寻找新型护理模式是当前研究重点[11]。老年精神病患者机体衰弱,社会功能具有不同程度缺陷,认知和记忆力有所下降,对家属具有一定依赖性,因此家属的协助将有益于护理工作开展[12]。3R强化护理是通过记忆空间定位、往事记忆提取和记忆再激发共3个方面来训练患者,从而达到锻炼其空间定位能力、思维逻辑及记忆力的一种护理模式[13]。本研究将基于医护家属多方配合的3R强化护理应用于老年精神病患者,对患者的记忆、思维和智力进行反复训练,有效解决了常规护理模式缺乏系统性的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MMSE评分、韦氏记忆量表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精神状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基于医护家属多方配合的3R强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认知功能,缓解其精神状态,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分析可知: 由于行为、认知、情感等活动异常以及神经退行性改变等,老年精神病患者在与护理人员沟通时往往存在一定障碍,常规护理干预更注重疾病或症状本身治疗,护士与患者沟通有效性通常较低,无法有效防止患者精神行为发生。而3R强化护理始终以“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原则为中心,反映了“心理、生理和社会”现代护理模式,该模式符合马斯洛提出的护理学说所需求的层次结构,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专业性。一方面,该模式通过疾病管理、环境记忆训练、逻辑思维和表达、生活技能和心理护理共5个方面,反复对老年患者记忆、智力、思维、行为和定向障碍进行训练,从患者实际问题(衣、食、住、行)出发,重点关注日常生活问题。整个护理干预过程中,护士和患者之间信息沟通和交流贯穿始终,反复刺激患者逻辑思维和记忆能力,解决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缺陷问题,从而提升患者管理能力和精神认知水平[14]。另一方面,3R强化护理模式通过电视、视频、卡片等形式进行护患沟通,加强患者和护士之间的互动,使患者充分感受人文关怀。此外,开展病友交流会为患者提供同伴交流机会,尤其是对于沟通障碍严重患者,可以使其具有更多的途径来获得有效沟通,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参与社交活动的热情,增加患者参与社会活动积极性,增强患者的自信和舒适感,引导患者积极克服困难,明显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该护理模式也利于医护人员充分了解和判断患者需求,有效识别并减轻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15]。但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还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结论。

    综上所述,医护家属多方配合的3R强化护理能有效提高老年精神病患者的认知功能、自我管理能力,并改善其精神状态。

  • 表  1   2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left( {\bar x \pm s} \right)$    

    组别 MMSE评分 韦氏记忆量表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n=40) 15.24±2.14 20.21±1.36**# 77.45±4.12 96.35±3.25**#
    对照组(n=40) 15.89±2.31 18.63±1.54* 77.61±4.25 89.65±3.14*
    MMSE: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与干预前比较, *P < 0.05, **P < 0.01;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组精神状态评分比较$ \left( {\bar x \pm s} \right)$    

    组别 阴性症状 阳性症状 一般精神病理症状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n=40) 36.44±2.58 24.49±2.01**# 35.41±1.23 27.34±1.22**# 59.24±5.21 40.35±4.20**#
    对照组(n=40) 36.52±2.43 30.54±2.21** 35.48±1.34 29.69±1.18** 59.42±5.17 45.11±4.12**
    与干预前比较, *P < 0.05, **P < 0.01;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left( {\bar x \pm s} \right)$    

    组别 心理 症状/副反应 动机/精力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n=40) 25.34±3.20 19.34±2.34**# 20.54±3.58 14.64±3.02**# 34.35±4.41 26.64±3.48**#
    对照组(n=40) 25.12±3.35 21.38±2.25** 20.45±4.97 16.25±2.11** 34.84±4.19 30.54±4.80**
    与干预前比较, **P < 0.01;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1] 陈丹. 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20, 49(S01): 414-41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CWX201762101.htm
    [2] 宋珏敏, 黄娇. 老年女性精神病患者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 25(S01): 533-534.
    [3] 马冬飞, 孙皎, 赵英男, 等. 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相关护理模式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 2019, 54(7): 1017-1022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19.07.011
    [4] 张帆, 鲁菲菲, 张爽, 等. 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价值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30(25): 2843-2845. 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1.25.026
    [5] 李晓驷, 王克永, 董毅, 等. 安徽省精神分裂症分级诊疗指南(2016版)[J]. 安徽医学, 2018, 39(2): 251-26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AHYX201802002.htm
    [6]

    SUGISHITA M, HEMMI I, TAKEUCHI T. Reexamination of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Japanese Version of th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J)[J]. Japanese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17, 18(34): 168-183.

    [7] 崔界峰, 王健, 范宏振, 等. 中文版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第四版的常模制订[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7, 31(8): 635-641 doi: 10.3969/j.issn.1000-6729.2017.08.010
    [8] 肖春玲, 范宏振, 崔界峰, 等.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的新5因子模型[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 29(4): 264-266.
    [9] 贺楚梅, 乐汉娥, 戢秋明, 等.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在精神科病房分级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6, 43(6): 1052-1054.
    [10] 骆宏, 罗南, 王义强, 等. 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信效度检验与应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17(3): 172-174
    [11] 徐丽, 侯洁生, 杨婕, 等. 医院-社区-家庭联合护理模式对社区解锁精神病患者症状缓解及再住院率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 18(12): 1890-189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LSJ202112048.htm
    [12] 王迎, 熊主平, 陈志亚, 等. 湖北省山区农村地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康复效果分析[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 47(1): 85-8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WYJ202001025.htm
    [13] 潘洪萍, 李霞, 王锁, 等. 3R护理法配合艾灸百会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病人康复的影响[J]. 安徽医药, 2019, 23(8): 1570-1573
    [14]

    SAREDAKIS D, KEAGE H A, CORLIS M, et al. The effect of reminiscence therapy using virtual reality on apathy in residential aged care: multisite 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 Med Internet Res, 2021, 23(9): e29210.

    [15] 黄静, 朱华, 林文. 3R强化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 41(9): 1625-1629.
  • 期刊类型引用(3)

    1. 刘慧. 佩皮劳人际关系护理模式对老年精神病恢复期患者病耻感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03): 79-80+85 . 百度学术
    2. 叶孛施. 中药足浴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11): 157-159 . 百度学术
    3. 王磊,杨万超.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应用3R强化护理干预及对精神行为症状、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华养生保健. 2024(17): 131-133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3
  • HTML全文浏览量:  58
  • PDF下载量:  12
  • 被引次数: 3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1-27
  • 修回日期:  2023-03-14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5-1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