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CF-CY框架下游戏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的疗效观察

徐学翠, 余艳, 李司南, 童光磊, 王志平

徐学翠, 余艳, 李司南, 童光磊, 王志平. 基于ICF-CY框架下游戏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的疗效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 26(11): 34-37, 47. DOI: 10.7619/jcmp.20215094
引用本文: 徐学翠, 余艳, 李司南, 童光磊, 王志平. 基于ICF-CY框架下游戏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的疗效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 26(11): 34-37, 47. DOI: 10.7619/jcmp.20215094
XU Xuecui, YU Yan, LI Sinan, TONG Guanglei, WANG Zhiping. Therapeutic effect of game therapy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based on ICF-CY framework[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22, 26(11): 34-37, 47. DOI: 10.7619/jcmp.20215094
Citation: XU Xuecui, YU Yan, LI Sinan, TONG Guanglei, WANG Zhiping. Therapeutic effect of game therapy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based on ICF-CY framework[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22, 26(11): 34-37, 47. DOI: 10.7619/jcmp.20215094

基于ICF-CY框架下游戏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的疗效观察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计划项目 2019SEY010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余艳, E-mail: 448057483@qq.com

  • 中图分类号: R742;R473.72

Therapeutic effect of game therapy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based on ICF-CY framework

  •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ICF-CY框架下游戏疗法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的疗效。

    方法 

    选取脑瘫患儿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儿采用ICF-CY框架下游戏疗法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 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综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发育商(DQ)、自制满意度量表评估2组治疗效果; 利用CRRC版S-S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对患儿的语言功能进行评估; 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语言功能评分、ADL评分及GMFM评分、DQ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基于ICF-CY框架下游戏疗法联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模式对脑瘫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脑瘫患儿各项功能,促进其全面康复。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 of game therapy combined with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based on ICF-CY framework.

    Methods 

    A total of 80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ame therapy combined with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based on ICF-CY framework,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 the Gross Motor Functional Measure (GMFM), 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Fine Motor (PDMS-FM), developmental quotient (DQ) and self-made satisfaction scal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treatment effect in the two groups. The language function of the children was evaluated by CRRC S-S language retardation.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language function, ADL score, GMFM, DQ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mode of game therapy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based on ICF-CY framework has better efficacy for cerebral palsy, which can improve the functions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and promote their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 异常为主要特征,常伴有智力、感觉、行为异常,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智力低下等,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1-3]。相关研究[4-5]探讨了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模式对脑瘫患儿综合功能的促进作用,以及核心肌群训练引导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杨美娟等[6]研究表明,语言功能康复有助于提升患儿的配合度。传统的治疗方式更注重脑瘫患儿的机体功能和认知功能恢复,忽略了患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 ICF-CY框架的应用和发展让人们更为全面地认识脑瘫,进而对脑瘫患儿的认知、运动、心理以及语言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康复治疗[7]。本研究探讨了基于ICF-CY框架下游戏疗法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的疗效,期望找到一种能够有效促进患儿生活能力、运动功能、语言功能以及心理健康康复的治疗方式,为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4月就诊的脑瘫患儿80例,年龄1~11岁。所有患儿的家属均对本研究有充分了解和认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80例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纳入标准: ①符合脑瘫诊断标准者; ②年龄1~12岁者; ③患儿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 ①有严重心血管、肝等原发性疾病者; ②有精神疾病者; ③有听力、视力障碍者。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  1  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一般资料 分类 研究组(n=40) 对照组(n=40) χ2 P
    性别 28 27 2.743 0.652
    12 13
    年龄 1~3岁 8 7 4.625 0.723
    4~6岁 12 12
    7~9岁 15 14
    10~11岁 5 7
    是否参与保险 32 35 6.425 0.384
    8 5
    户口 城市 18 16 4.893 0.625
    城镇 12 15
    农村 10 9
    家庭月收入 < 3 000元人民币 11 9 6.452 0.845
    3 000~5 000元人民币 18 18
    >5 000~8 000元人民币 8 10
    >8 000元人民币 3 3
    长期照顾者身份 父母 32 31 4.532 0.841
    其他直系亲属 8 7
    非直系亲属 0 2
    长期照顾者学历 小学 5 7 8.425 0.532
    初中 12 11
    高中/中专 11 9
    大专 8 7
    本科及以上 4 6
    父亲学历 初中及以下 8 10 7.425 0.634
    高中/中专 16 15
    大专 12 11
    本科及以上 4 4
    母亲学历 初中及以下 13 12 5.424 0.137
    高中/中专 11 10
    大专 9 9
    本科及以上 7 9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针灸、语言认知等综合康复治疗,给予常规护理及日常生活能力指导、用药指导、肢体异常姿势矫正等。每次训练40 min, 每周6次, 1个月为1个疗程,持续3个疗程。

    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基于ICF-CY框架下游戏疗法。⑴康复方案制订,依据ICF-CY分类,由康复医生、康复治疗师、康复专科护士及责任护士共同组成康复治疗小组,对患儿病情及功能的损伤情况进行判定,并分析其不利环境因素及有利个人因素,从而制订近期、远期的康复计划、目标以及家庭康复指导内容。⑵制订康复目标,通过与患儿家长沟通了解其现实性的目标及愿望,同时提出针对性、合理性的康复建议,并制订双方认可的康复方案。近期目标为改善患儿患肢关节主动活动能力,使其患肢肌肉痉挛情况得到有效缓解,提高肌力; 对异常步态进行有效纠正,提高机体平衡力; 提高坐、爬、走、跑等运动能力。远期目标为促使患儿能够融入正常的生活及学习之中。⑶制订个性化游戏护理方案,方案由护士长、康复专科护士、责任护士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制订,临床医师对患儿治疗给出方案,康复训练在康复技师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游戏: ①音乐性游戏,康复专科护士用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小爱同学”播放儿童喜爱的儿歌(节奏欢快、柔和)为背景音乐,护士、治疗师、家长和儿童共同参与,根据音乐律动及动感节拍对患儿的动作进行调整,让患儿根据音乐的律动进行活动,配合医生的康复训练方案实施,根据音乐律动节拍协调康复训练中的运动功能。②体疗(PT)、作业疗法(OT)融合性游戏,其主要根据脑瘫患儿生长发育规律设定近期康复目标,设计游戏的细则。根据患儿抬头、翻坐及爬、站、行、走的规律,通过科学诱导技巧和节律性口令,循序渐进、有意识地引导患儿完成抬头、翻身、各种坐姿、爬行、跪、站立及行走等动作。利用颜色鲜艳的毛绒玩具和拍球、跳跃类游戏,引导患儿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同时也能锻炼脑瘫患儿的肌力水平以及患儿的平衡功能。为了促使脑瘫患儿精细功能改善,护士利用串珠子、拼图、搭积木、钓鱼等小游戏引导患儿锻炼手功能。每天游戏开展时间为30~60 min, 连续开展3个月。⑷集体游戏开展。①大课游戏: 每次8~10人集中进行,分2组,每组4~5人,由康复专科护士和责任护士、床位医师、治疗师共同制订游戏内容,包括故事绘本、绘画、生活能力训练。将患儿喜欢的动画人物作为主角,绘本内容以患儿生活能力培养方法为主,介绍患儿如何穿衣、洗澡以及进食,由护士示范,让家长和患儿扮演角色,使患儿及家长能在游戏里相互配合,大课游戏每周开展1次,每次持续1~2 h, 1个月为1个疗程,持续3个疗程。②沙盘游戏: 沙盘的外观设置为红色,内层则设置为天蓝色,在沙盘内放置适量白沙,沙盘规格设置为65 cm×80 cm×10 cm; 游戏工具则包含房屋模型、动物模型以及各种任务所需的必要工具; 通过康复医师的引导,使患儿注意力集中在沙盘和沙具上,通过语言和动作引导患儿进行沙盘制作; 医师则在一旁等待患儿的求助信息,如未收到求助则保持沉默。记录护士需要记录患儿的制作过程与动作表情。游戏完成后,医师需要与患儿进行沟通,把握患儿的心理情况、潜意识状况,同时适时鼓励患儿,改善患儿在游戏中的主观体验。游戏疗法每周进行1~2次,每次持续1~2 h, 1个月为1个疗程,持续3个疗程。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发育商(DQ)、自制满意度量表评估2组治疗效果。ADL、GMFM、PDMS-F、DQ、自制满意度量表评分越高,表示患儿的功能康复效果越好。采用CRRC版S-S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对患儿的语言功能进行评估,该方法将患儿的语言发展分为1~5阶段,语言发展阶段越高,表示患儿的语言能力越强。

    采用软件SPSS 21.0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表述为(x±s)形式,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则表述为[n(%)]形式,采用χ2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 2组ADL评分、GMFM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2

    表  2  2组ADL评分、GMFM评分比较(x±s)
    组别 n ADL评分 GMFM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0 37.4±6.7 49.9±3.5* 112.4±17.6 143.6±12.2*
    研究组 40 37.0±7.2 61.0±5.1*# 114.2±15.2 160.1±9.9*#
    ADL: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GMFM: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与治疗前比较, *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采用PDMS-FM对治疗前后2组患儿的抓握能力和视觉运动能力进行评估。治疗后, 2组患儿的抓握能力和视觉运动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3

    表  3  2组患儿的精细运动发育能力比较(x±s)   
    组别 n 抓握能力评分 视觉运动能力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40 32.95±8.20 43.03±9.78*# 56.83±19.02 70.20±15.20*#
    对照组 40 33.01±8.42 37.29±8.02* 57.01±19.11 61.25±15.01*
    与治疗前比较, *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研究组治疗前DQ为(38.42±13.89)分,治疗后为(50.02±11.36)分; 对照组治疗前DQ为(38.37±14.21)分,治疗后为(42.78±13.01)分。治疗后, 2组患儿DQ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采用CRRC版S-S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对患儿的语言功能进行评估。治疗后,研究组语言发展阶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4

    表  4  2组患儿的语言发展阶段  
    组别 时点 语言发展阶段
    1 2 3 4 5
    研究组(n=40) 治疗前 5 11 24 0 0
    治疗后 0* 5 24* 8* 3*
    对照组(n=40) 治疗前 4 13 23 0 0
    治疗后 2 7 29 2 0
    与对照组比较, *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5

    表  5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n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对照组 40 18(45.0) 13(32.5) 9(22.5) 31(77.5)
    研究组 40 24(60.0) 14(35.0) 2(5.0) 38(95.0)*
    与对照组比较, *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脑瘫是一种小儿常见病症,通常伴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痉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脑瘫患儿发病早期(0~6岁)为治疗的黄金时期,但因患儿年龄较小、配合度较差,常规的康复护理不能有效满足患儿的康复治疗需求,应用效果并不理想。ICF-CY理论作为一种有效的功能障碍评估系统,不仅能够依据患儿的身体状况对其器官功能进行有效评估,而且能够准确评估其活动能力。该理论的关注点是多元化的,通过患儿家长、医务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充分调动,并以任务为导向,有助于充分调动患儿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基于ICF-CY理论下的康复治疗得到有效实施,改善患儿预后[8]。ICF-CY框架将特殊人群的个人健康相关因素分为3个层面,即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环境及个人因素,强调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还要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9-10]

    研究[11-12]表明,基于ICF-CY框架下的游戏疗法能够提高脑瘫患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效缓解患儿恐惧、焦虑等情绪,提升患儿配合度,进而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 2组患儿的ADL评分、GMFM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患儿的ADL评分、G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 < 0.05); 2组患儿的抓握能力和视觉运动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儿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 < 0.05)。表明基于ICF-CY框架下游戏疗法联合综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缓解患儿负面情绪,提升患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患儿配合度,加快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以及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ICF-CY框架下的游戏疗法能够从医学、家庭、教育等方面对患儿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进行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患儿的语言功能康复水平。研究[13]证实,脑瘫患儿的语言功能恢复能够提高患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缓解患儿的负面心理情绪。基于ICF-CY框架下的游戏疗法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的心理治疗方式,能够在游戏过程中提高脑瘫患儿的认知能力,进而促进其语言功能康复,对非正常心理儿童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DQ是基于粗大运动能力、精细动作能力、认知、情绪等多方面对孩童的心智发展水平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 ICF-CY框架下的游戏疗法对患儿的DQ提升也有着重要作用[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语言发展阶段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 < 0.05); 2组患儿治疗后DQ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儿DQ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 < 0.05)。提示相比于传统的康复训练,基于ICF-CY框架下游戏疗法联合综合康复训练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脑瘫患儿的语言功能康复水平,进而提高患儿的社交能力、DQ和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基于ICF-CY框架下游戏疗法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的疗效较好,能够实现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心理健康以及社会融入性等多个方面的全面康复,提高患儿的康复速度,进而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缓解家长心理压力,提高满意度。

  • 表  1   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一般资料 分类 研究组(n=40) 对照组(n=40) χ2 P
    性别 28 27 2.743 0.652
    12 13
    年龄 1~3岁 8 7 4.625 0.723
    4~6岁 12 12
    7~9岁 15 14
    10~11岁 5 7
    是否参与保险 32 35 6.425 0.384
    8 5
    户口 城市 18 16 4.893 0.625
    城镇 12 15
    农村 10 9
    家庭月收入 < 3 000元人民币 11 9 6.452 0.845
    3 000~5 000元人民币 18 18
    >5 000~8 000元人民币 8 10
    >8 000元人民币 3 3
    长期照顾者身份 父母 32 31 4.532 0.841
    其他直系亲属 8 7
    非直系亲属 0 2
    长期照顾者学历 小学 5 7 8.425 0.532
    初中 12 11
    高中/中专 11 9
    大专 8 7
    本科及以上 4 6
    父亲学历 初中及以下 8 10 7.425 0.634
    高中/中专 16 15
    大专 12 11
    本科及以上 4 4
    母亲学历 初中及以下 13 12 5.424 0.137
    高中/中专 11 10
    大专 9 9
    本科及以上 7 9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组ADL评分、GMFM评分比较(x±s)

    组别 n ADL评分 GMFM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0 37.4±6.7 49.9±3.5* 112.4±17.6 143.6±12.2*
    研究组 40 37.0±7.2 61.0±5.1*# 114.2±15.2 160.1±9.9*#
    ADL: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GMFM: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与治疗前比较, *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2组患儿的精细运动发育能力比较(x±s)   

    组别 n 抓握能力评分 视觉运动能力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40 32.95±8.20 43.03±9.78*# 56.83±19.02 70.20±15.20*#
    对照组 40 33.01±8.42 37.29±8.02* 57.01±19.11 61.25±15.01*
    与治疗前比较, *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4   2组患儿的语言发展阶段  

    组别 时点 语言发展阶段
    1 2 3 4 5
    研究组(n=40) 治疗前 5 11 24 0 0
    治疗后 0* 5 24* 8* 3*
    对照组(n=40) 治疗前 4 13 23 0 0
    治疗后 2 7 29 2 0
    与对照组比较, *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5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n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对照组 40 18(45.0) 13(32.5) 9(22.5) 31(77.5)
    研究组 40 24(60.0) 14(35.0) 2(5.0) 38(95.0)*
    与对照组比较, *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1] 曾丽玉, 陈靖云, 李红霞, 等. 基于ICF-CY的口部运动联合穴位按摩在脑瘫吞咽障碍患儿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 36(27): 2141-2147. doi: 10.3760/cma.j.cn211501-20200409-01755
    [2] 黄晚元, 郑铭, 魏选东, 等. 117例脑瘫患儿非故意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0, 27(5): 601-60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YY202005025.htm
    [3] 范琼丽, 吴至凤, 余秀梅, 等. 咀嚼功能训练治疗脑瘫儿童口腔运动功能障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0, 22(6): 567-57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DKZ202006005.htm
    [4] 王黎帆, 刘建军, 张雁, 等.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瘫患儿的疗效观察[J]. 中国康复, 2020, 35(2): 91-9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LKF202002013.htm
    [5] 孙艳萍, 高艳, 李文艳, 等. 核心肌群训练引导康复护理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J]. 海南医学, 2019, 30(13): 1760-1762. doi: 10.3969/j.issn.1003-6350.2019.13.036
    [6] 杨美娟, 顾秋燕. 脑瘫儿童的沟通及语言能力训练对肢体功能康复的促迚效果分析[J]. 健康必读, 2020(31): 116-116.
    [7] 朱璇, 黄任秀. 穴位埋线、悬吊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平衡能力及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医儿科杂志, 2020, 16(1): 84-8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YEZ202001027.htm
    [8]

    PALLUEL E, CHAUVEL G, BOURG V, et al. Effects of dual tasking on postural and gait performances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and healthy children[J]. Int J Dev Neurosci, 2019, 79: 54-64. doi: 10.1016/j.ijdevneu.2019.10.008

    [9] 刘会杰, 张贵春, 陈小松.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强制性诱导疗法在偏瘫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实用医刊, 2021, 48(15): 97-100.
    [10] 程丽苹, 杨景. 脑瘫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在社区康复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35(3): 106-10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CYS201903075.htm
    [11] 李杜娟, 周云, 黄晶晶, 等. X线测量在脑瘫患儿继发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初步分析[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9, 54(1): 121-12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IKE201901024.htm
    [12] 陈淑珍, 刘君玲, 阿祥仁, 等. 高原地区脑瘫患儿综合康复治疗中血清NSE和MB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1, 55(1): 84-88.
    [13] 白艳, 王秀霞, 陈海英. 游戏疗法联合综合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中的价值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29): 3639-364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KYX201929028.htm
    [14] 莫丽华, 陈盈, 杨幸.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沙盘游戏疗法对智力低下儿童智力改善及认知发育的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 20(14): 1557-156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LC202114029.htm
  • 期刊类型引用(18)

    1. 陈静,闫若原.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游戏疗法对脑瘫患儿的干预价值. 哈尔滨医药. 2025(01): 97-99 . 百度学术
    2. 杨红梅,王庆利,熊岚,马青娟,樊冬冬. 目标—活动—运动强化疗法在脑瘫患儿作业治疗中的应用. 贵州医药. 2024(01): 76-77 . 百度学术
    3. 兰金,魏冬锋. 基于ICF-CY架构的多层面康复技术治疗痉挛型双瘫儿童的实践研究. 河南医学研究. 2024(03): 503-508 . 百度学术
    4. 刘艳芳. 游戏法结合运动疗法在婴幼儿发育迟缓中的临床分析研究. 中华养生保健. 2024(08): 57-60 . 百度学术
    5. 王陈军,李霞,刘一苇. 基于儿童游戏的隐喻对脑外伤恢复期患儿心理及行为的影响.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05): 566-571 . 百度学术
    6. 刘春艳,黄蔓鑫. 治疗性游戏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在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03): 313-316 . 百度学术
    7. 郭红霞,韩贻斌.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游戏疗法应用于脑瘫患儿的效果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2024(15): 146-148 . 百度学术
    8. 李培培,杨玉梅. 头部低频电刺激疗法与游戏疗法联合应用于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探析.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03): 34-36+40 . 百度学术
    9. 张丽荣,张丁香. 多感官训练联合音乐治疗在脑瘫患儿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24(03): 318-321 . 百度学术
    10. 沈杰,刘佩琪. 脑电生物反馈仪联合渐进式康复运动训练对脑瘫患儿步行参数及躯干控制能力的影响. 医疗装备. 2024(18): 95-98 . 百度学术
    11. 卓振海,董学曼,鲁亚丽. 医院-社区-家庭立体化康复模式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35): 158-161 . 百度学术
    12. 陈静,闫若原. 目标——活动——运动强化疗法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应用效果观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12): 116-118 . 百度学术
    13. 王姗姗,刘应龙,张珂畅. 补肾醒脑针刺法治疗脑瘫患儿的效果观察. 华夏医学. 2023(01): 112-116 . 百度学术
    14. 王培培. 认知功能障碍训练配合综合康复治疗脑瘫伴智力障碍患儿的疗效观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05): 554-556 . 百度学术
    15. 雷敏,薛菲,穆林静. 基于ICF-CY框架的四位一体康复护理措施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 海南医学. 2023(14): 2100-2104 . 百度学术
    16. 王涛,赵泓垚,潘威扬. 运动治疗结合家庭康复训练改善脑瘫儿童运动障碍的效果观察. 临床研究. 2023(12): 181-184 . 百度学术
    17. 李帅,王立玲,李嘉惠,刘志杰,杨德娟,徐海燕. Snyder-Robinson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2(10): 798-800 . 百度学术
    18. 牛春燕,朱玉瑶,牛琳艳. ICF-CY框架下的游戏疗法在脑瘫患儿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疗养医学. 2022(12): 1294-129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表(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0
  • HTML全文浏览量:  79
  • PDF下载量:  13
  • 被引次数: 19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12-23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6-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