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照护过渡干预方案研究

蔡如意, 刘蓓蓓, 李现文, 徐业芹

蔡如意, 刘蓓蓓, 李现文, 徐业芹. 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照护过渡干预方案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 25(19): 119-122. DOI: 10.7619/jcmp.20211649
引用本文: 蔡如意, 刘蓓蓓, 李现文, 徐业芹. 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照护过渡干预方案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 25(19): 119-122. DOI: 10.7619/jcmp.20211649
CAI Ruyi, LIU Beibei, LI Xianwen, XU Yeqin. Care transitional intervention programs for premature infants with very low and ultra-low birth weight[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21, 25(19): 119-122. DOI: 10.7619/jcmp.20211649
Citation: CAI Ruyi, LIU Beibei, LI Xianwen, XU Yeqin. Care transitional intervention programs for premature infants with very low and ultra-low birth weight[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21, 25(19): 119-122. DOI: 10.7619/jcmp.20211649

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照护过渡干预方案研究

基金项目: 

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一般项目 NMUB2019231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李现文, E-mail: xwli0201@njmu.edu.cn

  • 中图分类号: R473.72;R722.6

Care transitional intervention programs for premature infants with very low and ultra-low birth weight

  • 摘要:
      目的  探讨照护过渡干预方案对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生长发育指标、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
      方法  选取100例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分析照顾者过渡护理需求,构建照护过渡干预方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照护过渡干预方案)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50例。比较2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指标、神经心理发育指标。
      结果  2组早产儿干预后体质量、身长及头围指标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体质量、身长及头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早产儿干预后3个月各项神经心理发育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照护过渡干预方案应用于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在改善新生儿生长发育指标及神经心理发育方面有较好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are transitional intervention programs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dexes and neuro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premature infants with very low and ultra-low birth weight.
      Methods  Totally 100 premature infants with very low and ultra-low birth weight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transitional nursing needs of caregivers and the transi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scheme was established. The infa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routine nursing plus care transitional intervention scheme) and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dexes and neuro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ndex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body mass, body length and head circumference of preterm infa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in both groups, and the body mass, body length and head circumference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ree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neuro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ndexes of preterm infa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Care transitional intervention program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and neuro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n preterm infants with very low and ultra-low birth weight.
  •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是手术麻醉后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多发于老年患者[1]。据相关研究[2]统计, PND的发生率为29.01%。PND不仅给术后护理和康复带来挑战,还对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并且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脆弱的患者,可能造成永久性脑损伤,从而降低其术后生活质量[3]。控制性降压(CH)是在保障患者器官氧供的前提下,通过使用降压药物或技术来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手术条件,并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避免器官损伤[4-5]。脑组织的氧储备极低,且对缺氧环境极为敏感。故在临床CH期间,主要顾虑为脑供血不足以及血压回升时可能发生的再灌注损伤[6]。脑氧饱和度(rSO2)能够实时反映脑组织氧供需状态,维持术中rSO2水平能够降低PND和相关神经损伤发生的风险[7]。本研究分析行rSO2监测CH麻醉患者术后是否发生PND的相关因素,探讨rSO2监测对脑保护及认知功能方面的影响,并通过筛选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是手术麻醉后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多发于老年患者[1]。据相关研究[2]统计, PND的发生率为29.01%。PND不仅给术后护理和康复带来挑战,还对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并且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脆弱的患者,可能造成永久性脑损伤,从而降低其术后生活质量[3]。控制性降压(CH)是在保障患者器官氧供的前提下,通过使用降压药物或技术来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手术条件,并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避免器官损伤[4-5]。脑组织的氧储备极低,且对缺氧环境极为敏感。故在临床CH期间,主要顾虑为脑供血不足以及血压回升时可能发生的再灌注损伤[6]。脑氧饱和度(rSO2)能够实时反映脑组织氧供需状态,维持术中rSO2水平能够降低PND和相关神经损伤发生的风险[7]。本研究分析行rSO2监测CH麻醉患者术后是否发生PND的相关因素,探讨rSO2监测对脑保护及认知功能方面的影响,并通过筛选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采取Gorsuch法进行样本量估算: 本研究共有变量18个,样本量应为总变量数的5~10倍。根据院方病源情况及考虑丢失率20%, 最终拟纳入最大样本量220例。排除失访、问卷规律作答等因素,最终纳入研究患者200例。

    采取Gorsuch法进行样本量估算: 本研究共有变量18个,样本量应为总变量数的5~10倍。根据院方病源情况及考虑丢失率20%, 最终拟纳入最大样本量220例。排除失访、问卷规律作答等因素,最终纳入研究患者200例。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8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rSO2监测CH手术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行rSO2监测CH患者术后是否发生PND的随访记录,分为正常组和PND组,因失访、问卷规律作答等因素脱落20例,最终正常组纳入137例,PND组纳入63例。纳入标准: ①无体位性低血压病史者; 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低于Ⅲ级者; ③临床资料保存完整者; ④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 ①术前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为认知功能障碍(MMSE评分 < 27分)[8]者; 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 ③合并严重视听障碍者; ④对本研究使用的麻醉药物有过敏反应者; ⑤术前基础收缩压为180 mmHg (1 mmHg=0.133 kPa), 舒张压为110 mmHg者; ⑥依从性差,不能参与并完成本研究随访工作者; ⑦术后谵妄患者。本研究通过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号: 202402003)。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8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rSO2监测CH手术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行rSO2监测CH患者术后是否发生PND的随访记录,分为正常组和PND组,因失访、问卷规律作答等因素脱落20例,最终正常组纳入137例,PND组纳入63例。纳入标准: ①无体位性低血压病史者; 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低于Ⅲ级者; ③临床资料保存完整者; ④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 ①术前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为认知功能障碍(MMSE评分 < 27分)[8]者; 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 ③合并严重视听障碍者; ④对本研究使用的麻醉药物有过敏反应者; ⑤术前基础收缩压为180 mmHg (1 mmHg=0.133 kPa), 舒张压为110 mmHg者; ⑥依从性差,不能参与并完成本研究随访工作者; ⑦术后谵妄患者。本研究通过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号: 202402003)。

    收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的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学历、吸烟史、饮酒史、ASA分级、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补液量、术中尿量、CH时间、麻醉药用量(丙泊酚、瑞芬太尼、乌拉地尔、艾司洛尔)、术中出血量以及外科手术信息(普外科手术、胃肠外科手术、血管外科手术、肛肠科手术、骨外科手术)。

    收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的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学历、吸烟史、饮酒史、ASA分级、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补液量、术中尿量、CH时间、麻醉药用量(丙泊酚、瑞芬太尼、乌拉地尔、艾司洛尔)、术中出血量以及外科手术信息(普外科手术、胃肠外科手术、血管外科手术、肛肠科手术、骨外科手术)。

    采用麻醉深度监护仪(国械注准20223070061, 深圳市威浩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 Angel-6000S)常规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脑电双频指数。建立静脉通路,并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桡动脉穿刺置管以监测动脉压力,记录全身麻醉前的基础动脉血压值。手术开始时实施CH, 目标平均动脉压为55~65 mmHg。当血压低于或高于控压目标时,使用麻黄碱或尼卡地平进行调整。若心率 < 50次/min, 则静脉注射阿托品0.5 mg。

    采用麻醉深度监护仪(国械注准20223070061, 深圳市威浩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 Angel-6000S)常规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脑电双频指数。建立静脉通路,并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桡动脉穿刺置管以监测动脉压力,记录全身麻醉前的基础动脉血压值。手术开始时实施CH, 目标平均动脉压为55~65 mmHg。当血压低于或高于控压目标时,使用麻黄碱或尼卡地平进行调整。若心率 < 50次/min, 则静脉注射阿托品0.5 mg。

    采用生命体征监护仪(粤械注准20182070499, 深圳市惟拓力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型号: XH-60A)和脑组织氧饱和度监测仪[鄂械注准20212073187, 博联众科(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型号: MOC100]检测患者的rSO2值和CVP值。患者吸氧5 min(2 L/min)后开始记录,术前时间点记为T0。手术开始后10、20、30 min以及停止降压后30 min时点记为T1、T2、T3、T4,分别记录各个时点的rSO2值和CVP值[9]。将rSO2绝对值保持在术前50%以上。

    采用生命体征监护仪(粤械注准20182070499, 深圳市惟拓力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型号: XH-60A)和脑组织氧饱和度监测仪[鄂械注准20212073187, 博联众科(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型号: MOC100]检测患者的rSO2值和CVP值。患者吸氧5 min(2 L/min)后开始记录,术前时间点记为T0。手术开始后10、20、30 min以及停止降压后30 min时点记为T1、T2、T3、T4,分别记录各个时点的rSO2值和CVP值[9]。将rSO2绝对值保持在术前50%以上。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于麻醉前、术后第1天、术后1周采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量表包括定向力、计算能力、瞬时记忆、延迟记忆、命名、语言流畅性、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执行能力和视空间能力,总分0~30分,分值越小表示患者认知功能越差。术后第1天较麻醉前MMSE评分下降2分以上判定为认知功能下降,术后1周MMSE评分 < 27分,判定为并发PND。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10]: 由于MMSE存在天花板效应,本研究还通过MoCA对患者作进一步认知评估。于麻醉前、术后第1天、术后1周采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量表包括视空间功能、命名、注意力、重复句子、流畅性、抽象能力、延迟回忆和定向力,总分0~30分,分值越小提示患者认知功能越差。若被试受教育年限≤12年,则总分加1分。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于麻醉前、术后第1天、术后1周采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量表包括定向力、计算能力、瞬时记忆、延迟记忆、命名、语言流畅性、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执行能力和视空间能力,总分0~30分,分值越小表示患者认知功能越差。术后第1天较麻醉前MMSE评分下降2分以上判定为认知功能下降,术后1周MMSE评分 < 27分,判定为并发PND。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10]: 由于MMSE存在天花板效应,本研究还通过MoCA对患者作进一步认知评估。于麻醉前、术后第1天、术后1周采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量表包括视空间功能、命名、注意力、重复句子、流畅性、抽象能力、延迟回忆和定向力,总分0~30分,分值越小提示患者认知功能越差。若被试受教育年限≤12年,则总分加1分。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性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等级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Z检验; 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独立影响因素;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上述影响因素的预测价值。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性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等级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Z检验; 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独立影响因素;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上述影响因素的预测价值。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0例患者中, 63例并发PND, 发生率为31.50%(63/200)。患者术后MMSE、MoCA评分低于麻醉前,术后1周MMSE、MoCA评分高于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1

    表  1  患者麻醉前、术后的MMSE、MoCA评分比较(n=200)(x ± s
    指标 麻醉前 术后第1天 术后1周
    MMSE评分 28.48±0.90 23.43±1.69* 26.64±2.31*#
    MoCA评分 23.32±3.92 17.25±3.55* 20.44±4.23*#
    与麻醉前比较, * P < 0.05; 与术后第1天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00例患者中, 63例并发PND, 发生率为31.50%(63/200)。患者术后MMSE、MoCA评分低于麻醉前,术后1周MMSE、MoCA评分高于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1

    表  1  患者麻醉前、术后的MMSE、MoCA评分比较(n=200)(x ± s
    指标 麻醉前 术后第1天 术后1周
    MMSE评分 28.48±0.90 23.43±1.69* 26.64±2.31*#
    MoCA评分 23.32±3.92 17.25±3.55* 20.44±4.23*#
    与麻醉前比较, * P < 0.05; 与术后第1天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组患者性别、合并基础疾病、学历、吸烟史、饮酒史、ASA分级、术中补液量、术中尿量、CH时间、麻醉药用量、rSO2值、CVP以及外科手术为普外科手术、胃肠外科手术、肛肠外科手术、骨外科手术和合并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麻醉时间等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中出血量、行血管外科手术、T2rSO2监测值、T2CVP、合并高血压、脑卒中、手术时间是rSO2监测CH患者术后并发PND的影响因素(P < 0.05)。见表 2

    表  2  rSO2监测CH患者术后并发PND的单因素分析(x ± s)[n(%)]
    因素 正常组(n=137) PND组(n=63) χ2/t P
    年龄/岁 52.42±17.20 63.48±17.08 4.233 < 0.001
    术中出血量/mL 865.64±417.83 1 007.79±425.62 2.222 0.027
    血管外科手术 13(9.49) 13(20.63) 4.740 0.030
    T2rSO2值/% 67.37±6.21 64.06±6.35 3.477 < 0.001
    T2CVP/cmH2O 6.62±0.51 6.94±0.63 3.819 < 0.001
    合并高血压 74(54.01) 44(69.84) 4.469 0.035
    合并脑卒中 13(9.49) 13(20.63) 4.740 0.030
    手术时间/min 181.52±59.34 201.54±58.22 2.229 0.027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组患者性别、合并基础疾病、学历、吸烟史、饮酒史、ASA分级、术中补液量、术中尿量、CH时间、麻醉药用量、rSO2值、CVP以及外科手术为普外科手术、胃肠外科手术、肛肠外科手术、骨外科手术和合并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麻醉时间等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中出血量、行血管外科手术、T2rSO2监测值、T2CVP、合并高血压、脑卒中、手术时间是rSO2监测CH患者术后并发PND的影响因素(P < 0.05)。见表 2

    表  2  rSO2监测CH患者术后并发PND的单因素分析(x ± s)[n(%)]
    因素 正常组(n=137) PND组(n=63) χ2/t P
    年龄/岁 52.42±17.20 63.48±17.08 4.233 < 0.001
    术中出血量/mL 865.64±417.83 1 007.79±425.62 2.222 0.027
    血管外科手术 13(9.49) 13(20.63) 4.740 0.030
    T2rSO2值/% 67.37±6.21 64.06±6.35 3.477 < 0.001
    T2CVP/cmH2O 6.62±0.51 6.94±0.63 3.819 < 0.001
    合并高血压 74(54.01) 44(69.84) 4.469 0.035
    合并脑卒中 13(9.49) 13(20.63) 4.740 0.030
    手术时间/min 181.52±59.34 201.54±58.22 2.229 0.027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以rSO2监测CH患者术后是否并发PND为因变量,以年龄(≤55岁=0, >55岁=1)、高血压(无=0, 有=1)、脑卒中(无=0, 有=1)、手术时间(≤200 min=0, >200 min=1)、麻醉时间(实际值)、术中出血量(实际值)、rSO2值(T2实际值)、CVP(T2实际值)、血管外科手术(否=0, 是=1)为自变量,对行rSO2监测CH患者术后并发PND的相关影响因素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患者年龄>55岁、T2CVP高、T2rSO2值低以及血管外科手术为rSO2监测CH患者术后并发PND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见表 3

    表  3  rSO2监测CH患者术后并发PND的多因素分析
    因素 β 标准误差 Wald OR 95%CI P
    下限 上限
    年龄 2.306 0.535 18.552 10.032 3.513 28.646 < 0.001
    T2rSO2 -0.08 0.035 5.281 0.923 0.863 0.988 0.022
    T2CVP 1.286 0.418 9.490 3.620 1.597 8.206 0.002
    血管外科 1.165 0.557 4.380 3.205 1.077 9.541 0.036
    常量 -9.172 3.695 6.160 0 0.013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以rSO2监测CH患者术后是否并发PND为因变量,以年龄(≤55岁=0, >55岁=1)、高血压(无=0, 有=1)、脑卒中(无=0, 有=1)、手术时间(≤200 min=0, >200 min=1)、麻醉时间(实际值)、术中出血量(实际值)、rSO2值(T2实际值)、CVP(T2实际值)、血管外科手术(否=0, 是=1)为自变量,对行rSO2监测CH患者术后并发PND的相关影响因素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患者年龄>55岁、T2CVP高、T2rSO2值低以及血管外科手术为rSO2监测CH患者术后并发PND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见表 3

    表  3  rSO2监测CH患者术后并发PND的多因素分析
    因素 β 标准误差 Wald OR 95%CI P
    下限 上限
    年龄 2.306 0.535 18.552 10.032 3.513 28.646 < 0.001
    T2rSO2 -0.08 0.035 5.281 0.923 0.863 0.988 0.022
    T2CVP 1.286 0.418 9.490 3.620 1.597 8.206 0.002
    血管外科 1.165 0.557 4.380 3.205 1.077 9.541 0.036
    常量 -9.172 3.695 6.160 0 0.013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以多因素分析结果中独立影响因素为基础建立预测模型回归方程如下: Logit(P)=-9.172+ 2.306×X1+(-0.08)×X2+1.286×X3+1.165×X4, X1X2X3X4分别为患者年龄、rSO2值(T2)、CVP(T2)实际值及血管外科变量赋值。ROC曲线(图 1)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855(95%CI: 0.792~0.919, P < 0.001)。

    图  1  预测模型预测rSO2监测CH患者术后并发PND的ROC曲线

    以多因素分析结果中独立影响因素为基础建立预测模型回归方程如下: Logit(P)=-9.172+ 2.306×X1+(-0.08)×X2+1.286×X3+1.165×X4, X1X2X3X4分别为患者年龄、rSO2值(T2)、CVP(T2)实际值及血管外科变量赋值。ROC曲线(图 1)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855(95%CI: 0.792~0.919, P < 0.001)。

    图  1  预测模型预测rSO2监测CH患者术后并发PND的ROC曲线

    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的平均动脉压为60~160 mmHg, 脑灌注可依赖自我调节保持相对稳定[11]。大手术患者术中失血量多,血容量减少可引发患者血压下降,心率代偿性增快,增加医疗成本与预后成本[12]。CH可通过降压的方式减少术中出血量,并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但当血压低于下限时,血压变异性会对脑灌注产生负面影响,容易破坏大脑组织的氧供需平衡[6]。目前,用于测量脑部血供变化及反映脑组织缺血状况的临床手段丰富。其中rSO2监测依据近红外光谱原理,即根据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对红外光吸收的差异,计算脑组织氧饱和度,评估脑组织代谢情况[13]。rSO2监测可连续实时观察rSO2变化,反映脑内氧供需平衡状态,术中rSO2绝对值小于50%或者相对降低超过基础值的20%时,可判定为氧供需失衡,提示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下降, PND并发风险增加[14]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脑卒中、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rSO2值(T2)、CVP(T2)、血管外科手术均是rSO2监测CH患者术后并发PND的影响因素(P < 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55岁、T2CVP高、T2rSO2值低以及行血管外科手术为rSO2监测CH患者术后并发PND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研究[15]发现,年龄是心脏手术患者PND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郑蒙蒙等[16]认为术中rSO2降低与患者心肺转流术后并发PND有相关性, rSO2降低是并发PND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提示, PND组患者手术后20 min的rSO2检测值显著低于基础值。研究[17]发现,辅助麻醉深度监测可降低患者术中CVP、PND发生率和总不良事件发生率。血管外科手术被认为是术后脑病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恢复构成较大障碍,并增加患者的住院负担[18-19]

    本研究以独立影响因素构建rSO2监测CH患者术后并发PND的预测模型, ROC曲线检验结果显示,预测模型的AUC为0.855, 提示模型具有较高预测价值。故认为临床行rSO2监测CH术中,可通过监测rSO2值的实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进程,以维持患者大脑组织氧供需平衡,降低PND并发风险。

    本研究共纳入200例接受rSO2监测CH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其中术后并发PND患者占31.50%, 该发病率高于国外学者研究[2]中的数据,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4, P=0.442)。

    综上所述,年龄>55岁、CVP高、术中20 min rSO2低以及行血管外科手术是rSO2监测CH患者术后并发PND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控制CVP以减少失血量,并根据rSO2监测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能有助于降低PND的发生风险。

    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的平均动脉压为60~160 mmHg, 脑灌注可依赖自我调节保持相对稳定[11]。大手术患者术中失血量多,血容量减少可引发患者血压下降,心率代偿性增快,增加医疗成本与预后成本[12]。CH可通过降压的方式减少术中出血量,并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但当血压低于下限时,血压变异性会对脑灌注产生负面影响,容易破坏大脑组织的氧供需平衡[6]。目前,用于测量脑部血供变化及反映脑组织缺血状况的临床手段丰富。其中rSO2监测依据近红外光谱原理,即根据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对红外光吸收的差异,计算脑组织氧饱和度,评估脑组织代谢情况[13]。rSO2监测可连续实时观察rSO2变化,反映脑内氧供需平衡状态,术中rSO2绝对值小于50%或者相对降低超过基础值的20%时,可判定为氧供需失衡,提示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下降, PND并发风险增加[14]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脑卒中、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rSO2值(T2)、CVP(T2)、血管外科手术均是rSO2监测CH患者术后并发PND的影响因素(P < 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55岁、T2CVP高、T2rSO2值低以及行血管外科手术为rSO2监测CH患者术后并发PND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研究[15]发现,年龄是心脏手术患者PND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郑蒙蒙等[16]认为术中rSO2降低与患者心肺转流术后并发PND有相关性, rSO2降低是并发PND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提示, PND组患者手术后20 min的rSO2检测值显著低于基础值。研究[17]发现,辅助麻醉深度监测可降低患者术中CVP、PND发生率和总不良事件发生率。血管外科手术被认为是术后脑病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恢复构成较大障碍,并增加患者的住院负担[18-19]

    本研究以独立影响因素构建rSO2监测CH患者术后并发PND的预测模型, ROC曲线检验结果显示,预测模型的AUC为0.855, 提示模型具有较高预测价值。故认为临床行rSO2监测CH术中,可通过监测rSO2值的实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进程,以维持患者大脑组织氧供需平衡,降低PND并发风险。

    本研究共纳入200例接受rSO2监测CH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其中术后并发PND患者占31.50%, 该发病率高于国外学者研究[2]中的数据,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4, P=0.442)。

    综上所述,年龄>55岁、CVP高、术中20 min rSO2低以及行血管外科手术是rSO2监测CH患者术后并发PND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控制CVP以减少失血量,并根据rSO2监测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能有助于降低PND的发生风险。

  • 表  1   2组干预前后生长发育指标比较(x±s)

    组别 时点 体质量/g 身长/cm 头围/cm
    对照组(n=50) 干预前 1 210.39±122.14 43.32±3.49 29.34±2.28
    干预后3个月 2 033.35±123.52* 47.66±3.36* 33.21±2.35*
    观察组(n=50) 干预前 1 214.38±124.21 43.38±3.42 29.33±2.35
    干预后3个月 2 342.04±132.52*# 50.97±3.34*# 36.81±3.31*#
    与干预前比较, *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组干预前后神经心理发育评分比较(x±s

    组别 大动作 精细动作 语言能力 社会适应 个人社交
    对照组(n=50) 65.35±4.52 67.26±5.36 71.21±5.35 69.94±5.22 64.49±5.96
    观察组(n=50) 78.44±5.52* 82.97±5.34* 85.81±4.31* 76.59±4.14* 78.53±6.52*
    与对照组比较, * P<0.05。
    下载: 导出CSV
  • [1] 李娟娜, 高峰.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NICU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父母照护能力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 2020, 27(11): 1529-1530. doi: 10.3969/j.issn.1674-4659.2020.11.1529
    [2] 林玉婵. 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自评表用于早产儿照护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 24(21): 3084-308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XLT202021077.htm
    [3] 张宇敏. 发展性照护联合鸟巢式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喂养耐受表现的影响[J]. 全科护理, 2020, 18(30): 4145-4147. doi: 10.12104/j.issn.1674-4748.2020.30.024
    [4] 孙丽娜, 闫光霞, 李征. 袋鼠式照护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20, 26(15): 111-113. doi: 10.3969/j.issn.1006-7256.2020.15.038
    [5] 胡晓静, 张玉侠, 庄薇, 等.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袋鼠式照护对早产儿生理、行为和神经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9, 14(2): 152-157. 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19.02.016
    [6] 麦玉娟, 袁海英, 赵梅锋. 基于发展性照护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16): 25-27. 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9.16.011
    [7] 彭慧, 聂立伟. 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估1岁内康复患儿的信度研究[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11(5): 631-632. doi: 10.3969/j.issn.1008-6633.2009.05.008
    [8] 姚婉晴, 陈海花, 张岚, 等. 家庭主要照护者对早产儿连续护理认知水平测评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测[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7, 30(1): 95-9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LYB201701020.htm
    [9] 郭小燕, 张瑛. 小群体式健康教育对提高早产儿照护者照护知识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7, 23(11): 124-12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LHL201711063.htm
    [10] 于新月, 徐清清, 李晓梅. 家庭参与日间照护联合路径化护理对早产儿母乳喂养执行率与生长发育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17): 116-11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LSJ201917057.htm
    [11] 唐孟言, 刘孝美, 彭文涛, 等. 早产儿12月龄体重追赶生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 2020, 55(8): 1159-1163.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08.006
    [12] 张馨心, 吴旭红, 马爱萍. 基于合理情绪疗法的延续性照护在NICU早产儿出院后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30): 3898-3903. doi: 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9.30.013
    [13] 卢冬梅, 陈勇, 蒋琳. 家庭参与式照护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9, 25(15): 114-11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LHL201915046.htm
    [14] 李慧珠, 任义梅. 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在NICU早产儿照护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 22(36): 5255-5257, 525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MIA201853006.htm
    [15] 刘艳红, 王燕, 李胜玲, 等. 早产儿母亲积极感受与疾病不确定感相关性分析[J]. 护理学杂志, 2019, 34(24): 77-7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LXZ201924024.htm
    [16] 赵丽金, 段怡, 赵敏慧, 等. 母亲情绪心理及家庭管理对早产儿校正12月龄低体质量的影响分析[J]. 护理学报, 2019, 26(23): 55-6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NFHL201923014.htm
    [17] 路简羽, 岳洁雅, 袁艳丽, 等. 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方法的最佳证据总结[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22): 2778-2782.
    [18] 余静, 张先红, 李禄全, 等. 早产儿出院后父母应对能力问卷的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0(3): 371-37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LHL202003015.htm
    [19] 李海艳, 王秀芳, 马丹艳. 认知行为干预对早产儿母亲自我效能及育儿效果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20, 37(1): 144-147.
    [20] 蒙景雯, 陈华, 李变, 等.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案对早产儿家长照顾能力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 2017, 32(9): 5-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LXZ201709003.htm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96
  • HTML全文浏览量:  187
  • PDF下载量:  1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4-18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10-27
  • 发布日期:  2021-10-1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