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超声图像特征联合胎盘植入高危因素评分对胎盘植入的预测价值

高妍, 李琴, 葛红山, 卞敏, 刘建琴

高妍, 李琴, 葛红山, 卞敏, 刘建琴. 产前超声图像特征联合胎盘植入高危因素评分对胎盘植入的预测价值[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 25(10): 112-115. DOI: 10.7619/jcmp.20210069
引用本文: 高妍, 李琴, 葛红山, 卞敏, 刘建琴. 产前超声图像特征联合胎盘植入高危因素评分对胎盘植入的预测价值[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 25(10): 112-115. DOI: 10.7619/jcmp.20210069
GAO Yan, LI Qin, GE Hongshan, BIAN Min, LIU Jianqin. Predictive value of prenatal ultrasonic graphic features combined with high risk factor score of placental implantation for placental implantation[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21, 25(10): 112-115. DOI: 10.7619/jcmp.20210069
Citation: GAO Yan, LI Qin, GE Hongshan, BIAN Min, LIU Jianqin. Predictive value of prenatal ultrasonic graphic features combined with high risk factor score of placental implantation for placental implantation[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21, 25(10): 112-115. DOI: 10.7619/jcmp.20210069

产前超声图像特征联合胎盘植入高危因素评分对胎盘植入的预测价值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李琴, E-mail: tzliqin0523@163.com

  • 中图分类号: R714.2;R719.8

Predictive value of prenatal ultrasonic graphic features combined with high risk factor score of placental implantation for placental implantation

  •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图像特征联合胎盘植入高危因素评分对胎盘植入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择120例产后确诊为前置胎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剖宫产手术情况或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将其分为正常、粘连组(n=77,包括正常前置胎盘不伴植入52例和粘连型胎盘25例)和植入组(n=43,包括植入型胎盘38例和穿透型胎盘5例)。分析2组临床资料和典型超声图像特征,建立超声图像特征和胎盘植入高危因素联合评分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组评分量表的诊断界值,并计算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
      结果  联合评分的诊断界值为5分,诊断灵敏度为81.4%,特异度为94.8%,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各为89.7%、90.1%。
      结论  联合评分预测模型在胎盘植入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prenatal ultrasonic graphic features combined with high risk factor score for placental implant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confirmed as postpartum placenta previa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normal and adhesion group (n=77, normal placenta previa without implantation in 52 cases, adhesion placenta implantation in 25 cases) and implantation group (n=43, implantation placenta in 38 cases, penetration placenta implantation in 5 cases) according to caesarean section operation or pathological results as the diagnostic gold standard. Clinical data and typical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 combined with placental implantation risk factor score model was developed.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 curv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threshold values of the scale i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diagnostic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The boundary value of combined score scored 5. The diagnostic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ere 81.4%, 94.8%, respectively, a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were 89.7% and 90.1%,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scoring predictive model has high practical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placenta implantation.
  • 最新统计数据[1]显示, 2020年胃癌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相关死亡原因中分别位居第5位与第4位。在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2位,其发病率、病死率与年龄呈正相关[2-3]。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胃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被发现时多已处于疾病进展期,预后也相对较差。中国Ⅱ~Ⅲ期胃癌术后患者2~3年内复发转移的概率高达60%, 进展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0%~40%, 远远低于日本、韩国的60%的胃癌5年生存率[4]。本研究构建临床预后预测模型(CPMs)来预测胃癌患者生存情况,现报告如下。

    最新统计数据[1]显示, 2020年胃癌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相关死亡原因中分别位居第5位与第4位。在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2位,其发病率、病死率与年龄呈正相关[2-3]。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胃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被发现时多已处于疾病进展期,预后也相对较差。中国Ⅱ~Ⅲ期胃癌术后患者2~3年内复发转移的概率高达60%, 进展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0%~40%, 远远低于日本、韩国的60%的胃癌5年生存率[4]。本研究构建临床预后预测模型(CPMs)来预测胃癌患者生存情况,现报告如下。

    选取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扬州市中医院、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2年3月1日—2022年12月1日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患者临床病理诊断为胃癌; ② TNM分期符合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第8版中胃癌Ⅱ~Ⅲ期标准者; ③年龄≥46岁者; ④临床电子病历资料以及随访数据完整者。排除标准: ①患者关键数据不详; ②并发其他恶性肿瘤者; ③合并可能对治疗及预后造成重大影响的急慢性疾病(如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者; ④失访或拒绝随访者。

    本研究共纳入3家医院的502例患者,剔除不符合标准者120例,最终纳入382例用于模型的构建与验证。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卡氏(KPS)评分及体力状况(PS)评分、吸烟史、饮酒史、胃癌家族史、原发肿瘤部位、TNM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分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侵犯脉管、侵犯神经、侵犯邻近组织、放化疗、免疫、曲妥珠单抗、阿帕替尼等临床资料。随访患者到2022年12月1日的生存状态,计算总生存期(OS)。

    选取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扬州市中医院、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2年3月1日—2022年12月1日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患者临床病理诊断为胃癌; ② TNM分期符合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第8版中胃癌Ⅱ~Ⅲ期标准者; ③年龄≥46岁者; ④临床电子病历资料以及随访数据完整者。排除标准: ①患者关键数据不详; ②并发其他恶性肿瘤者; ③合并可能对治疗及预后造成重大影响的急慢性疾病(如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者; ④失访或拒绝随访者。

    本研究共纳入3家医院的502例患者,剔除不符合标准者120例,最终纳入382例用于模型的构建与验证。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卡氏(KPS)评分及体力状况(PS)评分、吸烟史、饮酒史、胃癌家族史、原发肿瘤部位、TNM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分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侵犯脉管、侵犯神经、侵犯邻近组织、放化疗、免疫、曲妥珠单抗、阿帕替尼等临床资料。随访患者到2022年12月1日的生存状态,计算总生存期(OS)。

    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信息系统中收集282例患者的随访数据,以全因死亡为终点事件,采用Cox回归模型筛选预后影响因素,构建预后预测模型,绘制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1、3、5年生存率预后列线图模型; 选取扬州市中医院100例患者验证模型效能。

    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信息系统中收集282例患者的随访数据,以全因死亡为终点事件,采用Cox回归模型筛选预后影响因素,构建预后预测模型,绘制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1、3、5年生存率预后列线图模型; 选取扬州市中医院100例患者验证模型效能。

    采用R4.2.2、SPSS 26.0完成数据分析及绘图; 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临床资料差异; 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胃癌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应用Kaplan- Meier法绘制生存分析曲线,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R软件中的rms和survival程序包绘制列线图; 采用校准曲线图评估列线图预测和实际结果的一致性;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和一致性指数评估列线图的预测性能; 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列线图的临床效用。

    采用R4.2.2、SPSS 26.0完成数据分析及绘图; 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临床资料差异; 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胃癌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应用Kaplan- Meier法绘制生存分析曲线,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R软件中的rms和survival程序包绘制列线图; 采用校准曲线图评估列线图预测和实际结果的一致性;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和一致性指数评估列线图的预测性能; 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列线图的临床效用。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 3家医院共纳入382例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具体筛选流程见图 1。其中,将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和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集的282例胃癌患者归为训练集; 将扬州市中医院100例胃癌患者归为验证集。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的性别、饮酒史、BMI、胃癌家族史、病理类型、HER-2阳性和放化疗等临床病理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 1-1表 1-2

    图  1  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筛选流程图
    表  1-1  382例胃癌患者的基线特征[n(%)]
    基线特征 分类 全组(n=382) 训练集(n=282) 验证集(n=100) P
    性别 285(74.6) 211(74.8) 74(74.0) 0.871
    97(25.4) 71(25.2) 26(26.0)
    吸烟史 85(22.3) 60(21.3) 25(25.0) 0.442
    297(77.7) 222(78.7) 75(75.0)
    饮酒史 63(16.5) 45(16.0) 18(18.0) 0.636
    319(83.5) 237(84.0) 82(82.0)
    体质量指数 < 20 kg/m2 170(44.5) 129(45.7) 41(41.0) 0.577
    20~24 kg/m2 143(37.4) 103(36.5) 40(40.0)
    >24 kg/m2 47(12.3) 36(12.8) 11(11.0)
    未知 22(5.8) 14(5.0) 8(8.0)
    KPS/PS评分 KPS评分 < 80分, PS评分>2分 24(6.3) 20(7.1) 4(4.0) 0.539
    其他 338(88.5) 247(87.6) 91(91.0)
    不详 20(5.2) 15(5.3) 5(5.0)
    胃癌家族史 7(1.8) 5(1.8) 2(2.0) 0.884
    375(98.2) 277(98.2) 98(98.0)
    原发肿瘤部位 胃窦 33(8.6) 24(8.5) 9(9.0) 0.973
    胃体 53(13.9) 38(13.5) 15(15.0)
    贲门 136(35.6) 99(35.1) 37(37.0)
    其他 45(11.8) 33(11.7) 12(12.0)
    多部位 93(24.3) 72(25.5) 21(21.0)
    不详 22(5.8) 16(5.7) 6(6.0)
    病理类型 腺癌 314(82.2) 231(81.9) 83(83.0) 0.741
    印戒细胞癌 4(1.0) 4(1.4) 0
    腺癌含印戒细胞癌 42(11.0) 30(10.6) 12(12.0)
    其他 21(5.5) 16(5.7) 5(5.0)
    不详 1(0.3) 1(0.4) 0
    组织分级 高分化 89(23.3) 68(24.1) 21(21.0) 0.472
    中分化 258(67.5) 191(67.7) 67(67.0)
    低分化 35(9.2) 23(8.2) 12(12.0)
    HER-2阳性 41(10.7) 32(11.3) 9(9.0) 0.754
    85(22.3) 61(21.6) 24(24.0)
    不详 256(67.0) 189(67.1) 67(67.0)
    切缘阳性 14(3.7) 9(3.2) 5(5.0) 0.337
    333(87.2) 244(86.5) 89(89.0)
    不详 33(8.6) 28(9.9) 5(5.0)
    无手术 2(0.5) 1(0.4) 1(1.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1-2  382例胃癌患者的基线特征[n(%)]
    基线特征 分类 全组(n=382) 训练集(n=282) 验证集(n=100) P
    侵犯脉管 175(45.8) 134(47.5) 41(41.0) 0.113
    52(13.6) 42(14.9) 10(10.0)
    不详 155(40.6) 106(37.6) 49(49.0)
    侵犯神经 153(40.1) 116(41.1) 37(37.0) 0.790
    62(16.2) 45(16.0) 16(16.0)
    不详 167(43.7) 121(42.9) 47(47.0)
    侵犯临近组织 177(46.3) 129(45.7) 48(48.0) 0.675
    197(51.6) 148(52.5) 49(49.0)
    不详 8(2.1) 5(1.8) 3(3.0)
    T分期 T1 1(0.3) 0 1(1.0) 0.475
    T2 25(6.5) 17(6.0) 8(8.0)
    T3 98(25.7) 72(25.5) 26(26.0)
    T4a 130(34.0) 96(34.0) 34(34.0)
    T4b 128(33.5) 97(34.5) 31(31.0)
    N分期 N0 60(15.7) 40(14.2) 20(20.0) 0.251
    N1 128(33.5) 103(36.6) 25(25.0)
    N2 93(24.3) 65(23.0) 28(28.0)
    N3 88(23.0) 64(22.7) 24(24.0)
    N4 13(3.5) 10(3.5) 3(3.0)
    根治术 358(93.7) 264(93.6) 94(94.0) 0.887
    10(2.6) 7(2.5) 3(3.0)
    不详 14(3.7) 11(3.9) 3(3.0)
    化疗 362(94.8) 266(94.3) 96(96.0) 0.519
    20(5.2) 16(5.7) 4(4.0)
    放疗 72(18.8) 50(17.7) 22(22.0) 0.348
    310(81.2) 232(82.3) 78(78.0)
    曲妥珠单抗 7(1.8) 4(1.4) 3(3.0) 0.311
    375(98.2) 278(98.6) 97(97.0)
    阿帕替尼 34(91.1) 19(6.7) 15(15.0) 0.013
    348(8.9) 263(93.3) 85(85.0)
    免疫治疗 14(3.7) 10(3.5) 4(4.0) 0.836
    368(96.3) 272(96.5) 96(96.0)
    KPS: 卡氏评分; PS: 体力状况评分; HER-2: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 3家医院共纳入382例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具体筛选流程见图 1。其中,将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和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集的282例胃癌患者归为训练集; 将扬州市中医院100例胃癌患者归为验证集。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的性别、饮酒史、BMI、胃癌家族史、病理类型、HER-2阳性和放化疗等临床病理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 1-1表 1-2

    图  1  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筛选流程图
    表  1-1  382例胃癌患者的基线特征[n(%)]
    基线特征 分类 全组(n=382) 训练集(n=282) 验证集(n=100) P
    性别 285(74.6) 211(74.8) 74(74.0) 0.871
    97(25.4) 71(25.2) 26(26.0)
    吸烟史 85(22.3) 60(21.3) 25(25.0) 0.442
    297(77.7) 222(78.7) 75(75.0)
    饮酒史 63(16.5) 45(16.0) 18(18.0) 0.636
    319(83.5) 237(84.0) 82(82.0)
    体质量指数 < 20 kg/m2 170(44.5) 129(45.7) 41(41.0) 0.577
    20~24 kg/m2 143(37.4) 103(36.5) 40(40.0)
    >24 kg/m2 47(12.3) 36(12.8) 11(11.0)
    未知 22(5.8) 14(5.0) 8(8.0)
    KPS/PS评分 KPS评分 < 80分, PS评分>2分 24(6.3) 20(7.1) 4(4.0) 0.539
    其他 338(88.5) 247(87.6) 91(91.0)
    不详 20(5.2) 15(5.3) 5(5.0)
    胃癌家族史 7(1.8) 5(1.8) 2(2.0) 0.884
    375(98.2) 277(98.2) 98(98.0)
    原发肿瘤部位 胃窦 33(8.6) 24(8.5) 9(9.0) 0.973
    胃体 53(13.9) 38(13.5) 15(15.0)
    贲门 136(35.6) 99(35.1) 37(37.0)
    其他 45(11.8) 33(11.7) 12(12.0)
    多部位 93(24.3) 72(25.5) 21(21.0)
    不详 22(5.8) 16(5.7) 6(6.0)
    病理类型 腺癌 314(82.2) 231(81.9) 83(83.0) 0.741
    印戒细胞癌 4(1.0) 4(1.4) 0
    腺癌含印戒细胞癌 42(11.0) 30(10.6) 12(12.0)
    其他 21(5.5) 16(5.7) 5(5.0)
    不详 1(0.3) 1(0.4) 0
    组织分级 高分化 89(23.3) 68(24.1) 21(21.0) 0.472
    中分化 258(67.5) 191(67.7) 67(67.0)
    低分化 35(9.2) 23(8.2) 12(12.0)
    HER-2阳性 41(10.7) 32(11.3) 9(9.0) 0.754
    85(22.3) 61(21.6) 24(24.0)
    不详 256(67.0) 189(67.1) 67(67.0)
    切缘阳性 14(3.7) 9(3.2) 5(5.0) 0.337
    333(87.2) 244(86.5) 89(89.0)
    不详 33(8.6) 28(9.9) 5(5.0)
    无手术 2(0.5) 1(0.4) 1(1.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1-2  382例胃癌患者的基线特征[n(%)]
    基线特征 分类 全组(n=382) 训练集(n=282) 验证集(n=100) P
    侵犯脉管 175(45.8) 134(47.5) 41(41.0) 0.113
    52(13.6) 42(14.9) 10(10.0)
    不详 155(40.6) 106(37.6) 49(49.0)
    侵犯神经 153(40.1) 116(41.1) 37(37.0) 0.790
    62(16.2) 45(16.0) 16(16.0)
    不详 167(43.7) 121(42.9) 47(47.0)
    侵犯临近组织 177(46.3) 129(45.7) 48(48.0) 0.675
    197(51.6) 148(52.5) 49(49.0)
    不详 8(2.1) 5(1.8) 3(3.0)
    T分期 T1 1(0.3) 0 1(1.0) 0.475
    T2 25(6.5) 17(6.0) 8(8.0)
    T3 98(25.7) 72(25.5) 26(26.0)
    T4a 130(34.0) 96(34.0) 34(34.0)
    T4b 128(33.5) 97(34.5) 31(31.0)
    N分期 N0 60(15.7) 40(14.2) 20(20.0) 0.251
    N1 128(33.5) 103(36.6) 25(25.0)
    N2 93(24.3) 65(23.0) 28(28.0)
    N3 88(23.0) 64(22.7) 24(24.0)
    N4 13(3.5) 10(3.5) 3(3.0)
    根治术 358(93.7) 264(93.6) 94(94.0) 0.887
    10(2.6) 7(2.5) 3(3.0)
    不详 14(3.7) 11(3.9) 3(3.0)
    化疗 362(94.8) 266(94.3) 96(96.0) 0.519
    20(5.2) 16(5.7) 4(4.0)
    放疗 72(18.8) 50(17.7) 22(22.0) 0.348
    310(81.2) 232(82.3) 78(78.0)
    曲妥珠单抗 7(1.8) 4(1.4) 3(3.0) 0.311
    375(98.2) 278(98.6) 97(97.0)
    阿帕替尼 34(91.1) 19(6.7) 15(15.0) 0.013
    348(8.9) 263(93.3) 85(85.0)
    免疫治疗 14(3.7) 10(3.5) 4(4.0) 0.836
    368(96.3) 272(96.5) 96(96.0)
    KPS: 卡氏评分; PS: 体力状况评分; HER-2: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以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结局为因变量构建Cox比例风险模型,训练集中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胃癌家族史、侵犯脉管、侵犯神经、T分期和N分期是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的影响因素(P < 0.05)。进一步将上述5个变量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方程中,结果显示胃癌家族史、侵犯脉管、侵犯神经、T分期和N分期是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见表 2-1表 2-2

    表  2-1  建模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变量 分类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HR 95%CI P HR 95%CI P
    性别
    1.27 0.82~1.99 0.287
    吸烟史
    0.95 0.60~1.52 0.842
    饮酒史
    0.90 0.54~1.52 0.704
    体质量指数 < 20 kg/m2 0.343
    20~24 kg/m2 0.87 0.35~2.19 0.772
    >24 kg/m2 0.81 0.32~2.10 0.669
    未知 1.49 0.52~4.27 0.459
    KPS评分 KPS评分 < 80分 0.806
    其他 1.26 0.47~3.37 0.645
    不详 1.28 0.62~2.65 0.512
    胃癌家族史
    46.48 3.81~567.43 0.003 44.98 3.75~539.61 0.003
    原发肿瘤部位 胃窦 0.464
    胃体 1.48 0.62~3.53 0.379
    贲门 1.22 0.55~2.74 0.624
    其他 1.16 0.43~3.12 0.767
    多部位 0.91 0.39~2.11 0.819
    不详 0.69 0.24~1.96 0.482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2-2  建模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变量 分类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HR 95%CI P HR 95%CI P
    病理类型 腺癌 0.464
    印戒细胞癌 1.20 0.29~4.88 0.624
    腺癌含印戒细胞癌 1.53 0.83~2.81 0.767
    其他 1.10 0.59~2.04 0.819
    不详 2.77 0.38~20.16 0.482
    组织分级 高分化 0.050
    中分化 1.78 1.11~2.84 0.017
    低分化 1.26 0.56~2.81 0.580
    HER-2阳性 0.181
    0.76 0.36~1.59 0.467
    不详 0.62 0.37~1.04 0.070
    切缘阳性 0.847
    1.21 0.55~2.67 0.645
    不详 0.79 0.42~1.48 0.464
    无手术 0 9.4946E257 0.984
    侵犯脉管 < 0.001 0.043
    7.27 3.18~16.61 < 0.001 2.89 1.19~7.02 0.019
    不详 4.65 2.06~10.47 < 0.001 2.94 1.24~6.97 0.015
    侵犯神经 < 0.001 0.001
    22.81 5.25~97.65 < 0.001 18.11 3.80~86.24 < 0.001
    不详 16.11 3.84~67.61 < 0.001 12.48 2.82~55.44 0.001
    侵犯临近组织 0.564
    0.85 0.58~1.24 0.385
    不详 1.73 0.24~12.62 0.588
    T分期 T1
    T2 0.001 0.036
    T3 0.53 0.56~1.77 0.298 0.66 0.19~2.33 0.522
    T4a 0.93 0.28~3.02 0.898 1.42 0.42~4.84 0.573
    T4b 1.56 0.48~5.06 0.456 1.27 0.38~4.26 0.695
    N分期 N0 0.001 0.001
    N1 2.24 1.11~4.53 0.024 2.12 0.98~4.62 0.058
    N2 2.30 1.12~4.71 0.023 2.29 1.04~5.05 0.041
    N3 2.75 1.31~5.77 0.007 3.50 1.52~8.08 0.003
    N4 11.96 3.95~36.19 < 0.001 13.24 4.03~43.53 0.001
    根治术 0.520
    1.84 0.45~7.47 0.396
    不详 0.84 0.08~9.35 0.888
    化疗
    1.22 0.53~2.79 0.638
    放疗
    0.79 0.50~1.24 0.303
    曲妥珠单抗
    0.59 0.15~2.40 0.462
    阿帕替尼
    1.13 0.63~2.03 0.687
    免疫治疗
    0.50 0.18~1.38 0.180
    HR: 风险比; 95%CI: 95%置信区间。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以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结局为因变量构建Cox比例风险模型,训练集中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胃癌家族史、侵犯脉管、侵犯神经、T分期和N分期是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的影响因素(P < 0.05)。进一步将上述5个变量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方程中,结果显示胃癌家族史、侵犯脉管、侵犯神经、T分期和N分期是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见表 2-1表 2-2

    表  2-1  建模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变量 分类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HR 95%CI P HR 95%CI P
    性别
    1.27 0.82~1.99 0.287
    吸烟史
    0.95 0.60~1.52 0.842
    饮酒史
    0.90 0.54~1.52 0.704
    体质量指数 < 20 kg/m2 0.343
    20~24 kg/m2 0.87 0.35~2.19 0.772
    >24 kg/m2 0.81 0.32~2.10 0.669
    未知 1.49 0.52~4.27 0.459
    KPS评分 KPS评分 < 80分 0.806
    其他 1.26 0.47~3.37 0.645
    不详 1.28 0.62~2.65 0.512
    胃癌家族史
    46.48 3.81~567.43 0.003 44.98 3.75~539.61 0.003
    原发肿瘤部位 胃窦 0.464
    胃体 1.48 0.62~3.53 0.379
    贲门 1.22 0.55~2.74 0.624
    其他 1.16 0.43~3.12 0.767
    多部位 0.91 0.39~2.11 0.819
    不详 0.69 0.24~1.96 0.482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2-2  建模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变量 分类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HR 95%CI P HR 95%CI P
    病理类型 腺癌 0.464
    印戒细胞癌 1.20 0.29~4.88 0.624
    腺癌含印戒细胞癌 1.53 0.83~2.81 0.767
    其他 1.10 0.59~2.04 0.819
    不详 2.77 0.38~20.16 0.482
    组织分级 高分化 0.050
    中分化 1.78 1.11~2.84 0.017
    低分化 1.26 0.56~2.81 0.580
    HER-2阳性 0.181
    0.76 0.36~1.59 0.467
    不详 0.62 0.37~1.04 0.070
    切缘阳性 0.847
    1.21 0.55~2.67 0.645
    不详 0.79 0.42~1.48 0.464
    无手术 0 9.4946E257 0.984
    侵犯脉管 < 0.001 0.043
    7.27 3.18~16.61 < 0.001 2.89 1.19~7.02 0.019
    不详 4.65 2.06~10.47 < 0.001 2.94 1.24~6.97 0.015
    侵犯神经 < 0.001 0.001
    22.81 5.25~97.65 < 0.001 18.11 3.80~86.24 < 0.001
    不详 16.11 3.84~67.61 < 0.001 12.48 2.82~55.44 0.001
    侵犯临近组织 0.564
    0.85 0.58~1.24 0.385
    不详 1.73 0.24~12.62 0.588
    T分期 T1
    T2 0.001 0.036
    T3 0.53 0.56~1.77 0.298 0.66 0.19~2.33 0.522
    T4a 0.93 0.28~3.02 0.898 1.42 0.42~4.84 0.573
    T4b 1.56 0.48~5.06 0.456 1.27 0.38~4.26 0.695
    N分期 N0 0.001 0.001
    N1 2.24 1.11~4.53 0.024 2.12 0.98~4.62 0.058
    N2 2.30 1.12~4.71 0.023 2.29 1.04~5.05 0.041
    N3 2.75 1.31~5.77 0.007 3.50 1.52~8.08 0.003
    N4 11.96 3.95~36.19 < 0.001 13.24 4.03~43.53 0.001
    根治术 0.520
    1.84 0.45~7.47 0.396
    不详 0.84 0.08~9.35 0.888
    化疗
    1.22 0.53~2.79 0.638
    放疗
    0.79 0.50~1.24 0.303
    曲妥珠单抗
    0.59 0.15~2.40 0.462
    阿帕替尼
    1.13 0.63~2.03 0.687
    免疫治疗
    0.50 0.18~1.38 0.180
    HR: 风险比; 95%CI: 95%置信区间。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根据上述Cox分析结果,采用胃癌家族史、侵犯脉管、侵犯神经、T分期、N分期5个变量构建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1、3、5年的列线图。训练集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667(95%CI: 0.601~0.726), 预测1、3、5年OS的AUC分别为0.63、0.70、0.91; 验证集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708(95%CI: 0.622~0.766), 预测1、3、5年OS的AUC分别为0.69、0.88、0.89。上述结果提示该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预测能力良好,见图 2。如图 3所示,校准曲线均与理想曲线的斜率接近,表明模型预测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生存概率接近实际概率,模型校准度良好。DCA结果显示预测模型1、3、5年生存率的曲线同“无”或“全部”表现出更好的净收益,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用和应用价值(图 4)。

    图  2  预测患者OS的列线图模型建立及ROC曲线
    A: 预测患者OS的列线图模型; B: 预测训练集1、3、5年OS的ROC曲线; C: 预测验证集1、3、5年OS的ROC曲线。
    图  3  校准曲线
    A: 训练集1年的校准曲线; B: 训练集3年的校准曲线; C: 训练集5年的校准曲线; D: 验证集1年的校准曲线; E: 验证集3年的校准曲线; F: 验证集5年的校准曲线。
    图  4  DCA曲线
    A: 训练集1年的DCA曲线; B: 训练集3年的DCA曲线; C: 训练集5年的DCA曲线; D: 验证集1年的DCA曲线; E: 验证集3年的DCA曲线; F: 验证集5年的DCA曲线。

    根据上述Cox分析结果,采用胃癌家族史、侵犯脉管、侵犯神经、T分期、N分期5个变量构建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1、3、5年的列线图。训练集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667(95%CI: 0.601~0.726), 预测1、3、5年OS的AUC分别为0.63、0.70、0.91; 验证集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708(95%CI: 0.622~0.766), 预测1、3、5年OS的AUC分别为0.69、0.88、0.89。上述结果提示该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预测能力良好,见图 2。如图 3所示,校准曲线均与理想曲线的斜率接近,表明模型预测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生存概率接近实际概率,模型校准度良好。DCA结果显示预测模型1、3、5年生存率的曲线同“无”或“全部”表现出更好的净收益,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用和应用价值(图 4)。

    图  2  预测患者OS的列线图模型建立及ROC曲线
    A: 预测患者OS的列线图模型; B: 预测训练集1、3、5年OS的ROC曲线; C: 预测验证集1、3、5年OS的ROC曲线。
    图  3  校准曲线
    A: 训练集1年的校准曲线; B: 训练集3年的校准曲线; C: 训练集5年的校准曲线; D: 验证集1年的校准曲线; E: 验证集3年的校准曲线; F: 验证集5年的校准曲线。
    图  4  DCA曲线
    A: 训练集1年的DCA曲线; B: 训练集3年的DCA曲线; C: 训练集5年的DCA曲线; D: 验证集1年的DCA曲线; E: 验证集3年的DCA曲线; F: 验证集5年的DCA曲线。

    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1.72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侵犯脉管、侵犯神经、胃癌家族史、T分期为T4a和T4b、N分期为N3a和N3b可导致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生存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见图 5

    图  5  Kaplan-Meier生存曲线

    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1.72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侵犯脉管、侵犯神经、胃癌家族史、T分期为T4a和T4b、N分期为N3a和N3b可导致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生存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见图 5

    图  5  Kaplan-Meier生存曲线

    在全球范围内,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与溃疡较为相似,发现时多已进入进展期。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中老年人口急剧增多,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发病率也逐年升高。本研究通过收集患者真实世界数据来构建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1、3、5年生存预后模型,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本研究采用区分度、校准度、临床有效性进行模型评价。AUC是对二分类回归模型预测能力的反映,数值越接近于1, 模型的区分度越高。训练集1、3、5年AUC分别是0.63、0.70、0.91; 验证集1、3、5年AUC分别是0.69、0.88、0.89。一致性指数主要反映预后模型的预测精度。训练集一致性指数为0.667(95%CI: 0.601~0.726), 验证集一致性指数为0.708(95%CI: 0.622~0.766)。校准曲线越接近标准曲线表明该模型校准能力越好。本研究显示该模型1、3年生存曲线的校准能力较好, 5年生存曲线的校准度相对稍低。为了弥补区分度和校准度的不足,本研究进一步通过DCA曲线来反映该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效益。本研究发现胃癌家族史是影响Ⅱ~Ⅲ期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胃癌家族史患者的生存预后较差。张双双等[5]研究发现胃癌患者一级亲属的胃癌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孙凯旋等[6]纳入15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家族史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预后。李远盛[7]发现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胃癌发病呈家族聚集性特征。

    侵犯脉管在病理学上是指癌细胞浸润了淋巴管和血管。本研究发现侵犯脉管阳性的患者的OS低于阴性患者,即脉管侵犯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独立危险因素[8-9]。这对于胃癌术后复发高危患者是否实施新辅助化疗,以及是否选择化疗药物或者靶向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除血管和淋巴管外,神经也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10]显示胃癌神经侵犯发生率为6.8%~75.6%, 本研究308例患者中,神经侵犯发生率约为40.1%。本研究生存预后分析显示,侵犯神经对OS存在显著影响(P < 0.05)。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相关指南[11]指出,侵犯神经是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之一,并建议对有神经侵犯的胃癌患者行术后辅助治疗。一项纳入30 590例胃癌患者的Meta分析[12]亦证实,侵犯神经是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OS和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本研究模型基于病理指标评估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预后状态,筛选出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者,同时规避过度诊疗。

    TNM分期系统是预测肿瘤患者生存预后和指导治疗的重要工具,肿瘤的T分期代表肿瘤的浸润深度, N分期代表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研究[13-16]显示, T分期、N分期是影响食管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患者预后生存期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根据AJCC TNM分期(第8版)标准进行肿瘤大小和淋巴分类,发现T分期和N分期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T分期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其对于生存预后的差异主要集中在T2分期与T3~T4b分期, T2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 但T3~T4b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肿瘤细胞浸润深度越深,侵袭性越强,预后越差。WEI J等[17]发现T分期是影响行根治性胃切除术的Ⅲ期胃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 T分期越晚,患者生存时间越短。相关研究[18]表明T分期通过调控层黏连蛋白LAMB1水平的表达等多种途径来调控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随着T分期的增加, LAMB1 mRNA的表达也随之升高。N分期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其对于生存预后的差异主要集中在N1期和N0、N2~N3b分期, N0、N2~N3b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但N1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印证了相关研究[19]发现患者的生存率随着淋巴结转移数量的增加而降低的结论。上述结果表明在T分期相同的情况下,淋巴结转移数目越多,患者生存预后越差。T分期、N分期是影响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张可可等[20]研究结论相似,反映了本研究预测模型的可靠性。

    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作为一项回顾性研究,资料收集可能存在系统误差,且由于分析的数据量有限,相关治疗手段在Cox回归分析后因无统计学意义被筛除掉,从而未纳入最终模型,后续应运用倾向性评分方法,增加亚组分析,探讨各项具体治疗手段对此类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其次,本研究所有病例来源于扬州市3家三甲医院,可能无法代表更广泛的地区,未来有待开展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在真实世界中收集扬州市3家医院胃癌患者数据,发现影响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OS预后的指标有5个,即胃癌家族史、侵犯脉管、侵犯神经、T分期、N分期。基于上述5个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的区分能力良好,可有效评估患者的死亡风险。

    在全球范围内,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与溃疡较为相似,发现时多已进入进展期。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中老年人口急剧增多,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发病率也逐年升高。本研究通过收集患者真实世界数据来构建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1、3、5年生存预后模型,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本研究采用区分度、校准度、临床有效性进行模型评价。AUC是对二分类回归模型预测能力的反映,数值越接近于1, 模型的区分度越高。训练集1、3、5年AUC分别是0.63、0.70、0.91; 验证集1、3、5年AUC分别是0.69、0.88、0.89。一致性指数主要反映预后模型的预测精度。训练集一致性指数为0.667(95%CI: 0.601~0.726), 验证集一致性指数为0.708(95%CI: 0.622~0.766)。校准曲线越接近标准曲线表明该模型校准能力越好。本研究显示该模型1、3年生存曲线的校准能力较好, 5年生存曲线的校准度相对稍低。为了弥补区分度和校准度的不足,本研究进一步通过DCA曲线来反映该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效益。本研究发现胃癌家族史是影响Ⅱ~Ⅲ期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胃癌家族史患者的生存预后较差。张双双等[5]研究发现胃癌患者一级亲属的胃癌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孙凯旋等[6]纳入15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家族史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预后。李远盛[7]发现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胃癌发病呈家族聚集性特征。

    侵犯脉管在病理学上是指癌细胞浸润了淋巴管和血管。本研究发现侵犯脉管阳性的患者的OS低于阴性患者,即脉管侵犯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独立危险因素[8-9]。这对于胃癌术后复发高危患者是否实施新辅助化疗,以及是否选择化疗药物或者靶向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除血管和淋巴管外,神经也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10]显示胃癌神经侵犯发生率为6.8%~75.6%, 本研究308例患者中,神经侵犯发生率约为40.1%。本研究生存预后分析显示,侵犯神经对OS存在显著影响(P < 0.05)。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相关指南[11]指出,侵犯神经是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之一,并建议对有神经侵犯的胃癌患者行术后辅助治疗。一项纳入30 590例胃癌患者的Meta分析[12]亦证实,侵犯神经是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OS和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本研究模型基于病理指标评估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预后状态,筛选出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者,同时规避过度诊疗。

    TNM分期系统是预测肿瘤患者生存预后和指导治疗的重要工具,肿瘤的T分期代表肿瘤的浸润深度, N分期代表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研究[13-16]显示, T分期、N分期是影响食管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患者预后生存期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根据AJCC TNM分期(第8版)标准进行肿瘤大小和淋巴分类,发现T分期和N分期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T分期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其对于生存预后的差异主要集中在T2分期与T3~T4b分期, T2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 但T3~T4b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肿瘤细胞浸润深度越深,侵袭性越强,预后越差。WEI J等[17]发现T分期是影响行根治性胃切除术的Ⅲ期胃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 T分期越晚,患者生存时间越短。相关研究[18]表明T分期通过调控层黏连蛋白LAMB1水平的表达等多种途径来调控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随着T分期的增加, LAMB1 mRNA的表达也随之升高。N分期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其对于生存预后的差异主要集中在N1期和N0、N2~N3b分期, N0、N2~N3b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但N1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印证了相关研究[19]发现患者的生存率随着淋巴结转移数量的增加而降低的结论。上述结果表明在T分期相同的情况下,淋巴结转移数目越多,患者生存预后越差。T分期、N分期是影响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张可可等[20]研究结论相似,反映了本研究预测模型的可靠性。

    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作为一项回顾性研究,资料收集可能存在系统误差,且由于分析的数据量有限,相关治疗手段在Cox回归分析后因无统计学意义被筛除掉,从而未纳入最终模型,后续应运用倾向性评分方法,增加亚组分析,探讨各项具体治疗手段对此类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其次,本研究所有病例来源于扬州市3家三甲医院,可能无法代表更广泛的地区,未来有待开展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在真实世界中收集扬州市3家医院胃癌患者数据,发现影响中老年Ⅱ~Ⅲ期胃癌患者OS预后的指标有5个,即胃癌家族史、侵犯脉管、侵犯神经、T分期、N分期。基于上述5个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的区分能力良好,可有效评估患者的死亡风险。

  • 图  1   正常、粘连组和植入组ROC曲线结果

    表  1   超声图像特征和PA高危因素联合评分预测模型

    项目 0分 1分 2分
    胎盘厚度 < 3 cm 3~5 cm >5 cm
    胎盘与子宫蜕膜界面连续性 连续 局部中断 消失
    胎盘覆盖处子宫肌层低回声带厚度 未见明显变薄 ≤2 mm 消失
    胎盘血窦 沸水征
    胎盘后方肌层内血流信号 规则 丰富 出现跨界血管
    膀胱线 连续 局部中断 消失
    剖宫产史 0次 1次 ≥2次
    既往阴道分娩或流产史 0次 1次 ≥2次
    下载: 导出CSV

    表  2   正常、粘连组和植入组孕妇基本资料比较[n(%)][M(P25, P75)]

    组别 n 年龄/岁 分娩孕周/周 此次妊娠距上次剖宫产时间/年 既往阴道分娩或流产史/例
    0次 1次 ≥2次
    正常、粘连组 77 30(28, 35) 36(34, 38) 0(0, 2.5) 27(35.06) 23(29.87) 27(35.06)
    植入组 43 31(29, 34) 36(34, 36) 6(2, 9)* 5(11.63)* 9(20.93)* 29(67.44)*
    与正常、粘连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1] 杨馨蕊, 马京梅, 杨慧霞. 胎盘植入性疾病的超声评分系统概述[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0, 55(3): 208-212. doi: 10.3760/cma.j.cn112141-20191124-00638
    [2] 齐清华, 栗河莉, 赵艳萍, 等. 常用超声图像特征联合剖宫产史评分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8, 27(10): 891-894. doi: 10.3760/cma.j.issn.1004-4477.2018.10.014
    [3] 刘小晖, 董燕, 刘小玲, 等. 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及凶险预测研究[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 27(4): 539-54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HSY201904036.htm
    [4]

    STAFFORD I A, DASHE J S, SHIVVERS S A, et al. Ultrasonographic cervical length and risk of hemorrhage in pregnancies with placenta previa[J]. Obstet Gynecol, 2010, 116(3): 595-600. doi: 10.1097/AOG.0b013e3181ea2deb

    [5]

    SILVER R M. Abnormal placentation: placenta previa, Vasa previa, and placenta accreta[J]. Obstet Gynecol, 2015, 126(3): 654-668. doi: 10.1097/AOG.0000000000001005

    [6] 刘传, 赵先兰, 刘彩, 等.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6, 32(3): 204-20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FCZ201603020.htm
    [7] 种轶文, 张爱青, 王妍, 等. 超声评分系统预测胎盘植入凶险程度的价值[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6, 19(9): 705-709. doi: 10.3760/cma.j.issn.1007-9408.2016.09.014
    [8]

    CHEN L, WANG X, WANG H, et al. Clinical evaluation of prophylactic abdominal aortic balloon oc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placenta accret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BMC Pregnancy Childbirth, 2019, 19(1): 30. doi: 10.1186/s12884-019-2175-0

    [9] 李琴, 邓学东, 王中阳, 等. 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价值[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1): 83-86. doi: 10.7619/jcmp.201611024
    [10] 蔡蕊. 血清甲胎蛋白与肌酸激酶联合检测在凶险型前置胎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 2018, 33(9): 1969-197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FYB201809016.htm
    [11]

    MILOVANOV A P, BUSHTAREV A V, FOKINA T V. Features of cytotrophoblast invasion in complete placenta previa and increta[J]. Arkh Patol, 2017, 79(6): 30-35. doi: 10.17116/patol201779630-35

    [12] 陈运山, 赵扬玉, 王妍, 等. 影响胎盘植入凶险程度的临床高危因素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5, 31(12): 916-91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FCZ201512016.htm
    [13] 黄田田, 刘慧, 向红. 产前超声征象评分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6, 32(2): 160-163. doi: 10.3969/j.issn.1002-0101.2016.02.024
    [14]

    LUO L, SUN Q, YING D, et al. Scoring system for the prediction of the severity of placenta accrete spectrum in women with placenta previa: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 Arch Gynecol Obstet, 2019, 300(1): 112-117. doi: 10.1007/s00404-019-05217-6

    [15] 周诚, 廖锦堂, 骆迎春, 等. 产前胎盘超声评分对诊断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临床研究[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20, 36(6): 535-539. doi: 10.3969/j.issn.1002-0101.2020.06.017
  • 期刊类型引用(1)

    1. 江明之,熊超,曾灵芝,高瑞晨. 晚期胃癌化疗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临床医学工程. 2025(03): 233-236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图(1)  /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4
  • HTML全文浏览量:  229
  • PDF下载量:  10
  • 被引次数: 1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1-04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6-01
  • 发布日期:  2021-05-2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