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龙成娟, 史恒峰, 丁国正, 丁腾云, 李长东, 王玮, 胡汉金

龙成娟, 史恒峰, 丁国正, 丁腾云, 李长东, 王玮, 胡汉金.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 24(5): 28-31. DOI: 10.7619/jcmp.202005008
引用本文: 龙成娟, 史恒峰, 丁国正, 丁腾云, 李长东, 王玮, 胡汉金.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 24(5): 28-31. DOI: 10.7619/jcmp.202005008
LONG Chengjuan, SHI Hengfeng, DING Guozheng, DING Tengyun, LI Changdong, WANG Wei, HU Hanjin. Application of CT-guided percutaneous lung puncture biopsy in the diagnosis of lung occupying lesions[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20, 24(5): 28-31. DOI: 10.7619/jcmp.202005008
Citation: LONG Chengjuan, SHI Hengfeng, DING Guozheng, DING Tengyun, LI Changdong, WANG Wei, HU Hanjin. Application of CT-guided percutaneous lung puncture biopsy in the diagnosis of lung occupying lesions[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20, 24(5): 28-31. DOI: 10.7619/jcmp.202005008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胡汉金,E-mail:13966638729@163.com

  • 中图分类号: R816.41

Application of CT-guided percutaneous lung puncture biopsy in the diagnosis of lung occupying lesions

  • 摘要: 目的 探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66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资料,患者均经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按结节在肺内位置分为肺周围型病变组(52例)和肺中央型病变组(14例),再按结节最大径分为≥5 cm组(28例)和<5 cm组(38例),分别统计诊断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66例患者诊断成功58例,诊断成功率87.9%; 肺周围型病变组中46例诊断成功,诊断成功率88.5%, 并发症发生率48.1%, 肺中央型病变组中12例诊断成功,诊断成功率85.7%, 并发症发生率28.6%, 2组的诊断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节最大径≥5 cm组中诊断成功率85.7%, 并发症发生率28.6%, <5 cm组中诊断成功率89.5%, 并发症发生率55.3%, 2组诊断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具有诊断成功率高、安全、并发症少及创伤小等优点,在肺部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进展性脑梗死属于急性脑梗死的严重亚型,占脑梗死的25%~40%[1]。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指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治疗48 h后,机体神经功能仍发生渐进性加重,预后效果较差[2-3]。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疾病发生后,局限脑缺血、神经功能相关缺损不断进展,呈阶梯式加重,持续时间可超过6 h[4]。患者脑梗死大部分发生于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而血小板为动脉粥样硬化始动因素,血栓形成是核心部分,进而造成机体动脉管腔狭窄,加重脑梗死程度[5]。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头痛急骤、半身不遂、眩晕等,复发率高,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临床通常采用药物治疗方案,单独用药虽能获得一定的疗效,但效果并不能让人十分满意[6]。本研究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诊治的6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丁苯酞注射液与瑞舒伐他汀进行联合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接收并确诊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获得医学伦理会批准。纳入标准: 患者资料完整,主动配合治疗,临床资料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合并有其他严重传染性疾病,肝、肾疾病以及精神、心脏疾病等; 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症状; 中途退出本次治疗。按照随机数表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8~75岁,平均(64.25±8.45)岁; 梗死部位: 基底节区33例,脑干22例,小脑5例。研究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49~76岁,平均(63.23±8.53)岁; 梗死部位: 基底节区34例,脑干20例,小脑6例。2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溶栓、营养、抗血小板相关聚集、降血脂等对症处理。对照组患者予以瑞舒伐他汀(国药准字J20120005, 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10 mg/d、每日1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具体用法: 将丁苯酞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00041, 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进行滴注,时间50 min以上,每次25 mg, 每日2次, 2组治疗疗程均为2周。

    分析2组患者效果。显效: 治疗后患者眩晕、头痛、半身不遂等相关症状基本消失,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降低60%以上; 有效: 治疗后患者眩晕、头痛、半身不遂等症状明显缓解,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降低30%~60%; 无效: 症状无改善[7]。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神经功能依据美国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定,分值范围0~42分,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功能越差。认知功能依据简易智能相关精神状态量表(MMSR)进行评估,分值范围0~30分,分值越高表示认知功能越好[8-9]。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2组患者晨起后的静脉血5 mL, 常规离心处理后严格按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检测。

    研究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 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为96.67%,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7%(P < 0.05), 见表 1

    表  1  2组临床效果[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研究组(n=60) 37(61.67) 21(35.00) 2(3.33) 58(96.67)
    对照组(n=60) 29(48.33) 20(33.33) 11(18.33) 49(81.67)*
    与研究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治疗前, 2组神经、认知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 2组指标评分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见表 2

    表  2  2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指标比较(x±s
    组别 NIHSS评分 MMSR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27.15±5.16 12.06±3.68* 14.85±7.26 23.06±4.23*
    研究组 27.58±5.54 8.48±2.46*# 15.16±8.74 28.25±3.46*#
    与治疗前比较,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治疗前, 2组血清相关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 2组血清指标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Hcy、hs-CRP、TNF-α及L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 见表 3

    表  3  2组血清相关指标水平(x±s)
    组别 时点 hs-CRP/(mg/L) Hcy/(μmol/L) TNF-α/(ng/L) LDL-C/(mmol/L)
    对照组 治疗前 13.62±3.14 28.16±5.26 70.65±9.52 4.72±1.22
    治疗后 7.06±2.68* 20.14±3.65* 28.14±8.36* 4.06±0.83*
    研究组 治疗前 13.58±2.92 29.05±5.71 69.87±8.87 4.56±1.34
    治疗后 4.23±1.53*# 15.28±2.62*# 17.58±6.82*# 3.15±0.73*#
    hs-CRP: 超敏C反应蛋白; Hcy: 同型半胱氨酸;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α; 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与治疗前比较,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属于临床常见急重症,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大部分研究[10-11]认为其与机体血液流变异常、细胞内钙超载、感染、兴奋氨基酸毒性等具有显著相关性。对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疾病患者,临床主要治疗原则为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血液流变学等,通常采用抗凝、扩张血管、化瘀活血、休息等治疗干预,常用药物包括瑞舒伐他汀、丁苯酞注射液等,但单独用药效果不甚理想[12]。临床相关研究[13]证实瑞舒伐他汀片联合丁苯酞治疗方案能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MMSR评分高于对照组,本结果与胡美铃等[14]研究结果相符,表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应用丁苯酞注射液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方案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经及认知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原因可能为丁苯酞注射液能够对脑梗死造成的脑损伤相关病理环节产生阻断效果,有效促进脑缺血循环及血管新生,调节机体能量代谢,减少脑梗死病灶面积,缓解脑水肿,达到有效改善神经及认知功能的效果[15]

    TNF-α、hs-CRP等指标属于人体典型的炎性因子,在健康机体中浓度极低,甚至检测不到,但是当机体产生炎性反应后,这些因子会呈上述趋势,且机体炎症越严重,其浓度越高。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以及病情进展与机体炎症有密切关联, TNF-α、hs-CRP等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Hcy、hs-CRP、TNF-α以及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丁苯酞注射液与瑞舒伐他汀联合用药可显著降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机体炎性指标水平,改善炎症状态。瑞舒伐他汀为他汀类药,能有效治疗高脂血症,降低机体LDL-C水平及炎症反应,联合瑞舒伐他汀用药效果更为显著[16]。同时,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疾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相关硬化斑块发生破裂会暴露内皮胶原组织,炎症细胞趋化及细胞因子相关作用下,促使机体血小板发生聚集,形成血栓,加重脑梗死程度[17-18]。联合用药治疗后药物迅速发挥效果,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缓解了患者机体的炎症状态,使得相关炎性指标水平降低,同时也改善了患者NIHSS、MMSR评分。由于本研究时间的限制,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丁苯酞注射液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方案未观察远期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因此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丁苯酞注射液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能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及认知功能,降低机体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 Torre L A, Bray F, Siegel R L, 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2[J].CA: A Cancer J Clin, 2015, 65(2): 87-108.

    陈万青, 张思维, 郑荣寿, 等.中国肿瘤登记地区2007年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 2011, 20(3): 162-169.

    Barnes D, Souza C, Entwisle J.The role of the percutaneous biopsy in the evolv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J].Clin Radiol, 2010, 65(11): 951-952.

    贾振亚, 熊福星, 彭万仁, 等.CT引导下经皮肺肿块穿刺组织病理学假阴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医学, 2017, 38(11): 1473-1475.
    马永强, 韩嵩博, 杨宁.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门肿块的诊断价值[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6, 25(3): 231-233.

    Nour-Eldin N E, Alsubhi M, Emam A, et al.Pneumothorax complicating coaxial and non-coaxial CT-guided lung puncture biopsy: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etermining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 of pneumothorax in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650 patients[J].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 2016, 39(2): 261-270.

    Nour-Eldin N E, Alsubhi M, Naguib N N, et al.Risk factor analysis of pulmonary hemorrhage complicating CT-guided lung puncture biopsy in coaxial and non-coaxial core biopsy techniques in 650 patients[J].Eur J Radiol, 2014, 83(10): 1945-1952.

    詹茜, 黄挺, 王铁功, 等.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后气胸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8, 39(2): 139-143.
    张重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发生肺出血的因素分析[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8, 15(4): 209-212.
    刘丹, 耿左军, 朱青峰, 等.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8, 27(6): 539-543.
  • 期刊类型引用(13)

    1. 杜东辉. 丁苯酞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14): 49-52 . 百度学术
    2. 刘蕾,刘欣. 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疗效. 贵州医药. 2024(05): 711-713 . 百度学术
    3. 郑蕾,赵书志,刘敏,梁文娜. 阿替普酶注射剂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中国医师杂志. 2024(11): 1719-1722 . 百度学术
    4. 邹芳.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作用及对MRS、NIHSS评分的影响. 中外医疗. 2023(02): 138-142 . 百度学术
    5. 魏礼梅.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可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名医. 2023(23): 171-173 . 百度学术
    6. 何叶,苏云涛,何荣华. 温针灸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03): 138-141 . 百度学术
    7. 李娜.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04): 112-114 . 百度学术
    8. 吕广能.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10): 1-3 . 百度学术
    9. 袁旭娟,曾宏亮,罗叶婷. 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建立侧支循环的临床研究. 江西医药. 2020(07): 807-809 . 百度学术
    10. 赵兴利,赵晓蕾,李晶晶.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舒洛地特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7): 142-145 . 百度学术
    11. 司莲芝.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河南医学研究. 2020(33): 6246-6248 . 百度学术
    12. 黄澄鹏. 丹参川芎嗪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上海医药. 2020(24): 24-26 . 百度学术
    13. 黄玮,顾小红,邓娟.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23): 3804-3806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9
  • HTML全文浏览量:  42
  • PDF下载量:  8
  • 被引次数: 13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12-03
  • 网络出版日期:  2020-08-2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