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ue of delivery ball and free position midwifery in delivery of primiparas
-
摘要:目的 探讨分娩球与自由体位助产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初产妇84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传统分娩干预)及观察组(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各42例,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76.19%, 产钳助产率2.23%低于对照组14.29%, 分娩期间并发症发生率11.90%低于对照组33.3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短于对照组,分娩控制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初产妇分娩期间采用分娩球与自由体位干预,能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delivery ball and free position in promoting delivery of primiparas.Methods A total of 84 primiparas giving birth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42, traditional delivery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2, delivery ball and free 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numerical random table method, the delivery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rate of vaginal delive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95.24% vs. 76.19%), the rate of forceps delivery was lower (2.23%vs. 14.29%), and the rate of complications during delive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1.90% vs. 33.33%),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wo groups (P < 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horter first stage of labor, the second stage of labor and the third stage of labo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ense of control of labor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 The delivery ball and free position can shorten the delivery time and reduce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
Keywords:
- birth ball /
- free position /
- midwifery /
- primiparas /
- childbirth
-
分娩是女性经历的一种自然生理过程,产妇在此期间承受着心理与生理的双重应激反应[1]。对某三甲医院初产妇剖宫产率变化的调查[2]发现, 20年间剖宫产率平均为35.7%, 如何降低剖宫产率、增强初产妇阴道分娩意愿是当前医务工作者的重点研究方向。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各种助产技术,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分娩质量。分娩球是一种新型助产工具,具有高度弹性,能适当按摩孕产妇会阴体及腰部,产妇可选取舒适体位,控制分娩疼痛[3]。自由体位是指产妇分娩期间采取感觉舒适的自由体位,帮忙胎儿在宫内顺利旋转,提高自然分娩率[4]。本研究探讨了分娩球与自由体位助产促进初产妇分娩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84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2例,年龄20~36岁,平均(27.45±2.05)岁; 孕周36~41周,平均(38.29±1.02)周; 体质量指数(BMI)平均为(25.95±0.81) kg/m2。观察组42例,年龄20~37岁,平均(27.51±2.10)岁; 孕周36~41周,平均(38.35±1.05)周; BMI平均为(26.01±0.83) kg/m2。2组初产妇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 ①入组初产妇均在本院产科待产; ②妊娠期未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合并症; ③产妇知情研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合并妊娠期合并症者; ②有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 ③具备早产指征及巨大儿; ④精神性分裂疾病、认知异常者及无法自主沟通者; ⑤中途退出研究者。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分娩方法
① 对照组分娩方式为常规分娩,对初产妇进行产前健康指导,密切监测宫缩、疼痛情况,传统仰卧位分娩,待娩出胎儿头部后,采用传统娩肩法,予以心理干预、放松训练。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分娩球与自由体位干预,产妇根据自身舒适度选择各种体位,如靠墙站立、坐位、跪位、蹲位及仰卧位。站位产妇靠墙站立,双手抓住扶手; 坐位产妇可坐在分娩球,抓住扶手,踩在支架上,左右晃动或上下弹坐; 跪位产妇跪在软垫,前倾身体,双手将分娩球抱住,向4个方向轻微晃动; 俯卧位产妇将分娩球放在床上,上身位于分娩球,腰部轻微晃动。当宫口全开、自主用力时,使用侧卧位或半坐位待产,娩出胎头后,清理呼吸道,产妇放松身体并哈气,向外旋转胎头,缓慢下降胎肩。
1.3 观察指标
① 专业人员准确记录初产妇产程时间,取平均值; ②统计2组初产妇阴道分娩、剖宫产及产钳助产的发生率; ③统计2组产妇分娩期间宫颈裂伤、软产道损伤、会阴水肿、阴道壁裂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④比较2组产妇分娩控制感,采用分娩控制感量表[5]评价,总计29个条目,每个条目计1~7分(从非常同意至非常不同意),总分29~203分,评分越高表示分娩控制感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变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无序分类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1。
表 1 2组初产妇妊娠结局[n(%)]组别 n 阴道分娩 产钳助产 剖宫产 对照组 42 32(76.19) 6(14.29) 4(9.52) 观察组 42 40(95.24)* 1(2.38) 1(2.38)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2.2 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2。
表 2 2组初产妇产程时间比较(x±s)h 组别 n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对照组 42 10.94±2.63 3.52±1.13 0.46±0.10 观察组 42 6.02±1.13* 2.25±1.05* 0.25±0.08*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2.3 产妇分娩控制感比较
观察组分娩控制感评分为(171.28±19.52)分,高于对照组的(125.85±18.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4 分娩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分娩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3。
表 3 2组初产妇分娩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组别 n 宫颈裂伤 阴道壁裂伤 产道损伤 会阴裂伤 合计 对照组 42 4(9.52) 3(7.14) 4(9.52) 3(7.14) 14(33.33) 观察组 42 1(2.44) 1(2.44) 1(2.44) 2(4.76) 5(11.90)*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3. 讨论
初产妇分娩期间因分娩疼痛、对分娩知识不够了解等,极易出现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进而影响产程进展,延长产程时间,加重分娩疼痛[6]。既往初产妇分娩时采用仰卧位,但仰卧位待产会相应延长产程,增高阴道助产率[7]。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待产,可分散注意力,缓解分娩疼痛,增强分娩信心,改善妊娠结局[8]。助产人员指导产妇取自由体位,在自我感受舒适时进行自由姿态活动,利用分娩球、扶手、矮凳等工具为产妇分娩时缩气及屏气等活动提供支撑,改善产妇分娩效果[9]。
分娩球是一种橡胶球,直径55~100 cm, 表面存在防滑纹,颜色鲜艳、弹性高、柔性好,有利于产妇分娩[10]。初产妇分娩期间应用分娩球时可取坐位、俯卧位、蹲位等姿势,借助分娩球弹性缓解疼痛感,进而减轻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同时可借助分娩球的弹性促使盆骨活动,令胎儿顺利进入产道,加强宫缩,加快产程,缩短产程时间,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程度[11]。徐燕等[12]研究显示,应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的观察组自然分娩率70.48%, 高于对照组的26.67%, 剖宫产率14.28%, 低于对照组的36.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杨萍等[13]发现,采用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干预的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古聪慧等[14]研究显示,观察组(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初产妇的分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王晓宁等[15]报道,观察组(自由体位联合分娩球)开始分娩时自我效能评分为(274.76±31.56)分,高于对照组(247.53±37.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本研究中,观察组阴道分娩率95.24%, 高于对照组76.19%, 分娩期间并发症发生率11.90%, 低于对照组3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由此表明,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干预,能够改善妊娠结局,提升自然分娩率。分析原因为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可避免发生胎盘血灌注不足情况,减少新生儿窒息或胎儿窘迫发生,并增强宫缩力度,改善骨盆底肌肉韧带能力,提高产妇分娩适应能力[16]。此外,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分娩控制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由此表明,初产妇分娩时应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能缩短产程,使产妇选择舒适分娩体位,提升自我分娩控制感,进一步改善分娩结局。
综上所述,初产妇分娩期间配合分娩球与自由体位干预,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具有较高可行性。
-
表 1 2组初产妇妊娠结局[n(%)]
组别 n 阴道分娩 产钳助产 剖宫产 对照组 42 32(76.19) 6(14.29) 4(9.52) 观察组 42 40(95.24)* 1(2.38) 1(2.38)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表 2 2组初产妇产程时间比较(x±s)
h 组别 n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对照组 42 10.94±2.63 3.52±1.13 0.46±0.10 观察组 42 6.02±1.13* 2.25±1.05* 0.25±0.08*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表 3 2组初产妇分娩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n 宫颈裂伤 阴道壁裂伤 产道损伤 会阴裂伤 合计 对照组 42 4(9.52) 3(7.14) 4(9.52) 3(7.14) 14(33.33) 观察组 42 1(2.44) 1(2.44) 1(2.44) 2(4.76) 5(11.90)*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
[1] 伍秋菊, 张颖. 正常初产妇产程中自由体位与传统卧位对产科质量和母婴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S1): 504-50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ANE2017S1550.htm [2] 曾娜, 刘桂兰, 周玉博, 等. 1990-2010年某三甲医院初产妇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指征变化情况[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6, 27(2): 101-104. doi: 10.3969/j.issn.1671-878X.2016.02.001 [3] 陈萰, 李桂丽, 付蕊红. 自由体位联合拉玛泽呼吸对阴道分娩产妇产程疼痛的影响[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6): 736-738. doi: 10.3969/j.issn.1673-5293.2017.06.040 [4] 米丽邦古丽·吾布里, 马瑛, 丁桂凤. 自由体位分娩联合自然娩肩法对妊娠结局和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8, 15(29): 66-69, 7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CY201829017.htm [5] 刘梦晓, 罗庆平. 自由体位分娩法和分娩减痛法在初产顺产妇分娩结局中的临床效果[J]. 河北医学, 2016, 22(3): 436-438. doi: 10.3969/j.issn.1006-6233.2016.03.030 [6] 张静, 陈江鸿, 刘丽, 等. 自由体位分娩对产妇分娩结局及盆底功能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24(14): 1657-1658. doi: 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8.14.012 [7] 张远惠, 谢婧, 李玲玲, 等. 自由待产体位及改良产程体位在经阴道自然分娩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 15(6): 864-866. doi: 10.3969/j.issn.1672-9455.2018.06.041 [8] 黄素清, 周小娜. 自由体位分娩联合间苯三酚、分娩减痛对初产产妇产程、疼痛及新生儿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18, 33(7): 1527-152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FYB201807029.htm [9] 陶洁静, 朱秀梅, 邵亦琦. 自由体位联合分娩减痛法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 29(5): 649-652. doi: 10.3969/j.issn.1673-5293.2018.05.028 [10] 陈君然, 刘加胜, 刘明会, 等. 分娩球联合穴位按摩用于初产妇临床镇痛分娩的协同作用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8, 33(15): 3392-339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FYB201815010.htm [11] 崔月昕, 申薇, 史丽, 等. 导乐镇痛仪联合分娩球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抑郁的影响[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8(7): 789-792.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7.011 [12] 徐燕, 曹迎九.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产妇产程及剖宫产率的影响[J]. 中国临床研究, 2016, 29(4): 546-54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CK201604038.htm [13] 杨萍, 田瑞华.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促进第一产程的临床效果[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6, 33(22): 49-50, 7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FHL201622020.htm [14] 古聪慧, 朱小红, 肖丹璇, 等.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痛及焦虑心理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 15(6): 869-871. doi: 10.3969/j.issn.1672-9455.2018.06.043 [15] 王晓宁, 吴艳, 朱雅娟, 等.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产妇自我效能、疼痛评分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18, 33(3): 536-53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FYB201803019.htm [16] 廉清颖, 贾显静. 自由体位联合分娩球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6, 31(5): 769-771. doi: 10.3969/j.issn.1005-3697.2016.05.042 -
期刊类型引用(27)
1. 凌晨丽,韩春薇,闫华. 自由体位与仰卧位分娩干预对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中国医药导报. 2024(02): 108-111 . 百度学术
2. 姬亚军,张倩,张文文.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程、产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中国医学工程. 2024(09): 80-84 . 百度学术
3. 方丽. 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医学信息. 2024(20): 171-174 . 百度学术
4. 张烨,闫华,苗从艳,张培培. 自由体位联合分娩球分娩临床应用效果.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09): 2073-2077 . 百度学术
5. 冯杏玲. 孕期营养干预及分娩期自由体位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探究. 智慧健康. 2023(20): 76-79+89 . 百度学术
6. 李彩凤,陈慧超. 导乐球联合自由体位用于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效果. 中国现代医生. 2022(07): 182-184+188 . 百度学术
7. 覃珠灵. 导乐陪伴分娩联合分娩球护理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价值.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11): 1946-1948 . 百度学术
8. 耿丽娟,常影. MBSR联合导乐陪伴对初产妇心境状态、母婴结局的影响. 华夏医学. 2022(04): 53-56 . 百度学术
9. 万彬,叶晨,沈露. 骨盆摇摆运动联合分娩球在纠正产妇临床不适中的干预效果.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2(07): 79-82 . 百度学术
10. 覃娥,黄少,陆梅丽. 初产妇采取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的疗效. 智慧健康. 2022(28): 108-111+116 . 百度学术
11. 黄玲,陈丽娟. 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 大众科技. 2022(11): 78-81 . 百度学术
12. 夏凤仪. 自由体位在产程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智慧健康. 2022(33): 174-177 . 百度学术
13. 王嫡. 自由体位分娩对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的影响. 中外医疗. 2021(08): 72-74 . 百度学术
14. 雷凤英,孙君侠,毕姝洁,王冬梅,韩会杰,郑冬媛,于梦婕. 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分娩球在分娩镇痛中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四川中医. 2021(06): 210-213 . 百度学术
15. 张钰.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干预对初产妇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情况的影响.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09): 1437-1438 . 百度学术
16. 金艳. 自由体位分娩应用于初产顺产孕妇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当代医学. 2021(21): 178-179 . 百度学术
17. 周小燕. 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的影响. 黑龙江科学. 2021(14): 90-91 . 百度学术
18. 毕健有,韩俊. 自由体位分娩模式结合分娩球在初产妇足月头位未衔接胎膜早破中的应用. 中国医学创新. 2021(30): 151-154 . 百度学术
19. 雷晓琳. 产钳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医疗装备. 2021(22): 136-137 . 百度学术
20. 薛蕾. 导乐联合分娩球对阴道分娩产妇疼痛程度及产程的影响. 西藏医药. 2021(06): 77-78 . 百度学术
21. 李超颖.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痛、分娩控制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心理月刊. 2020(03): 126 . 百度学术
22. 刘娟. 自由体位提高自然分娩率以及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有效性. 中国医药指南. 2020(23): 47-48 . 百度学术
23. 桂月娥,杨鸿枝. 分娩球+自由体位助产在初产妇中的应用及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中国当代医药. 2020(22): 127-130 . 百度学术
24. 陶美青,鲍莺莺,徐溢萍.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指导孕期健康教育联合围生期自由体位分娩对产妇产程及转剖宫产率的影响研究. 中国妇幼保健. 2020(17): 3138-3141 . 百度学术
25. 魏忠芳. 经皮神经电刺激法联合自由体位对自然分娩产妇分娩疼痛感的影响. 中外医学研究. 2020(28): 161-163 . 百度学术
26. 王淑贞,陈小容,李雪容. 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球护理对分娩结局和产妇心理的效果观察.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20(10): 794-795 . 百度学术
27. 张云,陆琴花. 分娩舞蹈在正常初产妇第二产程分娩中对自我效能和分娩控制感的效果研究. 智慧健康. 2020(35): 52-53+60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4
- HTML全文浏览量: 92
- PDF下载量: 5
- 被引次数: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