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lower limb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patients after orthopedic surgery
-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90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优质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缓解情况。结果 研究组凝血功能状况、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患者术后护理中,采用优质化护理能够显著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有助于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善。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igh-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lower limb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patients after orthopedic surgery.Methods Ninety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or orthopedic surgery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those in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high-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group. The coagulation function and the remission of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coagulation function and remission of lower limb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 High-quality car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of the occurrence lower limb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mprove the coagulation function of patients for orthopaedic patients.
-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病情的恢复[1-2]。但在骨科患者的护理中,由于细节性护理的缺失,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增加[3]。目前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重点在于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减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4]。本院对术后骨科患者采用优质化的护理模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接受骨科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男32例,女13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63.1±14.6)岁; 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63.7±15.3)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采用的麻醉方式均为全麻;所有患者均知情并且同意本项研究。排除标准:入院资料不完整的患者;患有下肢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心、肝、肾等功能器官有严重障碍的患者。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手术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同时本次研究获得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主要是病情监护、疼痛护理以及并发症的控制等,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主要按照医嘱采用抗凝药物以及早期抬高患者的下肢,同时防止下肢血管遭受压迫,从而有利于静脉的回流[6]。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化护理干预。①接受骨科手术后的患者,大多会由于疼痛而导致无法下床,患者由于长时间的行动不方便,因此会出现紧张或者焦虑情绪。在术后,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从而能够准确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以便进行合理的疏导,同时护理人员应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7]。护理人员应当在术后依据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病情出现后的处理方式以及应当注意的预防事项等,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说明讲解。②对于患者术后饮食的护理。护理人员积极提醒患者为保持肠道的畅通应多食用高纤维、易消化并且低脂肪的食物,防止因排便不顺而导致的腹内压升高,从而使患者的下肢静脉回流受到影响。③对骨科患者进行术后的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患者患肢的护理,为防止患肢出现静脉回流,应当将患肢置于高于心脏水平面处,并维持25 min, 从而使静脉压降低。同时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小幅度的恢复训练。例如站姿、坐姿的锻炼以及仰卧锻炼等,禁止对患者进行挤压或者热敷等护理操作[8]。④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情况,例如出血,应当立即报告主任医师,并根据主任医师的指导进行相应的治疗。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整个过程中,要保持动作缓慢,避免导致患者机械性损伤情况的出现。
1.3 观察指标
利用德国生产的全自动血凝仪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检测,主要的检测指标为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活酶时间(APTT)、血红蛋白(HGB)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9]。比较2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缓解情况:无效,患者的疼痛情况未有显著改善,下肢肿胀情况较为严重;轻度缓解,患者依然存在疼痛的情况,但是有一定程度减弱,下肢肿胀;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减弱,疼痛的程度减少1~2个级别;完全缓解,患者疼痛的情况消失,疼痛级别为0级[1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x±s)进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凝血功能
研究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 1 2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x±s)指标 对照组(n=45) 研究组(n=45) Fib/(g/L) 4.2±0.9 5.1±0.7* APTT/s 28.3±4.5 38.3±2.6* HGB/(g/L) 134.3±17.1 143.8±13.0* PT/s 13.4±1.7 16.8±1.4* Fib: 纤维蛋白原; APTT: 活化部分凝血酶活酶时间; HGB: 血红蛋白; PT: 凝血酶原时间。
与对照组比较, *P<0.05。2.2 2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
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 2 2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缓解情况[n(%)]缓解情况 对照组(n=45) 研究组(n=45) 无效 11(24.4) 3(6.7) 轻度缓解 5(11.1) 10(22.2) 显著缓解 21(46.7) 19(42.2) 完全缓解 8(17.8) 13(28.9) 总有效 34(75.6) 42(93.3)*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通过产生的具体现象可以划分为3个方面,主要为患者自身的原因、机体以及血液方面、术后恢复的原因[11]。在老年患者中,膝关节以及髋部骨折的患者需要在手术后有短时间的卧床休养,由于绷带缠绕以及敷料等情况会出现压迫性的止血,与此同时患者在术后短期内的活动量较少,因此导致患者患肢的血流在凝血系统激活以后出现进一步的回流减缓,该情况也是导致骨科患者在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原因[12]。骨科术后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情况的风险较高,深静脉血栓形成后会导致患者出现肿胀以及疼痛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以及患肢活动的恢复[13]。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更为严重的患者,会导致骨折手术治疗无效。在对骨科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工作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护理工作的重点[14]。在以往的常规护理中,大多采用以被动护理为主的基础性护理,对于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需求无法满足; 而优质护理干预则是将被动的护理工作转化为主动,对于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给予有效的提前预防。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凝血功能状况好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充分说明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于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善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深静脉血栓的因素有很多,因此需要从多种途径实现对静脉血栓的有效预防[15-16]。例如在对骨科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应当对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术后对患者尽早开展功能恢复训练,使患者通过训练改善静脉状态,最终达到防止血栓形成的目的[17]。
优质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为患者提供优质化的服务,加强基础护理,达到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而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增强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团队凝聚力的提升,护理人员可获得工作的成就感。
综上所述,在对骨科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的过程中,采用优质化的护理,能够显著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有助于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
表 1 2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x±s)
指标 对照组(n=45) 研究组(n=45) Fib/(g/L) 4.2±0.9 5.1±0.7* APTT/s 28.3±4.5 38.3±2.6* HGB/(g/L) 134.3±17.1 143.8±13.0* PT/s 13.4±1.7 16.8±1.4* Fib: 纤维蛋白原; APTT: 活化部分凝血酶活酶时间; HGB: 血红蛋白; PT: 凝血酶原时间。
与对照组比较, *P<0.05。表 2 2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缓解情况[n(%)]
缓解情况 对照组(n=45) 研究组(n=45) 无效 11(24.4) 3(6.7) 轻度缓解 5(11.1) 10(22.2) 显著缓解 21(46.7) 19(42.2) 完全缓解 8(17.8) 13(28.9) 总有效 34(75.6) 42(93.3)*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
[1] 刘秀丽, 张戟风, 孙玉敏, 等. 葛根素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 实用医学杂志, 2017, 32(1): 126-12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YZ201701037.htm [2] 唐煜, 华扬. 血管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检测的临床应用客观性[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8, 27(4): 360-363. [3] 郜永顺, 闫西忠, 黄晶晶, 等. D-二聚体升高临界值与腹部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进展的相性研究[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7, 32(12): 1022-1025. doi: 10.3760/cma.j.issn.1007-631X.2017.12.012 [4] 黄莹, 王春梅, 张毅, 等. 胸外科术后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凝血状态分析[J]. 中国肺癌杂志, 2018, 21(11): 66-6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FAIZ201811011.htm [5] 林旺, 张栋, 王盈盈, 等. 髋部以下创伤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J]. 山东医药, 2017, 46(32): 59-61.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17.32.018 [6] 李琳, 何丽英, 刘思源, 等.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及护理策略[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7, 37(1): 63-6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YBF201701032.htm [7] 王琛, 方立挺, 陈福春. 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时机和方法的临床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 2017, 47(9): 177-17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YZ201709051.htm [8] 李立, 何学文, 郭铮, 等. 血府逐瘀片联合华法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介入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38(5): 119-12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ZXJ201805033.htm [9] 黄新天. 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手术指征与技巧[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8, 38(12): 1440-144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WK201812029.htm [10] 鲜继淑, 王飞龙, 苏红, 等. 颅脑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8, 40(22): 2093-209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SDX201822014.htm [11] 王志娟. 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分析[J]. 家庭医药, 2019, 25(1): 263-263. doi: 10.3969/j.issn.1671-4954.2019.01.334 [12] 王吉惠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 (5): 100-10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JZY201605054.htm [13] 李建陆, 陈国胜, 马剑玲, 等. 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7 (7): 161-16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ZZX201707080.htm [14] 邵冰冰. 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 (19): 216-21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XK201719164.htm [15] 王明燕, 丛波. 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 (56): 250-250.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16.56.193 [16] 张蕾. 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 养生保健指南, 2016, 19(52): 148-14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SQ201304336.htm [17] 梅凤云. 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 家庭医药, 2018, 16(5): 332-333. doi: 10.3969/j.issn.1671-4954.2018.05.429 -
期刊类型引用(3)
1. 邵燕蓉,杨桂英,邵阳,林嘉鳞. “和伤散”熏洗联合刘氏“三指按摩”手法对预防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12): 76-79 . 本站查看
2. 孙颖. 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临床护理. 中国医药指南. 2021(29): 134-136 . 百度学术
3. 路丹. 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甘肃科技纵横. 2020(12): 94-96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25
- HTML全文浏览量: 114
- PDF下载量: 5
- 被引次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