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ect of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therapy on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femal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
摘要:目的 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对照组进行电刺激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失禁生活质量评分、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及盆底综合肌力等指标,以及2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 2组患者1 h尿垫漏尿量、盆底综合肌力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 0.05), 且观察组1 h尿垫漏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盆底综合肌力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P < 0.05)。结论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显著。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therapy on the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femal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Methods Totally 100 female patients with mild tomoderat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lectricalstimula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urine leakage of 1 h pad test and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s well.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urinary pad leakage volume,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in both group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The urinary pad leakage volu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0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2.00%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 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femal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在平时无尿失禁的状态下,尿液在腹压骤增时(如打喷嚏、咳嗽、大笑、剧烈活动、奔跑)经尿道口不自主地流出,且膀胱逼尿肌不发生收缩[1]。中国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为18.09%。目前,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多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2]。本院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方法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年龄25~60岁,无头部损伤及手术史,无盆腔手术史,无糖尿病史,无泌尿系统结石、感染及畸形,未安装心脏起搏装置,月经规律。2组患者的年龄、尿失禁级别、盆底肌肌力评级、治疗前尿失禁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采用法国PHENIX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具体操作如下: ①给予患者电刺激,脉宽为250 s, 频率为50 Hz, 唤醒患者本体的感觉,对其血液循环、神经敏感性、肌肉敏感性及肌肉数量进行调整。在患者接受电刺激治疗初始时,给予患者最大强度的可耐受阈电流; 治疗中期,在患者可耐受且未发生明显不适的电流强度范围内增加强度,一般在实验过程中增加2~5 mA,再进行治疗,全程共20 min。②给予患者生物反馈20 min, 训练患者学会收缩会阴,注意将会阴与腹部收缩分开。③依据程序给予的训练模块给予患者Ⅰ类及Ⅱ类肌纤维的初次训练(Ⅰ类肌纤维是T形图, Ⅱ类肌纤维是锥形图),时间为10 min, 初步提高患者的I类肌纤维及Ⅱ类肌纤维的肌力。④盆底Ⅱ类肌纤维的特点是易疲劳、快收快放,故再次训练盆底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的生物反馈,进一步提高Ⅱ类肌纤维的肌力。⑤给予Ⅰ类及Ⅱ类肌纤维整体的生物反馈训练,使Ⅰ类及Ⅱ类肌纤维的协调性得到增加。⑥恢复、增强会阴肌肉。分步训练盆底肌肉,使强直性肌肉纤维得到锻炼。⑦训练尿急功能。依据电脑的设定模拟尿急程序,嘱咐患者依照生物反馈模块训练,确保患者在周围环境不允许而尿急时能憋住尿液而不漏尿。⑧嘱咐患者在咳嗽时自主将盆底肌肉收紧。依照电脑设定的A3反射生物反馈模块对盆底肌肉进行训练,尽量在模拟咳嗽时使盆底肌肉收缩。训练患者在咳嗽等使腹压增加的情况下能收缩盆底肌肉避免漏尿。⑨锻炼直立时腹部-会阴肌肉的协调收缩能力。训练依照电脑设定的会阴-腹部协调收缩的生物反馈模块进行,使患者在直立时协调收缩会阴-腹部肌肉,避免因憋尿而屏住呼吸的情况发生。每次治疗时均进行20 min生物反馈,治疗频率为2次/周, 1个疗程15次。
对照组进行电刺激治疗。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仅给予初始的可耐受阈电流强度,电流强度在治疗过程中不再增加,治疗时间为20 min。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失禁生活质量评分、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及盆底综合肌力等指标,以及2组的疗效[3-4]。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主观感觉无漏尿和/或盆底肌力(平均值) 5级,客观检查无压力性尿失禁; 好转:主观感觉漏尿好转和/或盆底肌力提升2级及以上, 1 h尿垫试验漏尿量较以前减少量≥50%;无效:主观感觉漏尿无好转和(或)盆底肌力提升小于1级, 1 h尿垫试验漏尿量较以前减少量 < 50%。以治愈+好转计算总有效率[5]。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表示疗效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选择SPSS 18.0软件进行,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行χ2检验, 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盆底肌力情况比较
治疗1个疗程后, 2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均有所改善,其中2组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的改善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盆底Ⅱ类肌纤维肌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表 1 2组治疗后盆底肌力改善情况比较盆底肌力 级别 观察组(n=50) 对照组(n=50) 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 0级 5 10 1级 10 9 2级 25 26 3级 10 5 盆底Ⅱ类肌纤维肌力 0级 7* 15 1级 7* 20 2级 24* 12 3级 12* 3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2.2 2组患者1 h漏尿量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2组患者1 h尿垫漏尿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1 h漏尿量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2。
表 2 2组患者治疗后1 h漏尿量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指标 观察组(n=50) 对照组(n=50) 1 h尿垫试验漏尿量/g 10.32±5.01* 22.71±10.08 1 h尿垫试验漏尿减少量/g 20.61±8.67* 11.23±18.59 I-QQL评分/分 52.93±8.65* 41.13±14.72 I-QQL评分增加量/分 19.64±13.23* 8.01±11.23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2.3 2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3。
表 3 2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比较组别 n 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0 20 28 2 96.00* 对照组 50 0 36 14 72.00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3. 讨论
压力性尿失禁是中老年妇女的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由于年龄、肥胖、生育等因素影响,患者会发生膀胱颈及近端尿道下移,尿道黏膜封闭功能减退,尿道的盆底肌肉及结缔组织功能、固有括约肌功能下降,导致支配控尿组织的结构神经系统功能出现障碍[6]。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常采用盆底肌训练、药物及手术等手段进行治疗[7]。盆底康复治疗,即电刺激与生物反馈疗法,具有安全系数高、零创伤、痛苦小、疗效好等优点[8]。
本研究采用法国PHENIX低频神经肌肉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将盆底肌肉电信号活动转换为视觉或声音信号反馈给患者,患者依据这些信号自主学会控制盆底肌的舒张与收缩,从而获得正确的锻炼[9]。电刺激治疗是利用放置在患者阴道内的电极将不同强度的电流传递到患者盆底[10]。刺激盆底神经及肌肉,增强盆底肌肉的弹性及收缩强度,改善盆底肌肉的协调性以及控制能力,使受损的肌肉筋膜张力得到恢复,加强盆底结构的支撑作用,提高尿道闭合压,同时反射性地抑制膀胱兴奋,加强控尿[11-12]。在治疗过程中,执行电刺激由同一操作者进行,治疗后2组患者的1 h尿垫漏尿量、生活质量评分及盆底肌力级别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但采取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的患者改善情况更为明显。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盆底I类肌纤维肌力的改善情况无显著差异,但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的患者Ⅱ类肌纤维肌力改善情况明显较好。分析原因认为,盆底I类肌纤维属于盆底深肌群,其位于盆底肌肉深层,在电刺激中期,即使电流强度增加仍无法充分到达,故未将I类肌纤维完全唤醒,导致对其训练程度不够,未达到明显效果[13]。Ⅱ类肌纤维主要是盆底浅层肌,可直接感触到电刺激,训练更为充分[14]。
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 ①每个患者的可耐受阈刺激强度不同,要针对不同患者的耐受阈选择不同的阈电流初始强度,且在治疗中期适当增加电流强度[15-17]。②详细地向患者讲解治疗目的、步骤以及方法,争取获得患者最大限度的配合,保证每次治疗都能达到最佳效果。③治疗环境也会影响治疗效果,应选择舒适、隐蔽、温度适宜的环境,减少外界的干扰,确保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以高度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疗效[18]。
-
表 1 2组治疗后盆底肌力改善情况比较
盆底肌力 级别 观察组(n=50) 对照组(n=50) 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 0级 5 10 1级 10 9 2级 25 26 3级 10 5 盆底Ⅱ类肌纤维肌力 0级 7* 15 1级 7* 20 2级 24* 12 3级 12* 3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表 2 2组患者治疗后1 h漏尿量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
指标 观察组(n=50) 对照组(n=50) 1 h尿垫试验漏尿量/g 10.32±5.01* 22.71±10.08 1 h尿垫试验漏尿减少量/g 20.61±8.67* 11.23±18.59 I-QQL评分/分 52.93±8.65* 41.13±14.72 I-QQL评分增加量/分 19.64±13.23* 8.01±11.23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表 3 2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比较
组别 n 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0 20 28 2 96.00* 对照组 50 0 36 14 72.00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
[1] 孙利, 沈孟荣, 陈东颖, 等.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疗效[J].安徽医学, 2017, 38(1): 81-83. doi: 10.3969/j.issn.1000-0399.2017.01.024 [2] 连荣丽, 刘世秀, 李芬.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2): 187-189. doi: 10.3969/j.issn.1673-5293.2017.02.029 [3] 王陶然, 周新, 李晓燕, 等.生物反馈电刺激对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 2017, 15(7): 1144-114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QY201707016.htm [4] 包飞飞, 戴婵娟, 何彩莲.综合盆底复健方案对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7, 40(5): 429-43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904.2017.05.012 [5]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7, 52(5): 289-293. doi: 10.3760/cma.j.issn.0529-567x.2017.05.001 [6] 李绍江, 张士更, 张楠.保留膀胱颈近端尿道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控功能中的作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28(5): 366-369. doi: 10.3969/j.issn.1005-4561.2018.05.009 [7] 孙智晶, 朱兰, 郎景和, 等.盆底肌肉训练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7, 52(2): 138-140. doi: 10.3760/cma.j.issn.0529-567x.2017.02.016 [8] 向素蓉.盆底康复治疗在宫颈癌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2): 209-210. doi: 10.7619/jcmp.201712071 [9] 李桂花, 王燕, 翟楠.综合护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 22(4): 72-7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YZL201804021.htm [10] 何晶, 邱锜敏, 张媛.补中益气方联合低频冲击反馈电刺激、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9): 73-76. doi: 10.7619/jcmp.201719021 [11] 张洁, 吴晓丽.产后盆腔肌筋膜痛的盆底表面肌电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 2017, 17(2): 211-21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RDYZ201702020.htm [12] 胡洋, 楼叶琳, 吴海啸, 等.经会阴盆底超声与尿动力学检查评估女性混合性尿失禁的相关性[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 24(6): 100-10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KLS201806018.htm [13] 魏玮, 周桃梅, 石晓敏.产褥期盆底肌肌力筛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7, 32(3): 462-46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FYB201703011.htm [14] 邹艳芬, 刘利平.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在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6): 697-699. doi: 10.3969/j.issn.1673-5293.2017.06.027 [15] 罗娟, 刘倩.不同功能性电刺激方案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儿童神经源性逼尿肌尿道无收缩尿失禁的疗效[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8, 35(4): 461-465. doi: 10.3969/j.issn.1005-202X.2018.04.017 [16] 刘鹏, 孙红霞.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电刺激对盆底肌康复治疗效果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 16(5): 507-510. doi: 10.3969/j.issn.1671-4695.2017.05.030 [17] 邹琴, 李晓玲, 赵延慧, 等.盆底肌肉锻炼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术后控尿效果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 2017, 32(4): 312-31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FSJX201704009.htm [18] 蔡心悦, 董洪英, 杨金梦, 等.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非手术治疗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 8(1): 3-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AMYD201701003.htm -
期刊类型引用(20)
1. 宁敏琦,洪莉,何勇.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临床应用进展. 山东医药. 2024(26): 107-110 . 百度学术
2. 朱可天,徐蔚,吴秀英. 电刺激生物反馈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 电生理指标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妇幼保健. 2023(01): 12-15 . 百度学术
3. 金新新,张丽丽,燕岩岩. Kegel运动联合穴位按摩对产后尿失禁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 中华养生保健. 2023(20): 73-76 . 百度学术
4. 王志祥,石彧,李莹莹,陈柳名,黄莹,孔仿婷,莫冬梅. 浮针治疗产后尿失禁的疗效及对盆底肌收缩力的影响.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01): 121-124 . 百度学术
5. 贺秀锦,宋红艳. 仿生物反馈法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女性SUI对照观察.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22(04): 118-121 . 百度学术
6. 张彩红,吕喜云,高翔,冯淑婉,周雷,马训兰. 盆底综合康复治疗和自行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妇盆底肌恢复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中国妇幼保健. 2022(22): 4140-4143 . 百度学术
7. 李凤桂,余丽红,王慧琪,涂春燕.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24): 97-100 . 百度学术
8. 林素. 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子宫切除术后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 医疗装备. 2021(03): 171-172 . 百度学术
9. 娄安锋,王焱,张国贤,郭志彬,秦红敏. 生物反馈盆底肌康复疗法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06): 60-63 . 本站查看
10. 钟江雅.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盐酸米多君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吉林医学. 2021(04): 900-902 . 百度学术
11. 李楠,李一冰. 盆底三维超声在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及TVT-O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07): 564-568 . 百度学术
12. 钱慧,孙红梅,刘凤华,聂艳萍. 电刺激生物反馈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中国医药导报. 2021(12): 123-126 . 百度学术
13. 马粉香,郭英. 中西医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进展. 新疆中医药. 2021(02): 123-125 . 百度学术
14. 徐丹丹,辜锐鑫,周晶,赵焰. 盆底康复训练结合太极推拿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时珍国医国药. 2021(06): 1412-1414 . 百度学术
15. 李娟,林素燕. 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表面电信号的影响.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1(04): 236-238 . 百度学术
16. 史朝亮,王阳贇,朱玲敏,崔文琪,章俊,施国伟.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1470 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患者下尿路症状的影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07): 74-76 . 百度学术
17. 丁晓燕,王璐璐,陈晓明. 盆底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及性功能的影响. 中国现代医生. 2020(16): 55-58 . 百度学术
18. 蒋文胜,蓝海燕,罗思瑛. 经阴道CO_2激光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对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医学创新. 2020(21): 119-123 . 百度学术
19. 何萍,李萍,陆彩霞. 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20(16): 103-106 . 百度学术
20. 朱丽华,王春丽,苏洁. 经会阴超声与尿动力学评估子宫全切除术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价值.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08): 1535-1539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5
- HTML全文浏览量: 151
- PDF下载量: 12
- 被引次数: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