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左红艳, 刘梅

左红艳, 刘梅. 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15): 96-99. DOI: 10.7619/jcmp.201915026
引用本文: 左红艳, 刘梅. 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15): 96-99. DOI: 10.7619/jcmp.201915026
ZUO Hongyan, LIU Mei. Application of high 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 combined with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benign gallbladder polypoid lesions[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19, 23(15): 96-99. DOI: 10.7619/jcmp.201915026
Citation: ZUO Hongyan, LIU Mei. Application of high 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 combined with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benign gallbladder polypoid lesions[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19, 23(15): 96-99. DOI: 10.7619/jcmp.201915026

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刘梅, E-mail: 278352104@qq.com

  • 中图分类号: R575.6

Application of high 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 combined with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benign gallbladder polypoid lesions

  •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0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为标准,判断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能。
      结果  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68%、60.00%、92.00%; 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中,团状、乳头状或桑葚状占比高于基底较宽、带蒂或基底狭窄息肉(P < 0.05); 高回声占比高于稍高回声、等回声、强回声(P < 0.05); 单发占比高于多发(P < 0.05)。
      结论  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较高。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high 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 combined with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benign gallbladder polypoid lesion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00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polypoid lesions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preoperative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and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were performed. Diagnostic efficacy of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and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were evaluated taking surgical pathology Results as standard.
      Results  The diagnostic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of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doppler ultrasound were 93.68%, 60.00% and 92.00%, respectively; in the benign polypoid lesions of the gallbladder examined by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and doppler ultrasound, the proportions of cluster-like, papillary or mulber-like lesion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broader base, pedicle or narrow base (P < 0.05); the proportion of hyperechoic polyp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lightly hyperechoic, isoechoicand hyperechoic polyps(P < 0.05); the proportion of single poly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ultiple polyps (P < 0.05).
      Conclusion  High 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 combined with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has high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in the diagnosis of benign gallbladder polypoid lesions.
  • 胆囊息肉样病变也被称为胆囊息肉,主要是指胆囊壁向囊腔内息肉样局限性隆起现象[1]。胆囊息肉样病变类型较多,包括息肉型早期胆囊癌、胆固醇性息肉、良性非胆固醇息肉等,其中胆固醇性息肉所占比例较高[2]。当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而术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病情评估,对于指导手术方案制定具有重要临床意义[3]。目前认为,以超声为首的影像学检查在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4]。但既往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多采用3.5 MHz低频探头检测,而多数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胆囊前壁、底部与腹壁间距离较近,低频探头诊断时极易因超声近场效应,导致图像模糊不清,导致误诊、漏诊。而高频超声能克服这一弊端,可最大限度消除近场效应,对胆囊底部(包括前壁)进行完整显示,弥补低频超声不足[5]。而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对病灶部位血流信号进行清晰显示,便于诊断、鉴别。本研究在10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术前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判断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10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 ①符合《胆囊良性疾病治疗决策的专家共识(2011版)》[6]中诊断标准; ②行胆囊切除手术,术后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③术前行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心、肝、肾脏器功能障碍; ②合并严重精神障碍; ③合并其他肿瘤疾病; ④合并凝血障碍疾病。本组患者中,男53例,女47例; 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48.24±3.88)岁。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 15例存在不同程度右上腹痛或剑突下痛, 4例存在反复性上腹疼痛发作。100例患者术前均分别行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叮嘱所有受检者检查前1 d避免服用影响胆囊收缩类药物,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高脂肪食物。常规禁食8 h, 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进行检查。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器为德国西门子SONOLINE Premier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5 MHz; 高频超声检查仪器为飞利浦HD11型、IU22型超声诊断仪,高频超声探头频率7~10 MHz。检查时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左侧卧位,必要时采用坐位和(或)站立位,甚至胸膝位(高频超声检查)。探头置于右肋间、剑突下、肋缘下等部位,实施多切面扫描,对胆囊及周围情况进行探查,一旦发现可疑部位,行放大、重点观察。详细观察胆囊病变位置、大小、形态、回声、边界、血流信号等,规范记录。样本容积规格1 mm×1 mm×1 mm, 血流和声速夹角 < 60 °, 并检测、记录阻力指数。由2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采用双盲法共同阅片,做出诊断。

    ① 统计分析本组患者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②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高频超声、多普勒超声对良性和恶性病变检出情况,并计算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检出率=检出阳性例数/总例数×100%。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总人数×100%。③观察高频超声结合多普勒超声对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图像特征、血流特征。

    研究数据以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组10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学检查确诊良性95例,恶性5例。良性患者中, 57例为胆固醇息肉, 31例为炎性息肉, 5例为腺瘤, 2例为腺肌症。恶性患者中, 5例均为腺癌。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检出良性91例,阴性9例,检出率为91.00%。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诊断敏感度为93.68%(89/95), 特异度为60.00%(3/5), 准确度为92.00%(92/100)。见表 1

    表  1  本组患者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n(%)]
    高频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 合计
    良性 恶性
    良性 89(89.00) 2(2.00) 91(91.00)
    恶性 6(6.00) 3(3.00) 9(9.00)
    合计 95(95.00) 5(5.00) 100(100.0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确诊89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中,病灶形态上,团状、乳头状或桑葚状占比高于基底较宽、带蒂或基底狭窄息肉患者(P < 0.05); 高回声占比高于稍高回声、等回声、强回声患者(P < 0.05); 单发息肉数占比高于多发(P < 0.05)。见表 2

    表  2  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超声诊断图像特征[n(%)]
    高频超声、多普勒超声 息肉情况
    病灶形态 团状、乳头状或桑葚状 49(55.06)
    基底较宽 28(31.46)
    带蒂或基底狭窄 12(13.48)
    回声 高回声 41(46.07)
    稍高回声 15(16.85)
    等回声 8(8.99)
    强回声 25(28.09)
    息肉数量 单发 52(58.43)
    多发 37(30.34)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高频超声、多普勒超声确诊89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中, 23例病灶内存在血流信号,占比25.84%。其中,点状血流信号10例,未检测到频谱; 条状血流信号8例,阻力指数0.46~0.75, 平均阻力指数(0.56±0.08); 胆囊腔内伴多发结石5例,影响到频谱检测。见图 12

    图  1  超声诊断胆固醇息肉的血流特征
    A: 胆囊体后壁高回声团块,边界清晰,无血流信号; B: 高回声病灶,胆囊后壁桑葚状附着,血流信号不明显,病理诊断为胆固醇息肉。
    图  2  超声诊断腺瘤的血流特征
    A: 胆囊体前壁高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 B: 高频超声显示高回声,胆囊前壁处团状附着,病灶基底宽,血流信号明显,阻力指数0.62, 病理证实为腺瘤。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及饮食结构、规律的改变,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数明显增多[6-8]。胆囊息肉样病变是胆囊壁腔内出现的息肉状病变,可逐渐向腔内生长,包括真性息肉、假性息肉,其中假性息肉相对更为常见,包括胆固醇假性息肉、炎性假性息肉、局灶性腺肌症,这些病症本身无恶变潜能[9]。而真性息肉既可以为良性,也可以为恶性,良性多为腺瘤,恶性多为腺癌。而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主要病理学改变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瘤,尤其是胆固醇息肉,直径较小,一般为10 mm以内,诊断难度较大。多数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只表现为慢性右上腹疼痛或上腹饱胀等,部分患者甚至无明显症状,导致诊断难度较大。而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若不及时诊断,极易耽误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存在恶变风险,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0]。因此,临床需尽早采取积极措施进行诊断以评估病情,及时鉴别良恶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改善预后。

    当前,临床多采用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但既往常规腹部超声采用3.5 MHz低频探头,极易因胆囊底部游离、周围肠袢气体干扰诊断结果导致漏诊,尤其是前壁病变的诊断。近年来,高频探头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胸壁结核、甲状腺微小结节、缺血性脑卒中、乳腺癌等[11-14], 探头频率7~10 MHz。高频超声在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能完整显示病变部位,克服低频探头显示不清的弊端。此外,高频超声还能显示病变增厚的囊壁内部结构。但高频超声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如难以清晰扫描位置较深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成像模糊等。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病灶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回声等,且能对息肉样病变的血流状态进行分析,为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研究[15]发现,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的肿块内血流、阻力指数测定在良恶性鉴别中具有较高参考价值。但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对相似病变如胆囊结石与胆囊息肉样病变检查时特异度较低,而高频超声能显示微血管循环,弥补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不足,故诊断期间可联合应用。严稳开[16]对110例良性胆囊息肉病变患者进行了分析,发现经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准确率高达96.4%, 与手术病理结果基本相符,认为该方法可作为胆囊癌病变预防依据。本研究中,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68%、60.00%、92.00%, 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均说明高频超声结合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较高,原因可能为两种方式联合应用可实现优势互补,准确观察病灶部位、形态、大小等,且可清晰显示微血管循环、血流信号,提升检查准确率,降低误诊、漏诊发生风险[17-18]。此外,本研究还重点分析了高频超声、多普勒超声对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图像特征,发现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多为单发,且形态多为团状、乳头状或桑葚状,大多呈高回声, 25.84%患者病灶内存在血流信号,推测高频超声与多普勒超声结合检查时图像特征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较高。

  • 图  1   超声诊断胆固醇息肉的血流特征

    A: 胆囊体后壁高回声团块,边界清晰,无血流信号; B: 高回声病灶,胆囊后壁桑葚状附着,血流信号不明显,病理诊断为胆固醇息肉。

    图  2   超声诊断腺瘤的血流特征

    A: 胆囊体前壁高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 B: 高频超声显示高回声,胆囊前壁处团状附着,病灶基底宽,血流信号明显,阻力指数0.62, 病理证实为腺瘤。

    表  1   本组患者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n(%)]

    高频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 合计
    良性 恶性
    良性 89(89.00) 2(2.00) 91(91.00)
    恶性 6(6.00) 3(3.00) 9(9.00)
    合计 95(95.00) 5(5.00) 100(100.00)
    下载: 导出CSV

    表  2   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超声诊断图像特征[n(%)]

    高频超声、多普勒超声 息肉情况
    病灶形态 团状、乳头状或桑葚状 49(55.06)
    基底较宽 28(31.46)
    带蒂或基底狭窄 12(13.48)
    回声 高回声 41(46.07)
    稍高回声 15(16.85)
    等回声 8(8.99)
    强回声 25(28.09)
    息肉数量 单发 52(58.43)
    多发 37(30.34)
    下载: 导出CSV
  • [1] 周锋, 王宏伟, 魏栋, 等. 超声造影检查在胆囊息肉样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 肝脏, 2018, 23(1): 90-92. doi: 10.3969/j.issn.1008-1704.2018.01.030
    [2] 李昭琪, 王晓艳, 肖定华. 胆囊良性疾病保留胆囊与切除胆囊治疗策略的选择[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8, 24(1): 4-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NKJW201801003.htm
    [3] 刘建东, 姜姗姗, 杨兴华, 等. 胆囊息肉样病变性质的术前预测分析[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7, 32(11): 956-956. doi: 10.3760/cma.j.issn.1007-631X.2017.11.017
    [4] 钟奇峰, 韩敏.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25): 93-9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XK201725076.htm
    [5] 石洁芳.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J]. 医疗装备, 2017, 30(5): 131-132. doi: 10.3969/j.issn.1002-2376.2017.05.090
    [6] 杜姚, 高雪亮, 张云凤, 等. 杨倩教授散结通络法治疗胆囊息肉经验研究[J].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7, 32(5): 51-5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ZYX201705017.htm
    [7] 李昭琪, 王晓艳, 肖定华. 胆囊良性疾病保留胆囊与切除胆囊治疗策略的选择[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8, 24(1): 4-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NKJW201801003.htm
    [8] 王秋生. 胆囊息肉之新知新解[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 22(3): 195-19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KLL201703003.htm
    [9] 卢昊. 《2017年欧洲多学会联合指南: 胆囊息肉管理和随访》摘译[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 33(6): 1051-105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6.006
    [10] 朱聪聪, 杨青.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CT增强及超声表现与病理结果的对照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8, 15(3): 107-110. doi: 10.3969/j.issn.1674-4985.2018.03.029
    [11] 李永波, 霍雪娥, 解建毅, 等. 胸部CT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胸壁结核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疗设备, 2017, 32(8): 64-67.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17.08.016
    [12] 何远明. 高频超声及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微小结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 27(2): 224-22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YXZ201702010.htm
    [13] 白雪萍, 张亚民, 杨晓娟. 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缺血性脑卒中诊疗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 17(6): 824-82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WLC201706014.htm
    [14] 刘巧珍, 唐英杰, 崔志利, 等. 1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高频超声与钼钯X线诊断结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8, 33(7): 1617-161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FYB201807060.htm
    [15] 姜学文. 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 1(2): 97-9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XYY201702061.htm
    [16] 严稳开. 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 15(12): 1224-1227. doi: 10.3969/j.issn.1671-4695.2016.12.031
    [17] 邵蕾, 杨军, 周利. 招飞体检标准修订前后超声检查淘汰情况分析[J].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 25 (3): 217-218. doi: 10.3760/cma.j.issn.1007-6239.2014.03.017
    [18] 陈梅, 肖旭平. 实时二维灰阶超声造影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7, 24 (5): 265-26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EBYT201705016.htm
  • 期刊类型引用(26)

    1. 苗珍珍. 对比不同频次超声血流参数在胆囊息肉样病变中的诊断异同性表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07): 116-118 . 百度学术
    2. 陈红玫. 高频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效能观察.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4(01): 121-124 . 百度学术
    3. 靳凤.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高频超声在胆囊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中的效能. 中国民康医学. 2024(23): 113-115 . 百度学术
    4. 孙玉彤. 高频超声与多普勒超声对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应用探讨. 基层医学论坛. 2023(02): 77-79 . 百度学术
    5. 张雅玲,牛鹏云,杨会.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对良恶性胆囊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癌症进展. 2023(01): 75-77+81 . 百度学术
    6. 吴世超. HFUS、LFUS联合检查在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08): 116-119 . 百度学术
    7. 季燕. 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在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08): 185-187 . 百度学术
    8. 张丽春,汪莹,胡鹏飞,黄斌. 多种灵活体位高频超声诊断胆囊结石的临床价值.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12): 1759-1761 . 百度学术
    9. 陈芹芹,王宋丹,戚瑶琴. 经腹彩超对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 世界复合医学. 2023(06): 113-115+119 . 百度学术
    10. 杜妍,刘琳. 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分析.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09): 106-108 . 百度学术
    11. 赵忻,刘玉平,郭永鹤,张二轲,张保. 胆囊隆起性病变超声造影特征与临床病理学特点的相关性分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20): 2218-2222 . 百度学术
    12. 于阳. 2D-CDFI检查对胆囊疾病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黑龙江医药. 2022(01): 204-206 . 百度学术
    13. 赵胜利,曹子洋,霍晓恺,许玉静,于清玉. 胆囊占位性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及诊断价值分析.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2(06): 52-54+67 . 百度学术
    14. 王洪香. 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应用. 世界复合医学. 2022(08): 36-39 . 百度学术
    15. 王玲. 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世界复合医学. 2022(08): 59-62 . 百度学术
    16. 刘晓盼. HFUS+CDFI检查在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辽宁医学杂志. 2022(05): 77-79 . 百度学术
    17. 朱寅子,邱萌. 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多普勒超声在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意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01): 49-51 . 百度学术
    18. 张金辉. CDFI技术联合TACDS技术对良性胆囊息肉病变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02): 141-142 . 百度学术
    19. 钟佳霖. 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应用价值.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11): 218-219 . 百度学术
    20. 宋文佳. 超微血管成像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14): 2245-2246 . 百度学术
    21. 陈娟,刘媛■. 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检查对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实用医技杂志. 2021(10): 1189-1191 . 百度学术
    22. 徐菱遥,姜社甜. 彩超与超声造影诊断胆囊腺瘤性息肉与大型胆固醇息肉的价值. 华夏医学. 2021(06): 30-33 . 百度学术
    23. 黄亚莉,付雪莲. 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对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的价值分析. 山西医药杂志. 2020(07): 811-813 . 百度学术
    24. 陈晓晖. 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彩超对胆囊息肉的诊断研究.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23): 133-135 . 百度学术
    25. 张勇生. 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23): 252-253 . 百度学术
    26. 张米荣. 高频超声联合常规超声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甘肃医药. 2019(10): 900-901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图(2)  /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67
  • HTML全文浏览量:  207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26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4-09
  • 修回日期:  2019-06-10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2-23
  • 发布日期:  2019-08-1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