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扫描患者的预防护理

关蕾, 李娜, 李彦珺

关蕾, 李娜, 李彦珺. CT增强扫描患者的预防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14): 121-124. DOI: 10.7619/jcmp.201914033
引用本文: 关蕾, 李娜, 李彦珺. CT增强扫描患者的预防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14): 121-124. DOI: 10.7619/jcmp.201914033
GUAN Lei, LI Na, LI Yanjun. Preventive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contrast-enhanced CT scan[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19, 23(14): 121-124. DOI: 10.7619/jcmp.201914033
Citation: GUAN Lei, LI Na, LI Yanjun. Preventive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contrast-enhanced CT scan[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19, 23(14): 121-124. DOI: 10.7619/jcmp.201914033

CT增强扫描患者的预防护理

基金项目: 

山东省青岛市市级课题 2015-370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R47

Preventive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contrast-enhanced CT scan

  • 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护理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本院接受CT增强扫描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防护理,评价2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
      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CT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5.56%,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 0.05); 观察组护理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 观察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应用预防护理能够显著提高CT扫描图像质量,减少不良反应,且患者扫描前后生命体征更趋于平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eventiv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T enhanced scan.
      Methods  Ninety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ontrast-enhanced CT scan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5 case per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and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preventive ca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two nursing Method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excellent rate of image quality for the contrast-enhanced CT sca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95.56% vs. 80.00%, P < 0.05).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Preventive nursing for contrast-enhanced CT scan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T scan images,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stabilize the the vital signs.
  • 消化性溃疡属于比较容易复发的常见病,其临床观测的一个重要病理因素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Hp感染可能通过口-口传播,也可能通过粪-口传播[1]。中医通常认为该病是由于禀赋先天性不足,脾胃经常虚弱,加之饮食不调节,七情失调,外感或过劳而导致,其病性属于虚实夹杂,本为脾虚,标为郁热血瘀、气滞湿浊,长期造成阴虚[2-3]。感染Hp大部分为缺乏正气,范畴属于邪毒传袭,中医辨证施护是按照不同的证型对患者实施干预措施,使其饮食合理、情志舒畅,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扶助正气,达到消灭Hp感染的目的[4-5]。本研究探讨了中医辨证施护结合饮食干预在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24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通过胃镜检查确认为十二指肠、胃溃疡,同时通过14C呼气试验确诊为感染Hp,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为食滞胃肠型、脾胃虚寒型、肝胃气滞型、胃阴亏虚型、瘀阻胃络型、寒邪犯胃型。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24例。对照组中,男74例,女50例,年龄21~67岁,平均(43.73±4.63)岁,病程2~25年,平均(5.83±3.82)年,十二指肠溃疡43例、胃溃疡49例、复合溃疡32例; 研究组中,男77例,女47例,年龄23~69岁,平均(41.04±5.71)岁,病程4~23年,平均(4.73±4.81)年,十二指肠溃疡44例、胃溃疡51例、复合溃疡29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等。

    研究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护。①情志护理: 中医通常认为思伤脾、怒伤肝、恐伤肾、忧伤肺,故可选择思胜恐等情志关系对患者进行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应防止患者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对其生活方式及工作方式进行调整,其次了解疾病,并使患者明确疾病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而比较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情志。瘀阻胃络型患者大部分是青壮年人,由于出血产生的紧张等情绪,加上家庭责任感与使命感较强,极易产生焦虑与急躁情绪,故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多谈心,体贴、关怀患者,使患者认识到情志的作用,建议患者培养兴趣爱好调节生活,还可怡情放怀,从而达到气机通畅的目的; 肝胃气滞型的发病因素就是情志,护理人员需及时与患者有效沟通,进行相应疏导,对患者的提问耐心回答,多讲成功案例,用技术使患者信任医生,并定期组织病友交流会等使患者的注意力分散; 胃阴亏虚型由于病势沉痼以及病程较长致患者出现抑郁等不良情绪,情志不得舒展,应安慰体贴患者,使患者调养心肾、鼓气畅情、怡情悦志,达到气血通畅的目的,使脾肾功能加强。②生活护理: 对于瘀阻胃络型患者,保证病房环境安静、有充足阳光,规律起居,注重保暖,常呼吸新鲜空气; 食滞胃肠型患者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大便通畅,选择探吐法使积食吐出,缓解胃痛; 肝胃气滞型患者需保证病房环境整洁、安静,温度适宜,空气新鲜; 胃阴亏虚型患者,保证其病房凉爽、向阴、宁静并湿润; 脾胃虚寒型患者会遇到寒冷而发病,需注重保暖,病房温度保持18~22 ℃, 睡眠时尤需注意腹部勿受凉,避免寒邪重袭,多使用热水泡足或饮热牛奶; 寒邪犯胃型患者需有洁净的病房环境,光线良好,热水泡脚早晚各1次,适量运动,达到鼓动阳气的目的。③疼痛护理: 食滞胃肠型患者选择中药汤或保和丸消食来通腑荡积、止痛,于饭后温服,也可以对患者足三里、胃理气以及中脘行针刺来止痛,并用番泻叶泡水饮用,保证大便通畅; 脾胃虚寒型患者于疼痛时吃糕点等对空腹痛进行缓减,并用热水袋敷胃部,也可对内关、中脘、足三里等穴进行艾灸,使用补法; 胃阴亏虚型患者于疼痛时对内关、中脘、三阴交等穴进行针刺; 瘀阻胃络型于疼痛时对胃俞、足三里、中脘等穴进行艾灸止痛,也可使用中药进行理气止痛,中药宜热服; 肝胃气滞型患者于疼痛时对足三里、太冲等进行针灸,使用泻法; 寒邪犯胃型患者于疼痛时针灸合谷、内关等止痛。④饮食干预: 寒邪犯胃型患者饮食需温热、细软,如红枣粥或生姜粥等,禁食刺激性、油腻、生冷及寒性食品,禁止吸烟、喝酒,防止气机被阻碍,尽量食用蔬菜等易消化的食物; 肝胃气滞型患者饮食需清淡,少食多餐,防止气血被阻滞,像粥、菜汤等,多食用柑橘、萝卜等开胃食物,禁食红薯等胀气食物; 食滞胃肠型患者需尽量对饮食进行控制,禁止暴饮暴食,止痛后,先予流食,之后再食萝卜、麦芽、山楂等理气消食食品,以便消食化滞,行气导滞; 胃阴亏虚型患者饮食需忌煎炸、辛辣食物,禁浓茶、咖啡,尽量少食山芋等壅阻气机食品,多食润燥生津等食品,水果、蔬菜等也需多食用; 瘀阻胃络型患者饮食需保持少食多餐原则,宜以细软食物为主,禁止吸烟、喝酒,达到行气活血的目的,禁辛辣、肥腻、硬固、粗糙食物; 脾胃虚寒型患者饮食需温中健脾,禁寒凉、生冷食物,避免损坏脾胃阳气,坚持少量多餐。

    1个月后,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①效果评价标准[7]: 显效,为镜像检查表明溃疡面愈合,且临床症状已经消失; 有效,为镜像检查表明溃疡面缩小,且有效控制了临床症状; 无效,为镜像检查表明溃疡面没有明显变化,且临床症状依然存在。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治疗依从性评价标准[8]: 主要通过饮食、用药、运动、休息、情绪5个维度21个条目对患者依从性进行评价,每一条目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偶尔依从、不依从4个等级,分别标记为1、2、3、4分, 84分为满分, >65分为依从性高, 50~65分为依从性一般, < 50分为依从性差,总依从率=高依从率+一般依从率。③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 使用本院自行编制的护理评价表对护理工作进行评分, < 72分为不满意, 72~94分为满意, > 94分为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采用SPSS 18.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 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1

    表  1  2组患者护理后效果比较[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对照组 124 49(39.51) 46(37.10) 29(23.39) 95(76.61)
    研究组 124 68(54.84) 47(37.90) 9(7.26) 115(92.74)*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研究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2

    表  2  2组患者护理依从状况比较[n(%)]
    组别 n 依从性高 依从性一般 依从性差 总依从
    对照组 124 57(45.97) 51(41.13) 16(12.90) 108(87.10)
    研究组 124 72(58.06) 48(38.71) 4(3.23) 120(96.77)*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3

    表  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
    对照组 124 49(39.52) 43(34.68) 32(25.81) 92(74.19)
    研究组 124 69(55.65) 45(36.29) 10(8.06) 114(91.94)*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消化性溃疡包括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主要发生在十二指肠与胃,属于临床多发病、常见病,造成此病的因素主要有分泌太多胃酸、感染Hp以及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9]。Hp是革兰阴性菌,属于微需氧菌,定植在其他细菌通常不能存活的胃黏液层与黏膜之间,其致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但被普遍认为是B型胃炎的重要致病因子,几乎95%的慢性胃炎患者会感染Hp[10-11]。通常中医[12]认为此病同饮食、情志等息息相关,主要是由于进食粗糙、刺激、情志不遂、用药不当、饮食不节、嗜烟好酒等导致,临床表现为周期发作、慢性病程、节律性的上腹痛。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一方面可以控制病情,另一方面可以改善治疗效果[13]

    Hp感染消化性溃疡在中医病证范畴中属于“泛酸”“胃脘痛”等,致病因素有多种,主要为脾胃虚弱、情志失调、外邪侵袭以及饮食不节等[14]。患者的主要患病部位是胃,虚实夹杂,此病于犯病初期为较轻的病情,长期会突然加剧并会见血等,如发生便血或呕血,说明病情比较重,气血痰瘀互结之后加剧为胃反、胃癌之恶症,所以对患者饮食与精神的护理更应加强[15-16]

    中医辩证施护是针对不同类型的症状进行护理,尽量减少辛辣食物、烟、酒、咖啡等的刺激,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水杨酸等药物需慎用,精神调摄方面也需注意,以使患者心情舒畅、乐观开朗[17]。防六淫、慎起居、适寒温,这对于溃疡的愈合及预防复发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因为中药的优势为“简、验、便、廉”,故比较容易被患者所接受[18]。中医辨证施护是于辩证的基础上明确护理原则与方法,因人、因地、因时地在实践中护理,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对其饮食调护、生活护理等进行干预。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结合饮食干预的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74%)显著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76.61%),表明中医辨证施护结合饮食干预对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辨证施护结合饮食干预对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患者依从率高,且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 表  1   2组护理前后生命体征情况比较(x±s)

    组别 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心率/(次/min)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5 130.84±12.49 133.05±13.80# 81.32±8.27 82.46±8.83# 73.57±9.39 74.95±9.88#
    对照组 45 132.56±13.41 139.77±14.02* 82.51±8.80 86.73±9.04* 73.01±9.28 79.84±10.39*
    与护理前比较,*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1] 郑晨, 齐雪梅, 梁长虎, 等. CT增强扫描在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和胃肠道间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 27(6): 1104-110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YXZ201706030.htm
    [2] 娄彦平, 韩波, 屈力力, 等. 两种不同注射方法在CT增强扫描预防造影剂外渗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23): 116-117. 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6.23.050
    [3] 李希, 王仁贵. 高分辨率MRI与Revolution CT增强扫描成像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 15(6): 145-14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LC201806047.htm
    [4] 冯剑秋, 孙小丽. CT增强扫描时大量造影剂外溢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中国医药导报, 2019, 16(1): 141-14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CY201901036.htm
    [5] 梁天齐. CT增强扫描对眶内海绵状血管瘤定性、定位诊断的准确性观察[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 14(8): 72-7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TMR201608024.htm
    [6] 任丽, 朱英, 施素萍, 等. CT增强扫描中非离子型对比剂注射速率致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6, 22(5): 488-490. doi: 10.3969/j.issn.1006-5741.2016.05.020
    [7] 路益娟. 心理学策略的干预模式评价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血压、心率及运动性伪影的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 36(12): 1659-166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7.12.028
    [8] 曹锋, 王传彬, 董江宁, 等. 能谱CT最佳单能量技术优化甲状腺肿瘤供血动脉图像质量的研究[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 27(8): 1443-144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YXZ201708007.htm
    [9] 刘卓, 张诚, 张卓璐, 等. 自由呼吸状态下冠状动脉CT造影可行性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6, 35(6): 938-94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CFS201606030.htm
    [10] 董桂青, 李伟. 人文关怀护理在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6, 22(17): 26-2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LHL201617014.htm
    [11] 吴超, 李静, 李雅丽, 等. CT增强扫描注射碘对比剂后血压和心率变化特点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6, 35(7): 1111-111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CFS201607030.htm
    [12] 邓育芬, 黄琼意, 黄意琳, 等. 音乐疗法对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成功率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5(3): 54-5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LSJ201603023.htm
    [13] 张娟, 陈金凤. 综合性护理措施在降低CT增强扫描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的应用[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 36(7): 929-93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YSB201607008.htm
    [14] 周海燕, 任丽. 预防性护理对CT增强扫描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 35(15): 2154-215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XYY202015079.htm
    [15] 王彦颖. CT增强扫描中不同浓度碘对比剂所致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20): 136-138. doi: 10.7619/jcmp.201620043
  • 期刊类型引用(24)

    1. 吴茜,黄灵巧. 中医饮食施护健康服务新模式的实践效果.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09): 126-128 . 百度学术
    2. 黄媚兰,唐忠银,龚璇,沈林艳,黄海荣,赵云. 十灰散穴位贴敷中医护理方案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09): 95-98 . 百度学术
    3. 郑菲,兰强芳,顾佳鲁. 六君子汤加减方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活动期临床研究. 新中医. 2023(03): 41-45 . 百度学术
    4. 赖芳芳,赵波涛,徐蔚飞,陈衍秋. 利用中医辨证思维实现消化科疾病个体化管理的优势.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10): 136-138 . 百度学术
    5. 张渡时,王强,郭杵强,王可茵,吴娇艳. 中医辨证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的影响. 名医. 2023(18): 144-146 . 百度学术
    6. 沈龙云. 中医辨证施食模式在我院消化科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2(01): 91-93 . 百度学术
    7. 杨美琳. 中医饮食施护在消化内科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2(01): 95-96 . 百度学术
    8. 韩东铧,陆晓珍,许凤雯,秦凤珍. 分期饮食管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吉林医学. 2022(05): 1414-1416 . 百度学术
    9. 吴开花,卢庆林. 饮食护理干预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黑龙江医学. 2022(13): 1626-1628+1632 . 百度学术
    10. 徐昌彬,李利华. 复方嗜酸乳杆菌辅助治疗Hp感染消化性溃疡疗效及对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基层医学论坛. 2022(23): 44-46+53 . 百度学术
    11. 葛青,李兰芳,王蓉蓉. 数字化网络环境下现代中医药的创新服务探索.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2(16): 171-173 . 百度学术
    12. 刘宁. 中医辨证治疗不同证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甘肃科技. 2022(21): 116-118+122 . 百度学术
    13. 李海艳,段晶,廖玲珑,罗文良. 知信行理论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服药情况的影响. 名医. 2022(21): 129-131 . 百度学术
    14. 王海波. 药学干预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研究. 海峡药学. 2021(04): 207-209 . 百度学术
    15. 张琪. 中西药合用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05): 775-777 . 百度学术
    16. 熊引,饶婷,张茜,刘兰花,罗开蓉. 中医辨证施护对消化性溃疡合并Hp感染患者消化道症状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右江医学. 2021(12): 925-929 . 百度学术
    17. 李春鸿,林养,吴春芳,杨康土. 抗体分型检测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15): 196-197 . 百度学术
    18. 王仙龄. 安胃疡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伴Hp感染的临床观察.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08): 1194-1195 . 百度学术
    19. 王艳霞. 中医辨证施护结合饮食干预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影响. 中医临床研究. 2020(19): 136-139 . 百度学术
    20. 彭文梅,高强.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病机及辨证论治研究概述.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19): 153-154 . 百度学术
    21. 邱海燕. 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20): 137+139 . 百度学术
    22. 张琪. 三黄六君汤加减辅治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疗效.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0(08): 64-67 . 百度学术
    23. 苏少锋,符岸秋,郭泽霞,庄少丽,刘惠. 反馈性健康教育联合饮食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影响. 中国医药导报. 2020(22): 167-170 . 百度学术
    24. 沈洪雨. 黄芪建中汤联合穴位温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06): 135-136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3)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9
  • HTML全文浏览量:  154
  • PDF下载量:  5
  • 被引次数: 27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4-14
  • 录用日期:  2019-06-22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2-23
  • 发布日期:  2019-07-2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