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早期护理介入的效果

周彤

周彤.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早期护理介入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11): 122-125. DOI: 10.7619/jcmp.201911035
引用本文: 周彤.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早期护理介入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11): 122-125. DOI: 10.7619/jcmp.201911035
ZHOU Tong. Effect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after laparoscopic myomectomy[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19, 23(11): 122-125. DOI: 10.7619/jcmp.201911035
Citation: ZHOU Tong. Effect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after laparoscopic myomectomy[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19, 23(11): 122-125. DOI: 10.7619/jcmp.201911035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早期护理介入的效果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R473.71

Effect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after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介入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胃肠功能及生理应激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介入。比较2组术后胃肠功能的状况及生理应激反应。
      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 < 0.05), 腹胀、恶心呕吐少于对照组(P < 0.05), 术后24 h的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早期护理介入能够减轻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腹胀、恶心呕吐。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physiological stress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5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other 60 patients with the same surgery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une 2016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were conducted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Th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physiological stres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ime to first defecation and first exhaus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and the abdominal distension, nausea and vomiting were less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and the gastrin level at 24 h after the oper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levels of C-reactive protein (CRP), leukocyte intervention 6 (IL-6) and cortisol (COR) at 24 hours after ope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alleviate the physiological stress reaction of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reduce abdominal distension, nausea and vomiting.
  • 子宫肌瘤属于妇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现代环境污染的加重以及女性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其发病率逐渐上升[1]。对于一些伴有阴道流血、压迫症状、疼痛、不孕及流产的子宫肌瘤患者需要及时采用手术治疗[2]。当前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成为子宫肌瘤的首选治疗方式。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率为81.0%~92.0%[3],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舒适度。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加快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突出微创治疗的优势十分必要。早期护理介入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选取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早期护理介入对患者胃肠功能及生理应激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0例为对照组, 2016年6月—2017年12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0例为观察组,纳入标准: 符合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 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初次腹腔镜手术者; 年龄≥18岁; 平素体健,不合并内科疾病; 近期未使用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 沟通、理解能力正常,能阅读文字,正确回答问题。排除标准: 危急重症患者; 合并恶性肿瘤患者; 心、肝、肾等功能不全; 性传播疾病、免疫系统疾病; 术前中重度贫血,术中出血多; 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者。观察组年龄24~68岁,平均(40.57±14.24)岁。单发性肌瘤8例,多发性肌瘤32例。肌瘤最大直径4.2~12.5 cm, 平均(8.05±1.21) cm。文化程度: 初中12例,高中及中专13例,大专及以上15例。对照组年龄21~70岁,平均(41.23±15.15)岁。单发性肌瘤6例,多发性肌瘤34例。肌瘤最大直径4.5~12.0 cm, 平均(8.12±1.04) cm。文化程度: 初中13例,高中及中专14例,大专及以上13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护人员指导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常规四孔法。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介入。

    术前常规入院指导、健康教育、病情评估、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肠道准备、备皮等,术后常规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肛门排气后进食半流质、清醒后上肢活动[5]、拔除导尿管后渐进式下床活动、积极预防并发症、术后宣教等[4]

    ⑴制作早期护理介入的思维导图: 包括早期排气康复操和早期进食2个方面。采用专业的绘图软件将关键词、线条、图像、文字内容等结合起来,制作成有组织、分层次、放射式思维导图[6], 打印在A4纸上。于术前发放,责任护士结合思维导图讲解术后早期护理介入的方法、目的、注意事项等,取得患者的配合。指导患者结合思维导图的内容进行排气康复操的锻炼,全套动作15 min, 做到让患者能够独立完成。⑵术后早期排气康复操的内容: 术后6 h进行排气康复操的锻炼。共包括5小节内容。①腹式呼吸: 平卧位下,肩膀撑开,手上朝上,双臂紧贴于身体两侧,双脚并拢,脚面绷直,腹式深呼吸数次(使胸部挺起)。②上肢运动: 将紧贴于身体两侧的双臂慢慢平举后靠近头部伸直,保持3~5 s, 然后还原于身体两侧。③双手交叉于脑后,向前抬起头,下颌向前靠拢; ④直腿抬高: 双腿平放,绷紧,左腿伸直尽量上抬, 30~45°, 保持3~5 s, 然后右腿再上抬,同左腿。⑤提臀运动: 双手放于身体两侧,慢慢屈膝,弯曲双腿,腿部、腹部用力将臀部尽量抬离床面(抬离的过程中收缩、放松肛门,进行盆底肌肉训练),保持3~5 s。上述排气康复操做3次,拔除尿管后,指导患者在床边坐起,坐起前先平卧坐好热身运动,坐起时深呼吸的同时双手压住手术切口,缓慢将躯体挺直[7]。随着患者体力的恢复进行床边站立→围床运动→病房内行走,运动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活动量。运动过程中指导患者注意防止跌倒。⑶早期进食: 采用咀嚼木糖醇口香糖联合早期半流质饮食。①清醒给予咀嚼口香糖刺激增加唾液分泌[8], 加快胃肠蠕动。咀嚼前将床头抬高30°, 每2 h咀嚼1次,每次2~3片。直至肛门排气为止。②术后6 h进食由医院营养科提供的半流质食物,包括水蒸蛋、稀饭、菜粥、烂面条等,约100 mL。进食前告知患者早期进食对胃肠道功能恢复是有益的,根据患者的饥饿程度决定进食次数。排便后进食普通饮食。

    由专人统计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胀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同时于术前24 h、术后24 h抽取患者的空腹肘静脉血10 mL, 一部分用于测定胃泌素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均于本院检验科采用相同的仪器、统一质控标准测定。

    于术前24 h、术后24 h抽取患者的空腹肘静脉血10 mL中的另一部分,用于生理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的测定,其中CRP、COR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IL-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均于本院检验科采用相同的仪器、统一质控标准测定。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由未参与本课题的2名专业人员负责数据的录入,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的比较t检验, 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组患者术前的胃泌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腹胀、恶心呕吐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24 h胃泌素水平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术后24 h的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1

    表  1  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比较(x±s)[n(%)]
    组别 首次排气/h 首次排便/h 腹胀 恶心呕吐 胃泌素/(pg/mL)
    术前 术后24 h
    对照组(n=40) 35.73±6.37 68.24±5.23 12(30.0) 15(37.5) 196.57±23.12 155.57±10.65
    观察组(n=40) 26.48±5.12* 59.31±3.87* 3(7.5)* 5(12.5)* 196.02±21.26 166.52±10.34*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组患者术前的CRP、IL-6、CO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4 h以上3项指标的水平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术后24 h的CRP、IL-6、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2

    表  2  2组患者手术前、后生理应激水平比较(x±s)
    组别 IL-6/(ng/L) CRP/(mg/L) COR/(μg/L)
    术前 术后24 h 术前 术后24 h 术前 术后24 h
    对照组(n=40) 8.37±2.89 45.51±7.02* 7.83±2.37 46.42±7.38* 112.84±11.05 181.14±18.46*
    观察组(n=40) 8.26±3.12 27.34±5.13*# 7.52±2.14 31.62±5.26*# 111.37±10.46 158.43±15.14*#
    CRP: C反应蛋白; IL-6: 白细胞介素6; COR: 皮质醇。与术前比较,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属于妇科比较常见的手术,其术后恢复快,大大减少了传统的开腹手术带给患者的创伤[9]。目前,临床上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以“微创”“精细化”为代表的前沿理念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逐渐得到体现。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由于受胃肠应激、能量器械运用、麻醉药物暂时性抑制、术后疼痛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暂时性肠麻痹现象,临床上表现为患者恶心、呕吐、腹胀和不排气排便[10],甚至部分患者出现肠梗阻,以上因素是影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恢复的主要因素。既往临床上为了避免腹腔镜术后肠梗阻的发生,多采用禁食、流食,但经过临床实践发现,上述处理可导致患者出现低血钾、营养不良等营养问题,不利于术后康复。研究[11]报道,腹腔镜手术术前肠道管理及术中气腹是不利于胃肠功能恢复的。促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对于减少患者的营养问题,加快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对患者实施早期护理介入,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早期护理介入组的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显著缩短,术后24 h的胃泌素水平高,且腹胀、恶心呕吐显著减少(P < 0.05)。这提示早期护理介入能够加快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胃肠的恢复。术后早期运动及早期进食在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护理方案。为了提高患者对术后早期护理介入的接受程度和依从性,责任护士于术前发放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健康宣教的一种实用性工具,相对于口述的健康教育,患者的印象深刻,提前发放给患者能够让其早预知和全面掌握术后早期护理介入的注意事项和配合技巧,使知识井然有序地存放于大脑中,当需要这些知识时容易回忆,掌握程度更好。同时思维导图的应用避免了护理人员由于学历、能力各不相同,语言表达能力各异造成的宣教结果的差异,条理清晰,形象表达,避免遗漏[12]。在早期运动干预中,采用了排气康复操,其使一种全范围的运动,通过四肢运动联合腹式呼吸在加速CO2排出以及增加肺容量的同时,还有利于促进胃肠蠕动。詹笑春等[13]将排气康复操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现能够显著减少患者术后腹胀、胃肠功能紊乱等并发症发生。当前,随着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技术的不断提高,麻醉药物的优化、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的缩短为患者术后早期进食提供了理论基础。张慈等[14]研究表明,术后早期进食能够缩短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期时间和恢复正常饮食的时间。本研究在术后早期进食中首先与患者清醒后咀嚼口香糖,该方法是一种假饲的方法,能够通过模拟人体咀嚼进食的行为促进胃肠蠕动的恢复,其在妇科恶性肿瘤经腹手术中的效果得到证实[15]。与流质饮食相比,半流质饮食含有充足的蛋白质、热量、维生素等。术后6 h进食半流质不仅能够及时补充营养,改善患者的负氮平衡状态,还能促进患者体力的恢复,减少首次下床活动后心悸、乏力、感染发生。胃泌素是一种促进和影响胃肠蠕动及胃肠道对水、电解质的运输的消化道激素,可直接作用于消化道平滑肌,促进食管下括约肌和胃肠的肌纤维收缩,防止内容物反流。早期进食在食物的作用下还能促进胃泌素的分泌,进而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早期护理介入组术后24 h的CRP、IL-6、COR水平较低(P < 0.05)。CRP水平上调可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不利于切口的愈合,甚至可导致全身和手术部位感染。IL-6可诱导CRP的产生,抑制体液免疫和β细胞的生存,其水平上升预示着免疫能力的下降。COR则直接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调节,其水平的上升直接反映手术创伤的应激程度[16]。早期护理介入组的CRP、IL-6、COR水平,说明其护理措施的实施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术后应激程度。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介入能够减轻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腹胀、恶心呕吐。

  • 表  1   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比较(x±s)[n(%)]

    组别 首次排气/h 首次排便/h 腹胀 恶心呕吐 胃泌素/(pg/mL)
    术前 术后24 h
    对照组(n=40) 35.73±6.37 68.24±5.23 12(30.0) 15(37.5) 196.57±23.12 155.57±10.65
    观察组(n=40) 26.48±5.12* 59.31±3.87* 3(7.5)* 5(12.5)* 196.02±21.26 166.52±10.34*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组患者手术前、后生理应激水平比较(x±s)

    组别 IL-6/(ng/L) CRP/(mg/L) COR/(μg/L)
    术前 术后24 h 术前 术后24 h 术前 术后24 h
    对照组(n=40) 8.37±2.89 45.51±7.02* 7.83±2.37 46.42±7.38* 112.84±11.05 181.14±18.46*
    观察组(n=40) 8.26±3.12 27.34±5.13*# 7.52±2.14 31.62±5.26*# 111.37±10.46 158.43±15.14*#
    CRP: C反应蛋白; IL-6: 白细胞介素6; COR: 皮质醇。与术前比较,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1] 戚昕蕊, 龚小辉, 李冬华. 子宫肌瘤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22): 3693-369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FYB201422059.htm
    [2] 王震秋, 陈静宜.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 23(3): 366-36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UD201701054.htm
    [3] 于秀丽, 于婷婷, 赖金玲. 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新进展[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 12(3): 24-25. 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5.03.010
    [4] 郭礼萍.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22): 167-168. doi: 10.7619/jcmp.20152265
    [5] 谭红, 胡晓芸.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效果观察[J]. 陕西医学杂志, 2016, 45(3): 383-384. doi: 10.3969/j.issn.1000-7377.2016.03.057
    [6] 曾丽华, 乔成平, 王爱琳, 等. 思维导图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 2014, 29(18): 75-77. doi: 10.3870/hlxzz.2014.18.075
    [7] 叶建梅, 叶建珍, 胡丹. 路径式运动疗法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 2019, 32(3): 4-5. doi: 10.3969/j.issn.1002-2376.2019.03.002
    [8] 张延英. FTS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5, 21(12): 1652-165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NYY201512018.htm
    [9] 唐婉, 郭宪民, 牛亮, 等.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 贵州医药, 2018, 42(1): 122-123. doi: 10.3969/j.issn.1000-744X.2018.01.056
    [10] 黄锦华, 赵若华, 黄惠榕, 等. 消胀贴穴位贴敷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16, 23(13): 62-6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NFHL201613019.htm
    [11] 李明霞.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应激反应及机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淮海医药, 2018, 36(5): 550-55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HYY201805016.htm
    [12] 陈秀云. 思维导图在妇科微创手术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 当代护士, 2017, 16(5): 74-7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DHZ201705039.htm
    [13] 詹笑春, 江美英, 曹开球. 排气康复操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肩部疼痛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杂志, 2016, 31(10): 109-1100.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6.10.109
    [14] 张慈, 翟惠敏. 妇科腹腔镜术后早期进食对患者机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17, 38(5): 808-810. doi: 10.3969/j.issn.1001-9448.2017.05.047
    [15] 李威, 刘念, 张士泰. 妇科恶性肿瘤经腹手术术后咀嚼口香糖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6, 23(3): 198-20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LZL201603017.htm
    [16] 赵雪莹. 快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与血糖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26): 132-13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CY201626032.htm
  • 期刊类型引用(23)

    1. 蒋晓娟,史军艳,徐纯月.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导下的围术期干预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吉林医学. 2025(03): 738-740 . 百度学术
    2. 张静华,胡茂珍,宗宇燕. 子宫肌瘤术后病人健康坚韧性与应对方式及负面情绪的相关性. 循证护理. 2024(15): 2839-2842 . 百度学术
    3. 李蓁,林萍,潘丽香.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病人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全科护理. 2023(06): 852-854 . 百度学术
    4. 杨非. 舒适护理在围术期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民康医学. 2022(02): 175-177 . 百度学术
    5. 杨秀红,顾峻岭. 一病一品护理服务模式干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的效果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2022(04): 122-124 . 百度学术
    6. 何涯丽,王玉,薛小芳,崔娟,李森森,李金栾.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临床医学工程. 2022(03): 297-298 . 百度学术
    7. 张文. 充气式加温仪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保温护理的应用及对患者循环代谢和术后复苏的影响研究. 黑龙江医学. 2022(09): 1137-1139 . 百度学术
    8. 林锦,陈燕琴. 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患者恢复的影响. 中外医疗. 2022(11): 153-156+161 . 百度学术
    9. 李菲菲,张玉花.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医疗装备. 2022(13): 166-168 . 百度学术
    10. 聂飞行. 预警理念指导下危机管理在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 2022(24): 136-138 . 百度学术
    11. 王菲. 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中国民康医学. 2022(14): 172-174+178 . 百度学术
    12. 洪玉林. 快速康复理念的多维度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2(07): 111-114 . 百度学术
    13. 邹秀青,陈银英,黄伟,林炳珍. 基于Hogan理论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康复、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23): 4384-4388 . 百度学术
    14. 代爱华. 腹腔镜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2(16): 8-11 . 百度学术
    15. 胡志敏. 和谐理论背景下多元化护理模式在多发性子宫肌瘤围术期的实践研究. 黑龙江中医药. 2022(03): 173-175 . 百度学术
    16. 毛琳琳. 快速康复理念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河南医学研究. 2021(01): 171-173 . 百度学术
    17. 卢艳玲. 全面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及对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 2021(18): 4-6 . 百度学术
    18. 杨利红. 阶段性管理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医疗装备. 2020(03): 170-171 . 百度学术
    19. 罗佳. 阶段性管理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医疗装备. 2020(03): 175-176 . 百度学术
    20. 宋海军. 右美托咪定复合帕洛诺司琼在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02): 163-164 . 百度学术
    21. 梁秋红. 阶段性管理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吉林医学. 2020(09): 2245-2246 . 百度学术
    22. 李华杰. 需要层次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河南医学研究. 2020(32): 6130-6132 . 百度学术
    23. 李小红. 系统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术后50例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睡眠质量评分影响的评价.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19): 66-6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05
  • HTML全文浏览量:  232
  • PDF下载量:  7
  • 被引次数: 23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1-26
  • 录用日期:  2019-03-29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2-22
  • 发布日期:  2019-06-1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