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

谷志彬, 刘玲莉

谷志彬, 刘玲莉.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9): 13-15, 19. DOI: 10.7619/jcmp.201909004
引用本文: 谷志彬, 刘玲莉.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9): 13-15, 19. DOI: 10.7619/jcmp.201909004
GU Zhibin, LIU Lingli. Effec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19, 23(9): 13-15, 19. DOI: 10.7619/jcmp.201909004
Citation: GU Zhibin, LIU Lingli. Effec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19, 23(9): 13-15, 19. DOI: 10.7619/jcmp.201909004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刘玲莉, E-mail: 1526427745@qq..com

  • 中图分类号: R734.2

Effec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 摘要: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效果。
      方法  将医院抽取的10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按照1: 1比例配对原则分为2组, 对照组54例采用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54例采用健脾益肾汤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中医症候疗效、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A total of 108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in the stud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proportion of 1 to 1 matching principle. The control group (n=54) was given pure chemotherapy treatmen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n=54) conducted Jianpi Yishen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Treatment effects of different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effectiveness rate in improvement of TCM symptoms, Karnofsky function status (KPS)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mprovement of immune function was better,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al treatment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immune function index and quality of life.
  • 目前,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20年来,中国肺癌已然成为癌症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呈现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年轻化的趋势[1]。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肺癌高发疾病类型,临床一经确诊,往往已属中晚期,且已不具备外科手术指征,尤其是老年患者,常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机体免疫功能、脏器代谢机能日渐衰退,难以耐受单纯放化疗。因此,临床实践中极需要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晚期肺癌脏腑功能紊乱的主要矛盾为脾肾亏虚,本虚标实。临床诊治强调整体观念与阴阳平衡,施治遵循辨证论治与扶正祛邪,通过多靶点、多系统、多脏器调节,调动机体的抗病驱邪能力,恢复机体正常的阴阳平衡,达到抗肿瘤的治疗效果[2]。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关键在于化疗的同时,针对正虚邪实及化疗不良反应给予健脾益肾治疗,攻补兼施。本研究采取健脾益肾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本次研究抽调医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进行研究。纳入标准: 符合《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3]; 经病理学、细胞学、CT及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病情确诊为Ⅲ~Ⅳ期NSCLC, 全部病例经肿瘤基因检测均未见基因突变; 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60分,生存期超过3个月; 符合中医辩证脾肾两虚证; 近1个月内未接受抗肿瘤治疗,无中药治疗。排除标准: 意识模糊、精神障碍; 存在严重感染; 对本次研究用药过敏者; 依从性不良者; 药物过敏者。

    按照1∶1比例配对原则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4例,男30例,女24例; 年龄40~75岁,平均(58.80±7.45)岁; 病理类型: 腺癌30例,鳞癌24例,低分化癌2例,大细胞癌4例。观察组54例,男36例,女18例; 年龄42~76岁,平均(58.76±7.49)岁; 病理类型: 腺癌28例,鳞癌20例,低分化癌3例,大细胞癌3例。2组基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进行后期研究。

    对照组单用化疗治疗,应用多西紫杉醇(四川协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662) 75 mg/m2, 与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均匀混合,静脉滴注180 min。第1天; 顺铂(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341) 75 mg/m2静脉滴注,化疗前常规用药预防消化道与过敏反应,一个周期21 d, 连续治疗2个周期。

    观察组在化疗治疗基础上联合健脾益肾汤治疗。方药组成: 枸杞20 g、薏苡仁20 g、黄芪40 g、女贞子15 g、炒白术15 g、西洋参(另煎)15 g, 鸡内金10 g、补骨脂10 g、山茱萸10 g。用法用量: 于化疗后第3天开始,每日1剂,每剂煎煮取药液400 mL, 分早晚2次服用。治疗15 d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

    ① 对比2组中医症候疗效。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关于中医症候疗效判定,观察治疗前后的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胃纳少馨3个主症以及夜尿频多、头晕目眩等3个次症变化,按照无、轻、中、重4个等级划分,对应0、1、2、3分,单项分数总和为总分,评分越高则症状越严重,计算治疗前后的积分差评价症状改善率。症状疗效判定标准如下。显著改善: 症状积分改善超过70%; 改善: 症状积分改善率为30%~69%; 无效: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无变化,或积分改善率<30%。总有效率为显著改善率与改善率之和。②比较2组患者KPS评分改善情况。根据KPS评分标准[5]进行评分,治疗前后分别记录1次,相较于治疗前评分增加>10分为改善; 增加或减少<10分为稳定; 减分>10分为下降。总有效率为改善率与稳定率之和。③对比2组免疫功能变化。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经肝素抗凝全血经细胞仪分析检验,并经软件统计CD3+、CD4+、CD8+、CD4+/CD8+表达水平。④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毒副反应。根据抗肿瘤急性、亚急性反应分度标准,从轻到重分为0度、1度、2度、3度、4度。

    应用SPSS 20.0分析统计数据,计数资料用[n(%)]描述分析,行卡方检验分析;计量资料用方差表示,行t检验;以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07%,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 见表 1

    表  1  2组中医症候疗效对比[n(%)]
    组别 n 显著改善 改善 无效 总有效
    对照组 54 15(27.78) 25(46.29) 14(25.93) 40(74.07)
    观察组 54 22(40.74) 28(51.85) 4(7.41) 50(92.59)*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观察组KPS评分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2

    表  2  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比[n(%)]
    组别 n 改善 稳定 下降 总有效
    对照组 54 9(16.67) 23(42.59) 22(40.74) 32(59.26)
    观察组 54 16(29.63) 31(57.41) 7(12.96) 47(87.04)*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对照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下降、CD8+增加(P < 0.05); 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升高、CD8+下降(P < 0.05); 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 < 0.05), CD8+低于对照组(P < 0.05), 见表 3

    表  3  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变化(x±s)
    组别 时点 CD3+/% CD4+/% CD8+/% CD4+/CD8+
    对照组(n=54) 治疗前 53.75±3.96 35.72±3.55 31.95±3.10 1.22±0.14
    治疗后 50.22±3.85* 33.26±3.17* 36.44±3.48* 0.90±0.17*
    观察组(n=54) 治疗前 54.35±4.60 36.44±3.22 32.85±3.50 1.23±0.14
    治疗后 62.22±5.40*# 40.52±4.12*# 28.62±3.00*# 1.45±0.16*#
    与治疗前相比, *P < 0.05; 与对照组相比,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观察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4

    表  4  2组毒副反应对比[n(%)]
    组别 毒副反应 0度 1度 2度 3度 4度
    对照组 白细胞下降 20(37.04) 9(16.67) 13(24.07) 5(9.26) 7(12.96)
    血小板下降 42(77.78) 3(5.56) 4(7.41) 5(9.26) 0
    恶心、呕吐 29(53.70) 5(9.26) 13(24.07) 5(9.26) 2(3.70)
    观察组 白细胞下降 50(92.59) 1(1.85) 2(3.70) 0 1(1.85)
    血小板下降 52(96.30) 1(1.85) 1(1.85) 0 0
    恶心、呕吐 51(94.44) 2(3.70) 0 1(1.85) 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当前,临床治疗肿瘤基因检测阴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方法为化疗,放化疗方案为最常用化疗治疗方法之一,但单纯化疗治疗效果不佳。有研究[5]表明,联合化疗的总有效率仅为30%左右,而且多数抗肿瘤药物缺乏目标肿瘤选择性作用,因此抑制肿瘤生长同时,会不同程度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机体正常组织细胞等,主要表现为免疫功能削弱、肝肾及神经毒性、消化道反应、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等,最终导致多数患者难以耐受化疗,或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针对化疗治疗存在的不足,临床提出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同时,结合中医药治疗,以期达到扶正祛邪、降低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及由此导致的不良反应,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延长生存周期。

    肺癌属于中医“咳血”、“肺积”、“咳嗽”等范畴,分析其发病机制是正气亏虚、气机不畅、肺气郁闭、气滞血瘀、脉络瘀阻、痰湿瘀毒阻塞,长期如此便会形成肺部肿瘤[7-8]。脾肾亏虚是晚期肺癌的主要症候类型,因此治疗时应强调改善患者的脾肾功能,以健脾益肾为主治疗[9-10]。该方剂中,西洋参为君药,具有清肺火、养阴补气、益胃等功效。补骨脂、黄芪为臣药,具有补肾、益气、健脾的功效,辅以山萸肉、枸杞子、女贞子、鸡内金、薏苡仁以及炒白术等药物,发挥阴阳并重,气血兼顾,标本同治效果,多种药物共同作用,可发挥扶正抗癌、健脾益肾的功效[11-13]。现代药理学研究[14-16]表明,薏苡仁、女贞子、西洋参等药物具有增强食欲食量,促进血清蛋白合成,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功效; 黄芪具有抑制机体氧化损伤作用; 枸杞多糖可改善肿瘤微循环免疫状态,促肿瘤生长; 山茱萸可促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发挥; 补骨脂提取物补骨脂素具有抑制癌症细胞MCF-7的效果。经研究表明,观察组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以及生活质量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而且毒副反应低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安全有效。

    恶性肿瘤中晚期患者表现为机体免疫力低下,研究表明,肿瘤发展预后与免疫功能相关,因此可通过观察评估免疫机制,评估患者的预后效果。细胞免疫为抗肿瘤免疫的主要内容,与体液免疫发挥协同作用。机体血液T细胞亚群发挥免疫功能, CD3+T细胞为T细胞总量, CD4+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与免疫记忆力的功能, CD8+为抑制性T细胞,两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共同发挥免疫应答调节作用[17-18]。CD4+/CD8+比值动态平衡可保持细胞免疫功能稳定,其比值下降则表明免疫功能下降。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联合用药可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既可有效减轻患者病痛,改善机体免疫状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单纯化疗治疗后药物毒副反应。

  • 表  1   2组中医症候疗效对比[n(%)]

    组别 n 显著改善 改善 无效 总有效
    对照组 54 15(27.78) 25(46.29) 14(25.93) 40(74.07)
    观察组 54 22(40.74) 28(51.85) 4(7.41) 50(92.59)*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比[n(%)]

    组别 n 改善 稳定 下降 总有效
    对照组 54 9(16.67) 23(42.59) 22(40.74) 32(59.26)
    观察组 54 16(29.63) 31(57.41) 7(12.96) 47(87.04)*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变化(x±s)

    组别 时点 CD3+/% CD4+/% CD8+/% CD4+/CD8+
    对照组(n=54) 治疗前 53.75±3.96 35.72±3.55 31.95±3.10 1.22±0.14
    治疗后 50.22±3.85* 33.26±3.17* 36.44±3.48* 0.90±0.17*
    观察组(n=54) 治疗前 54.35±4.60 36.44±3.22 32.85±3.50 1.23±0.14
    治疗后 62.22±5.40*# 40.52±4.12*# 28.62±3.00*# 1.45±0.16*#
    与治疗前相比, *P < 0.05; 与对照组相比,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4   2组毒副反应对比[n(%)]

    组别 毒副反应 0度 1度 2度 3度 4度
    对照组 白细胞下降 20(37.04) 9(16.67) 13(24.07) 5(9.26) 7(12.96)
    血小板下降 42(77.78) 3(5.56) 4(7.41) 5(9.26) 0
    恶心、呕吐 29(53.70) 5(9.26) 13(24.07) 5(9.26) 2(3.70)
    观察组 白细胞下降 50(92.59) 1(1.85) 2(3.70) 0 1(1.85)
    血小板下降 52(96.30) 1(1.85) 1(1.85) 0 0
    恶心、呕吐 51(94.44) 2(3.70) 0 1(1.85) 0
    下载: 导出CSV
  • [1] 罗鹏飞, 林萍, 周金意. 肺癌与大气污染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 2017, 26(10): 792-797. doi: 10.11735/j.issn.1004-0242.2017.10.A009
    [2] 张水宝, 何小鹤, 范宏宇, 等. 肺癌的中医治疗进展[J]. 中医研究, 2016, 29(12): 70-72. doi: 10.3969/j.issn.1001-6910.2016.12.30
    [3] 中国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M].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1: 12-18.
    [4]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19-29.
    [5] 高梅燕. 康艾注射液联合PC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KPS评分及血清T细胞亚群、CEA水平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刊, 2018, 45(7): 20-23. doi: 10.3760/cma.j.issn.1674-4756.2018.07.007
    [6] 王淋丽, 李娜, 廖玉芳, 等. 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 2016, 27(5): 717-72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YA201605049.htm
    [7] 王保芹, 李泽庚. 肺癌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展[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6, 39(4): 99-10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XXY201604038.htm
    [8] 范春雷, 李泽庚, 童佳兵. 肺癌中医证型与现代医学分期关系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6, 23(5): 134-136. doi: 10.3969/j.issn.1005-5304.2016.05.038
    [9] 朱丽华, 陈尚雅, 李和根, 等.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药联合外治法的临床研究[J]. 世界中医药, 2017, 12(1): 34-36.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17.01.008
    [10] 朱盼, 李泽庚, 董昌武. 肺癌中医证型研究概况[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 31(3): 91-9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ZY201703037.htm
    [11] 郑川, 祝捷, 由凤鸣. 肺癌的中医治法及方药使用规律研究[J]. 四川中医, 2016(1): 217-21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CZY201601096.htm
    [12] 安书芬, 申艳方, 张亚密. 健脾益肾汤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 西部中医药, 2016, 29(3): 79-82. doi: 10.3969/j.issn.1004-6852.2016.03.027
    [13] 苏春雨, 宋卓, 徐竟男, 等. 健脾补肾法防治小细胞肺癌转移[J]. 中医学报, 2016, 31(5): 621-62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NZK201605003.htm
    [14] 徐明. 健脾补肾方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19(5): 206-20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ZXB201705067.htm
    [15] 周明丽, 张娟, 韩丽华. 化疗联合健脾补肾法治疗肺癌对血管生成素-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 38(3): 624-625. . 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8.03.047
    [16] 刘庆春, 王爱民, 刘德传, 等. 健脾益气中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J]. 临床军医杂志, 2017, 45(11): 1186-118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YGZ201711028.htm
    [17] 袁毫. 自拟健脾益肺汤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 23(7): 1055-1057.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7.07.042
    [18] 魏亚东, 鱼涛, 苗文红, 等. 健脾扶肺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疗效观察[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33(3): 428-43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ZXX201703027.htm
  • 期刊类型引用(12)

    1. 雷画星. 加味二陈汤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 医学信息. 2024(02): 132-135 . 百度学术
    2. 艾鹏胜.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基层医学论坛. 2024(16): 16-19 . 百度学术
    3. 曹健,成怡楠,梁小红,高海建. 复肺方辅助T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肿瘤标志物、生活质量的影响.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01): 173-178 . 百度学术
    4. 吴雨真,钟佰强,张旭艳,钱丽芬,王芳. 健脾益肾解毒散结汤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的影响. 新中医. 2023(06): 127-131 . 百度学术
    5. 陈友新,潘建华. 肺脾气虚证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补肺汤加减联合GP方案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研究. 中外医疗. 2022(31): 27-30 . 百度学术
    6. 徐兰,吴大广. 参麦注射液联合PC化疗方案治疗肺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医疗装备. 2021(21): 127-129 . 百度学术
    7. 兰央草,夏骏,王恬,陈裕文. 中医药辅助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中国医学创新. 2021(36): 184-188 . 百度学术
    8. 刘一范,丁新梅,刘敏.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GP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19): 48-50 . 百度学术
    9. 苏继红,王姣姣,张大明. 益气养精汤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化疗对中晚期肺癌的疗效观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05): 564-567 . 百度学术
    10. 王颖飞. 益肺增效汤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淮海医药. 2020(03): 308-310 . 百度学术
    11. 冯宏高,李鑫. 参术扶正抗癌汤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分析. 药品评价. 2020(15): 50-52 . 百度学术
    12. 姚香萍,彭红星,吴金如. 沉默前B淋巴细胞白血病转录因子基因表达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及活性氧产生. 中华肿瘤杂志. 2020(10): 843-848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5
  • HTML全文浏览量:  105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12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2-17
  • 录用日期:  2019-04-01
  • 网络出版日期:  2020-12-21
  • 发布日期:  2019-05-1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