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

方晓华, 杨振斌, 陈莉丽, 邱伟, 夏文娟, 徐致君

方晓华, 杨振斌, 陈莉丽, 邱伟, 夏文娟, 徐致君. 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1): 167-169. DOI: 10.7619/jcmp.201701060
引用本文: 方晓华, 杨振斌, 陈莉丽, 邱伟, 夏文娟, 徐致君. 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1): 167-169. DOI: 10.7619/jcmp.201701060

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R573

  • 摘要: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以胃灼热、反酸、反食、胸骨后疼痛等临床症状为主的胃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治疗药物中,质子泵抑制剂(PPIs)临床疗效良好,是治疗GERD的最常用的药物之一[1-2].胃食管反流病存在难以根治、容易复发等特点,这种经治疗无效的GERD称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3].目前主要采用双倍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联合胃肠动力药治疗RGERD,其中部分患者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反流等问题,甚至需长期口服药物治疗,但长期使用双倍剂量的PPI容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本研究探讨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期刊类型引用(13)

    1. 刘倩.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疗法研究近况. 湖北中医杂志. 2023(11): 63-66 . 百度学术
    2. 杨超,陈莉丽,杨振斌. 方晓华抑木扶土法临床运用验案举隅. 中国民间疗法. 2022(14): 105-108 . 百度学术
    3. 郭丽,夏军权,刘晓桐.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药诊治研究进展. 光明中医. 2021(22): 3790-3793 . 百度学术
    4. 贾军峰,李文萍. 和胃降逆饮联合西药及针刺治疗残胃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20(12): 944-948 . 百度学术
    5. 刘妍. 疏肝降逆汤联合中医特色护理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研究. 药品评价. 2019(01): 44-46 . 百度学术
    6. 马雪梅. 和胃降逆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中国民间疗法. 2019(05): 55-56 . 百度学术
    7. 房晓娜. 和胃降逆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型临床观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04): 413-414 . 百度学术
    8. 邓粉会. 自拟和胃降逆汤辅助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人人健康. 2019(24): 114-115 . 百度学术
    9. 黄太伟. 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研究. 实用医技杂志. 2018(06): 625-626 . 百度学术
    10. 高钟. 泮托拉唑、香砂养胃丸、左金丸联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观察. 中国社区医师. 2018(19): 102-103 . 百度学术
    11. 姚向东. 雷贝拉唑、莫沙必利与玄麦甘桔三联用药治疗咽喉反流疾病的临床疗效.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8(02): 8-11 . 百度学术
    12. 王巧凤,王胜业. 和胃降逆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北方药学. 2018(11): 131 . 百度学术
    13. 王茜茜,李华岳. 加减乌梅丸方联合穴位针刺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动力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23): 42-44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7)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7
  • HTML全文浏览量:  13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2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