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预防应用对降低StanfordB型动脉夹层患者胸腔手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黄雪梅, 舒振林, 傅胜

黄雪梅, 舒振林, 傅胜. 抗生素预防应用对降低StanfordB型动脉夹层患者胸腔手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1): 170-171,179. DOI: 10.7619/jcmp.201621067
引用本文: 黄雪梅, 舒振林, 傅胜. 抗生素预防应用对降低StanfordB型动脉夹层患者胸腔手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1): 170-171,179. DOI: 10.7619/jcmp.201621067

抗生素预防应用对降低StanfordB型动脉夹层患者胸腔手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R543.1

  • 摘要: Stanford B型动脉夹层是累及左锁骨下动脉起始点(即分界点)以下病变,为主动脉夹层(AD)的一种危重类型,通常发病急且临床症状多[1],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主动脉破裂,增加大出血或猝死率[2].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主动脉夹层检出率显著提高[3].目前临床治疗Stanford B型动脉夹层以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为主,但该术式移植体积大、手术时间一般较长,术后易引发炎症反应,除了不利于患者康复外,还对患者心理、生理造成不良影响[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05例Stanford B型动脉夹层患者资料,根据术前抗生素预防应用与否分组,探讨2组术后不同时间点体温、炎症因子变化及感染发生情况,报告如下.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 HTML全文浏览量: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