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小儿腹外疝的临床疗效比较

陈能亮, 李目, 汤华军

陈能亮, 李目, 汤华军.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小儿腹外疝的临床疗效比较[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1): 118-119,129. DOI: 10.7619/jcmp.201621042
引用本文: 陈能亮, 李目, 汤华军.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小儿腹外疝的临床疗效比较[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1): 118-119,129. DOI: 10.7619/jcmp.201621042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小儿腹外疝的临床疗效比较

基金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基金项目。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R656.2

  • 摘要: 腹外疝是外科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高,其发病机制为幼儿腹股沟处于“腹膜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输卵管、卵巢、网膜、小肠等进入此鞘状突,造成疝气[1],此病可能发生于两侧.此外,腹股沟部紧邻泌尿生殖系统,疝气的挤压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还由于疝囊内的肠管或大网膜易受到挤压或碰撞引起炎性肿胀,致使疝气回纳困难,导致疝气嵌顿,引起腹部剧痛以及肠梗阻、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2-4].本研究选择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接收的被确诊为腹外疝14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与皮横纹下横行小切口术治疗小儿腹外疝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6
  • HTML全文浏览量:  17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