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3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刘涛, 吕新云, 郝姜蕾, 冯艳蓉

刘涛, 吕新云, 郝姜蕾, 冯艳蓉.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3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23): 182-183. DOI: 10.7619/jcmp.201523071
引用本文: 刘涛, 吕新云, 郝姜蕾, 冯艳蓉.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3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23): 182-183. DOI: 10.7619/jcmp.20152307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3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R743

  • 摘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于1980年由Caplan提出,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两种:一种是中脑和丘脑受损的脑干首端梗死,另一种是颞叶内侧面、枕叶受损的大脑后动脉区梗死[1-2].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尤其是MRI在临床广泛应用,确诊的TOBS病例越来越多.TOBS患者预后差,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3].引起早期鉴别诊断对该病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现将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23例TOBS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8
  • HTML全文浏览量:  16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