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白细胞介素-11水平在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意义

计成阜, 李强, 杨建, 姜金龙, 徐丹, 刘鑫, 周海侠

计成阜, 李强, 杨建, 姜金龙, 徐丹, 刘鑫, 周海侠. 血清白细胞介素-11水平在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意义[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3): 144-145. DOI: 10.7619/jcmp.201513052
引用本文: 计成阜, 李强, 杨建, 姜金龙, 徐丹, 刘鑫, 周海侠. 血清白细胞介素-11水平在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意义[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3): 144-145. DOI: 10.7619/jcmp.201513052

血清白细胞介素-11水平在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意义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R558

  • 摘要: 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常见疾病,其病因复杂,有的是血液系统本身的疾病,有的是其他系统疾病的血液系统表现,有免疫因素,也有非免疫因素.因其发病机制不一,所以临床上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对病因的治疗.对血小板减少症病因的研究[1]表明促血小板生成素(TPO)、白细胞介素-11(IL-11)均有可能在发病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除常规使用皮质激素外,关于这两类药物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报道也日益增多[2],但内源性IL-11在该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血小板(PLT)计数恢复正常后IL-11水平的变化却鲜有报道.作者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了不同病因PLT减少患者的血清IL-11水平以及部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激素治疗前后的血清IL-11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 期刊类型引用(3)

    1. 王永庆,蔡学礼,黄良通. 神经介入联合小剂量替罗非班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医师杂志. 2024(09): 1423-1426 . 百度学术
    2. 赵建彬,赵玮康. 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3(09): 73-77 . 百度学术
    3. 陈莉,钟华.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替罗非班及双抗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1例报道.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2(05): 102-104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8
  • HTML全文浏览量:  17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3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