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在传统临床的负压引流方法的基础上创面置引流管,需要注意的是引流管不能直接与创面组织接触,为了防止外界细菌入侵,使创面快速愈合[1],创面应使用生物半透性薄膜完全封闭,使其形成一个密闭的引流系统.这一系统可以彻底去除创面的坏死组织、分泌物或腔隙,更好地使切口愈合,因此是外科引流技术的又一革新[2].本院骨科及手足外科2009年4月-2014年8月,应用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VSD)处理软组织缺损创面28例,经过细致的护理后,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
-
期刊类型引用(13)
1. 李娟. 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实用医药杂志. 2021(03): 217-219+222 . 百度学术
2. 钟焕周,古小霞,彭小莲. 双防引力汤治疗脑梗死后抑郁及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临床研究. 2020(19): 119-121 . 百度学术
3. 周黎,项予良,郭昭婷,胡明,杨男. 银杏内酯注射液对比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最小成本分析. 中国药房. 2020(18): 2235-2239 . 百度学术
4. 李华伟. 血清copeptin、Ang-1、Cys-C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19): 3119-3121 . 百度学术
5. 曹献芹,郭珊,李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中国医学工程. 2020(11): 68-71 . 百度学术
6. 王文辉. 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 158-159 . 百度学术
7. 罗少成. 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 中国处方药. 2019(07): 97-98 . 百度学术
8. 王佳博,郑连红.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与胱抑素C的相关性研究.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09): 836-838 . 百度学术
9. 仇冬霞. 不同基因型H型高血压病人血压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及补充叶酸对其的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12): 1601-1604 . 百度学术
10. 李雨芹,王思迅,李园园,龙秀英,杨婉,曾倩.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13): 1431-1434 . 百度学术
11. 李云霞.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16): 1798-1803 . 百度学术
12. 孙前进. 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与脂蛋白a联合诊断脑梗塞的临床价值. 中外医疗. 2018(11): 41-43 . 百度学术
13. 刘刚. 自拟开窍通腑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中国民康医学. 2017(17): 71-73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4
- HTML全文浏览量: 12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