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脑梗死及其高危人群血小板参数的临床观察对比

李凯

李凯. 脑出血、脑梗死及其高危人群血小板参数的临床观察对比[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21): 165-166,189. DOI: 10.7619/jcmp.201421060
引用本文: 李凯. 脑出血、脑梗死及其高危人群血小板参数的临床观察对比[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21): 165-166,189. DOI: 10.7619/jcmp.201421060

脑出血、脑梗死及其高危人群血小板参数的临床观察对比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R743

  • 摘要: 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与脑血管自身和血流动力学特定的改变密切相关,患者血压和血液黏度持续增高是导致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1].在诸多血液组分中,血小板活性变化在脑血管病发生前后均有重要作用.研究显示,较大的血小板代谢能力强,细胞内富含更多活性的包涵颗粒及其蛋白[2].这些分泌的物质,如血栓素A2、5-HT、P-选择素等,均是形成血栓的重要促进因子.
  • 期刊类型引用(2)

    1. 李金虎,陈效曦,顾芳,贺金良,杨立强. 揿针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中国医药导报. 2023(13): 113-117 . 百度学术
    2. 邹称秀,刘晓云,韩梅. 揿针联合心理疗法在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3(12): 62-66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7
  • HTML全文浏览量:  12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3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15-02-0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