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上肢悬吊带的研制与应用

丁元霞, 杨静, 苏秀娜, 单玉云, 张华, 尹严

丁元霞, 杨静, 苏秀娜, 单玉云, 张华, 尹严. 一体式上肢悬吊带的研制与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8): 94-94. DOI: 10.7619/jcmp.201408034
引用本文: 丁元霞, 杨静, 苏秀娜, 单玉云, 张华, 尹严. 一体式上肢悬吊带的研制与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8): 94-94. DOI: 10.7619/jcmp.201408034

一体式上肢悬吊带的研制与应用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R472.4

  • 摘要: 临床上前臂损伤的患者,在保守或手术治疗后需用小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常采用悬吊带以悬吊固定。目前国内外悬吊带种类繁多,临床传统常使用三角巾、颈腕吊带或用绷带来抬高或悬吊患肢,大多通过颈部悬吊患肢于胸前,悬吊着力点集中在颈部,对颈椎压力大,可使颈部血液循环受阻[1],出现颈部酸痛等极度不适症状,常导致患者中途放弃悬吊,从而影响患肢的功能恢复。近5年国内出现的上肢悬吊活动托板套及闫宁[2]设计的上肢悬吊背心(2013专利),虽都能避免颈部受压,但前者采用双肩带在背部用粘贴条连接,有使用不方便、粘贴条使用效果差的缺点,后者背心胸部横行插袋,位置不能上下调节,拉链设计在背部,穿脱需要人协助,使用不便。此外,刘云等[3]设计的背带式前臂悬吊带,虽结构设计为背带式避免了颈部受压,但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悬吊患肢位置与力量的变化,肩背带交叉点易滑动至颈部致颈部受压不适。综上所述,笔者自制了一款一体式上肢悬吊带,经临床使用,效果较好,达到了舒适稳定固定上臂并处于功能位悬吊前臂的目的,现介绍如下。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8
  • HTML全文浏览量:  15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14-07-1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