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of precipitating factors of cardiogenic death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心脏病患者心源性死亡的促发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回顾28例住院心源性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护理措施及死亡原因.结果 本组中,心源性死亡多发于70岁左右,男性多于女性,冠心病是其主要病因,电解质紊乱和体力活动是其主要诱发因素.最常见的直接原因是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占71.4%;21例有明确的诱发因素,占75%.结论 心源性死亡与心脏基础疾患以及诸多诱发因素相关,应积极治疗心脏基础疾病,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指导和病情监护,及时去除诱发因素,以尽可能改善预后.
-
-
李洪, 蒋少华, 张鑫. 心源性死亡46例临床分析 [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9(1):35.doi: 10.3969/j.issn.1001-0025.2009.01.012. 都斌, 王贝贝, 陈亚琴. 老年心源性猝死76例临床分析 [J]. 中国乡村医药, 2012(2):11.doi: 10.3969/j.issn.1006-5180.2012.02.007. 凌霄. 关注心脏功能, 预防心衰 [J].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 2012(1):8. 王莉. 43例患者心源性猝死病因分析及预防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3):80.doi: 10.3969/j.issn.1671-8194.2012.03.051. 庞志华, 赵伟. 米力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诱发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观察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82.doi: 10.3969/j.issn.1672-2353.2011.15.029. 杨炳强. 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常见原因分析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4):156.doi: 10.3969/j.issn.1671-8194.2012.04.115. 张靖, 刘庆彬, 于清华. 对应激源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干预 [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4):191.doi: 10.3969/j.issn.1673-7555.2009.04.154. 陈均忠. 少量多次输浓缩红细胞对贫血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改变相关性分析 [J]. 中国医药科学, 2012, (12):38. 张守琳, 王世栋. 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23):5121.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23.008. 段玉慧. 心源性猝死诱发因素及护理对策 [J]. 实用医药杂志, 2012(1):44.doi: 10.3969/j.issn.1671-4008.2012.01.030. 胡鑫, 舒婧, 李帼英.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便秘护理进展 [J]. 护理研究, 2012(3):771.doi: 10.3969/j.issn.1009-6493.2012.09.002. 刘尧, 杨艳敏, 朱俊.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 (38):695.doi: 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0.08.005. 杨建伟. 老年心源性猝死的防治 [J]. 中国民康医学, 2012, (13):1602.doi: 10.3969/j.issn.1672-0369.2012.13.034. 尤黎明, 吴瑛. 内科护理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24. 李昱凡, 田慧, 孙般若. 老年患者低血糖相关的心源性死亡2例并文献复习 [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1(3):213.doi: 10.3969/j.issn.1674-3245.2011.03.017. 胡大一. 心脏猝死危险因素的预防 [J]. 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5):379.doi: 10.3969/j.issn.1007-2659.2006.05.002. 吴岚, 廖雪丽, 杨满青.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膈肌麻痹的护理 [J]. 护理学杂志, 2012(6):19. -
期刊类型引用(10)
1. 于美洋,文晓芳,李田田. 0.45%盐水气道湿化对肺炎机械通气患儿组织循环功能及痰液pH值的影响效果探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18): 3209-3211 . 百度学术
2. 肖亭英,肖静蓉,于海燕,刘秋越,雷花.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的研究进展. 现代临床医学. 2021(04): 291-293+300 . 百度学术
3. 张媛辉. 不同浓度盐水气道湿化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排痰情况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 河南医学研究. 2020(13): 2396-2397 . 百度学术
4. 刘欣,许硕,岳霖琳,尹康,赖纪英,朱宏泉. 高流量氧气湿化在颅脑损伤合并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当代医药. 2020(16): 31-33 . 百度学术
5. 刘增秀. 湿化护理方案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全科护理. 2020(35): 4972-4974 . 百度学术
6. 庄学仕,邓晰明. 早期经皮微创气管切开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及GCS评分评价. 中国全科医学. 2020(S2): 144-146 . 百度学术
7. 郭玉芬,赵振军. 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应用两种不同湿化液气道湿化的效果观察.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01): 23-25 . 百度学术
8. 黄颖. 人工气道湿化液和湿化方式的研究进展. 循证护理. 2019(09): 811-814 . 百度学术
9. 王小玲,李笑雨,刘欣梅. 气管切开后不同湿化液对气道湿化的效果比较.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5): 21+25 . 百度学术
10. 付志红. 0.45%盐水气道湿化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疗效及脑组织循环功能的影响. 蛇志. 2018(01): 37-38+4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71
- HTML全文浏览量: 27
- PDF下载量: 7
- 被引次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