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置管气囊低压充气管理的临床观察

沈钢夫

沈钢夫. 气道置管气囊低压充气管理的临床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1, (4): 308-309. DOI: 10.3969/j.issn.1672-2353.2001.04.013
引用本文: 沈钢夫. 气道置管气囊低压充气管理的临床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1, (4): 308-309. DOI: 10.3969/j.issn.1672-2353.2001.04.013

气道置管气囊低压充气管理的临床观察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R563.8

  • 摘要: 在机械通气期间低压充气对气管粘膜的损伤小,无需常规定时放气和充气等.作者1997年以来对121例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采用气道置管气囊低压充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马端, 王少嫒, 姜瑞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肺心病的血栓前状态研究 [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3(2):95.
    王结义, 贾海燕, 余后燕. 人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活性的测定 [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89.163.
    董碧蓉, 王曾礼, 邓承祺. 纤维结合素与蛋白酶抑制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意义 [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89(6):343.
    王辰, 杜敏捷, 曹大德.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肺小动脉血栓形成的病理观察 [J]. 中华医学杂志, 1997.123.
    Bounameaux H, Cirafici P, Moerloose P. Measurement of D-dimer in plasma as diadnostic aid in suspected pulmomany embolism [J]. LANCET, 1991.196.doi: 10.1016/0140-6736(91)92158-X.
    柯永胜, 严文魁, 赵振东. 肺心病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抑制物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3.26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3
  • HTML全文浏览量:  13
  • PDF下载量:  1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04-07-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